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上清寺租房 重庆清代就有“出租车” 起步价25个铜钱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了出门在路边招手,旁边停着一辆黄色的“出租车”。

今天,交通越来越方便。你有没有想过100多年前人们在重庆走街串巷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当时有出租车行业吗?

1883年4月15日,第一次在川江出航的英国商人立德来到重庆,在日记中写道:“重庆出租车——轿子,停在各个街角,只要在城墙以内,无论走到哪里。成本25铜币。”

“也就是说,在100多年前的重庆市,已经有了‘出租车’业务。”昨天,重庆文化历史专家凌涛用自己多年的研究揭示了重庆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出租车

街头轿子

清朝时,街上有轿子

开创重庆公交先例

轿子是人们带走的老式交通工具,主要分为公务车和民用车。凌涛说,早在南宋时期,重庆就开始出现官式轿子,与此同时,民间出现了一种叫“鸭壳轿子”的轿子,载着老弱病残。

轿子真的是用来“打车”的,可以追溯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

当时有一个叫陈的人,创办了重庆最早的运输公司“松柏厂”,开长途轿子生意,第一次把轿子列入生意项目。

随着重庆人口的增加,山地城市的交通需要爬山,来来往往很不方便。清咸丰三年(1853年),重庆出现了一种“街车”,立德日记中称之为“出租车”。开创了重庆市区公共交通的先河,也堪称重庆出租车的“鼻祖”。

凌涛说,最早的街边轿子用的是小轿子,两个人抬着,叫“到班”;还有三个人,前两个,最后一个,叫“丁怪”。

虽然是小型车,但是几十斤重。爬山很累,车身封闭。进出城市和在检查站检查会有很多不便。

大约在民国初年,轿夫们对街边轿子进行了改造,使用了一种竹椅——“凉椅”,作为坐人的轿子体。椅子两边各绑了一根竹竿,椅子两边都是敞开的,在客人头上放了一块布帘作为车罩,遮挡阳光和小雨。

后来又出现了一种比较简单的街头竹椅轿子,轿子盖的帘子取消了,叫“滑杆”。回来的时候没有客人,只需要一个人扛着,轿夫轮流休息。当时重庆有四个轿车作坊,一个卖8元,一个卖2元。

街轿最初由“三合场”、“天生府”等几款小轿运营,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发展到35辆;到1916年,重庆市共有轿子108人,客车2200辆,轿夫4350多人。街车的实力不再是立德过去的“全25铜钱”,从朝天门到文觉寺84铜钱,到临江门56铜钱,到跑台街24铜钱,到小石头16铜钱。

外地人来到山城重庆,第一次坐“街边轿子”登上阶梯坡时,脚倒立,头冲向地面,仿佛要摔倒,心里紧张。

民国时期的特许工装裤

我必须付一些钱给汽车公司

凌涛说,由于街车太多,轿夫之间经常会因为抢生意而发生纠纷,所以车子会先上前,将城市的九个大门和八个码头分成12个区承接生意,基本上平息了这场斗争。

1921年,搬运工组织了一个苦力工会,由商会管理。重庆下半区有名的十八梯里有一条短死巷,轿夫在那里搭些窝棚睡觉。到了晚上就装满了滑杆,久而久之就叫焦铺巷。

像现在的出租车,老重庆的街车都要给车企交“零花钱”,每辆街车每天收入的1%作为租金支付。1936年,重庆共有轿子389人,轿子31120余人,轿夫约10万人。最大的是陈的成都腾蛟公司,位于来龙巷,资金3万元,轿子960人。

1940年,重庆市市政工程局对街车进行整顿检查,发放牌照,并对街车规模和从业人员进行了规定:主要城市数量为2000倍,南岸和北岸分别为500倍。搬运工的年龄在18岁到55岁之间,他们在锻炼时穿着统一编号的衣服。为了不影响巴士的行驶,工务局亦清楚订明,巴士站内禁止等候乘客及停泊街车。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陪都,突然大量涌入外来人口,街车给很多贫困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街头汽车的实际数量远远超过规定的数量。

凌涛说,1943年,重庆共有167家轿子店,19600多辆街头轿子,雇佣了45000多辆轿子,使重庆本已狭窄的街道更加拥挤。需求与现状的矛盾非常突出。当年11月,国民政府主席在市区取缔轿子,导致重庆大量轿子倒闭,大量轿夫失业。1946年,轿子4500余人,轿夫14800余人。

老重庆的豪华轿车虽然是经营“出租车”的,但不属于交通运输行业。俗称“跑腿店”,属于服务业。除了经营轿子,还配有“龙栏”抬棺葬尸,称为抬葬业。

街头轿子出现之前,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庆两个“差使店”率先设立“三和宫”和“护照”轿子,为婚俗提供轿子。轿子店出现之前,重庆人都是结过婚,从大户人家借来的,大户人家一般都有轿子和大轿子。轿子店的出现在重庆很受欢迎,迅速发展到12家,覆盖江北、江南地区。

