6月8日,6月7日,高考第一天,在成都高新区天府新谷10号楼9楼一个封闭的空房间里,一个特别的“考生”准备挑战今年全国高考的数学。它是成都高新区某企业开发的高考机器人,名字叫“AI-数学”。
作为一名编外考官,华西报封面记者在现场注意到,“AI-数学”被安排在一个完全断开的房间里,周围有警戒线,11台服务器负责解决黑色服务器案例中的问题。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考试现场没有人可以操作这些服务器。
下午18:28-19:29,“AI-mathematics”挑战北京卷文科数学考试和全国卷二文科数学考试,分别耗时22分钟和10分钟,成绩分别为105分和100分。虽然与之前预期的110分目标还有差距,但作为“家长”——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CEO、清华大学苏州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林晖(分数线、专业设置),“这孩子在书的前几个月,并没有白读。”
4小时内,全网共有86万人在线直播了封面新闻。其中12万人在线观看了封面新闻客户端,华西微博记录点击量38万次。
“人工智能数学”之父林晖很容易解决问题,也很难读懂
两次考试具体分数如下:北京文科数学卷,选择题满分,填空题20分,答题45分,全卷105分;全卷选择题55分,填空题20分,解题25分,全卷100分。“AI-数学”在选择题和空题中表现突出。丢分主要是答题,有些题甚至是0分。
“家长”林晖说,其实他能拿到这么多分,就证明了“这几个月这孩子的书没有白读。”但是,他也提到了“自己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的一个弱点,“我无法理解问题。”开发高考机器人最大的困难是让系统准确理解人类语言。“用数学语言直接表达的应用题很容易解决,但它最大的弱点是看不懂试题中的场景描述语言,看不懂题目。”
为什么高考数学机器人看不懂题?对于这个问题,林晖打了个比方,如果题目是10-1=?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轻松回答。但是,如果把题目描述成“小明有10个苹果,小丽吃了一个,那还有几个苹果?”面对这样的情况,人工智能系统是“愚蠢”的。“它不懂小明是什么,小丽是什么,吃是什么意思。”
其实,为了让AI-mathematic快速克服这种解题的弱点,准星云科学的研究团队此前已经用500套试卷和12000道题对AI-mathematic进行了魔鬼般的训练。
阅卷老师齐祖海是“本班学生中的中等水平”
成都七中林吟校区的大四教师齐是负责阅卷的三位老师之一。他分析说AI-mathematic在阅卷过程中犯的错误有一个共同点:语言太多。这说明高考中的机器人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很少。相反,数学语言相对容易理解。
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学生的平均成绩在110分左右,通过这种“AI-mathematics”获得的成绩大约是这个班学生的中等水平。不过他承认,机器人在高考中的进步会很大空。比如北京卷子里有一个立体几何的证明题,机器人选的解题思路和大部分同学选的不一样,但答案还是对的,思维创新。
而AI-Mathematica未能完成的问题中,有一个概率统计的单词问题,普通学生需要将自然语言转换成数学问题,将图形信息转换成数学信息进行处理。齐祖海估计,机器人在信息挖掘和语言理解方面稍逊一筹,相反,它们在证明问题方面表现出色。
1.《机器人考高考数学 最高得105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机器人考高考数学 最高得105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05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