省力出租车

货运

比公交车和出租车晚

第一条路线是从龙桥到上清寺

马车作为老重庆的另一种“出租车”,出现在重庆的时间较晚,比1929年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都要晚。然而,当马被用作公共交通工具运送乘客时,它们出现在清宣彤第二年(1910年)的重庆南岸。

早年重庆到贵州没有公路,渝黔之间的货物主要靠马匹运输。他们从南岸海棠溪的山路爬上黄桷崖,再经老厂、三百梯、鹿角、界石到綦江,然后再进入贵州。因为不方便过长江,这些驮畜不进入重庆市。卸完货,马夫和驮寇住在南安、龙门号老厂的骡马店。

受南安骡马店老板的启发,他试图用马作为客运手段来吸引和运送乘客。这种马由马夫牵着,慢悠悠地走着,所以南安人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马。

走马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南岸当地居民,成为主要的客运手段,老厂、黄桷崖、长生桥、鹿角、龙门号、野茅溪、大理石、南平等地随处可见。

1915年,骑着马从老厂到黄桷崖,收费200文,400文到龙门号,700文到南平,一个挂大理石。

1938年,广州、武汉相继沦陷,重庆成为国内物资运输枢纽,汽车运输能力明显薄弱,汽油短缺。为此,交通部成立重庆拓运管理处,协调全国人畜运输,弥补汽车运输能力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1939年2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沙坪坝商人齐鹤年在化隆桥开通了重庆市第一条客运专线。马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合法经营从华龙桥到上清寺的客运业务。

1942年4月1日,为了补充市区公共交通的严重不足,交通部邮政运输总局开设了重庆邮政运输服务所,紧急生产车厢,招募商业马匹,并开始经营上清寺至华龙桥的车厢客运线路。

6月1日起,线路延伸至沙坪坝小龙坎,8月1日发展至溶洞。为了方便学生入城,10月10日,线路延伸至歌乐山,全长28公里。全线共84节车厢,早上5点发车,晚上10点结束,每天载客1500多人,周末每天载客2200人。

同年10月,重庆邮政运输服务办公室开业,共有客车102辆,畜力货车40辆,骡马200多匹。华龙桥、新桥和山洞分别有多种类型的汽车、工棚和马厩,华龙桥设有马车修理厂和马夫,以提高驾驶技能。从1942年4月到1943年4月,开通一年,运送旅客91万多人,货物1200多吨,客货收入分别为400万元和50多万元。

抗战时期,重庆共有客车148辆,每辆都是一匹马,两个轮子,六个座位。经申请和检查合格后,发给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方可经营。车身标有代表线路和车号的数字。1944年,车厢票价为每人每公里5元,旅客携带行李、包裹每公里5公斤0.4元。新桥-歌乐山线坡度太陡,每人每公里加收0.5元的坡度拖车费。

抗战胜利后,重庆邮政运输服务办公室关闭,留下117辆客货货车独立运营。政府也停止了定额补贴,重庆的客车数量逐渐减少。包裹和货车的主要业务是承担中长途货运。

便捷出租车

人力车

生来就有第一条路

舒舒服服坐着被人爱。

1929年,重庆市区第一条道路建成,从七星岗出发,经观音岩、两路口、上清寺至曾家岩,全长3.5公里,称为中干路西段。出现了由嘉登和道康两个车行经营的十八辆人力车。

凌涛说,人力车传入重庆时,颜色一般是从黄色变成黑色,但名字没有变。人力车的轮子是橡胶做的,坐起来灵活舒适。从外观上看,它们是由精致的外国风格制成的,由于它们的车身很轻,在重庆开车相当方便,斜坡很多,道路狭窄,所以市民在旅行时喜欢骑行。

1933年9月,重庆正式开通城巴,但车贵,不好买,线路和班次有限。便捷人力车发展迅速,成为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在重庆很受欢迎。角场口、朝天门、楚门周围人力车遍地都是。

人力车生意赚钱。除了私人老板开汽车经销商出租外,1936年7月,四川省银行出资5万元购置250辆人力车,成立了政府办的重庆人力车福利车经销店,并提出“司机有自己的车”的经营理念,规定司机每天在经销店存储一毛钱。积蓄到人力车价格后,车归司机,400多名司机加入车行。

1937年,重庆共有汽车经销商134家,人力车2454辆,司机7000多人。为了表示宽容,富裕的官员和商人不把“出租人力车”带到外面,而是自己带人力车和专职马车夫随叫随到。教练也穿尺码的衣服,不开车的时候也干点杂活。到目前为止,重庆私人使用的人力车有72辆。

抗战时期,重庆除继续完成主干道外,还修建了中华路、中兴路、和平路、健康路等13条次干道,其中七星岗至朱敏路也作为重庆第一条沥青路铺设,总里程40多公里,相互连接,基本形成渝中半岛路网。

这一时期,大量移民涌入重庆市,增长速度非常快,为人力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重庆市人力车292辆,车4714辆,司机12000多人。即使抗战胜利后,很多机关、学校、工厂搬离重庆,人力车生意冷淡,但人力车还是有3841辆。

随着人力车的发展,市区道路拥挤。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人力车来来往往,似乎是人力车的停车场。国民政府已经意识到抗战前重庆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严重问题。1946年7月,战争结束后,在制定陪都十年建设规划时,下令“人力使用人力车”,规定每五个月为一个时期,每个时期禁止车辆650辆,三年内禁止。结果,大量汽车经销商倒闭,司机失业。人力车夫工会帮助失业的人力车夫跳槽,每人认购1-4万股,组建重庆工业汽车公司,随后因时局变化而消失。

凌涛说,1953年前后,随着郊区道路和公共交通的发展,老重庆的“出租车”——街车、马车和人力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重庆晨报》上游记者李生

(编辑:秦杰、张伟)

1.《上清寺租房 重庆清代就有“出租车” 起步价25个铜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清寺租房 重庆清代就有“出租车” 起步价25个铜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109959.html

上一篇

打假人王海回应辛巴复出:再接到反馈 仍会打假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下一篇

驻英使馆就英对华制裁提出严正交涉 具体是啥情况?

重庆孕妇凌晨离家失踪50余天 失联前最后监控曝光

重庆孕妇凌晨离家失踪50余天 失联前最后监控曝光

监控画面显示,凌晨5点28分,失踪女子终于出现在武隆江口镇卫生院门前,戴着遮阳帽和口罩,提着黑色的斜挎包,提着简单的两轮购物车向前走,最后消失在画面中。6月17日中午,她的丈夫陈先生报警,但没有妻子的消息。重庆孕妇凌晨离家...

重庆女孩养的羊驼偷吃辣椒面 还爱吃芥末洋葱大蒜…… 到底什么情况呢?

  • 重庆女孩养的羊驼偷吃辣椒面 还爱吃芥末洋葱大蒜…… 到底什么情况呢?
  • 重庆女孩养的羊驼偷吃辣椒面 还爱吃芥末洋葱大蒜…… 到底什么情况呢?
  • 重庆女孩养的羊驼偷吃辣椒面 还爱吃芥末洋葱大蒜…… 到底什么情况呢?

重庆失踪50余天的孕妇已找到 失踪50余天去哪了

  • 重庆失踪50余天的孕妇已找到 失踪50余天去哪了
  • 重庆失踪50余天的孕妇已找到 失踪50余天去哪了
  • 重庆失踪50余天的孕妇已找到 失踪50余天去哪了

重庆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

人民网重庆3月22日电(陈奇、黄军)近日,重庆市政府网站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禁止非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违反《决定》的违法行为,并经核实给予奖励。《决定》自发布之日起实...

泰国回国女子大闹重庆机场爆粗口 具体发生了什么?该怎么整治这些“巨婴”?

泰国女性回国,重庆机场发生了什么?如何矫正「巨婴」?真是一波动乱,一波又起!归侨显示优越感,什么时候休息?北京的梁某某、郭某某、王女士的案子还不够真实吗?归国华人再次出现在重庆,不配合安检防疫人员,对防疫人员破口大骂!12...

泰国回国女子大闹重庆机场 威胁辱骂旅客 具体发生了什么?是谁给她的勇气?

泰国妇女回国大吵大闹重庆机场威胁侮辱乘客是怎么回事?谁给了她勇气?3月22日,“一名疑似从泰国普吉岛回国的女子在重庆机场大吵大闹”的视频在网友中引发热议。...

女子大闹机场!泰国归来女子大闹重庆机场 拒绝隔离还爆粗口骂旅客

3月22日,“一名疑似从泰国普吉岛回国的女子在重庆机场大吵大闹”的视频在网友中引发热议。视频中,该女子称从泰国降落上海,上海转重庆,但拒绝隔离,并与防疫人员发生口角,随后与勇敢发言的乘客发生口角。...

官方回应回国女子大闹重庆机场 哪来回哪去!具体什么情况?附详情

日前,澳大利亚跑步女选手梁某某“一跑成名”,不仅丢掉了高薪工作,还被开除出境。太好了,她老公家和她家都得罪了。目前全球疫情严重。带着抗击疫情、打赢战争的决心,每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但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