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五斗米
作者/顾农
历史上每一个文化名人,总有那么几个简洁有力的词语,给当时和后世的人留下深刻印象,久久不忘,甚至千古传诵。陶渊明有很多这样的“金句”。比如说他说自己“读书好,不求更好的理解”(《五六先生传》),说自己弃官时说“五斗米不能指望”,说“觉得今天不是昨天”(《归Xi词》)。回家隐居后,他有时会亲自在田里除草。他曾在诗中愉快地说:“衣服不够,但并不违背期望。”(《到花园》第三)等等。总的来说,这些话很好理解,除了“我不能指望五桶米”,有很多不同的解释,需要重新讨论。
一个
陶渊明在即将彻底退休,放弃彭泽县县长一职的时候说:“五桶米,我指望不上。”。关于陶渊明最早的传记,沈约的《宋书》、《隐居传》、《陶谦传》;
县令送杜佑时,县官白见之,应了一声,叹曰:“五斗米,吾不能屈背于村中小人。”同一天,他被解除职务,分配到“归来来”。
后来《晋书·隐居记》也有记载,文字与《宋书》不同:
但最后一句“村夫恶拳”,只涉及到目前欢迎杜佑的事。陶渊明见杜佑是个“村夫”,根本不愿意向他低头。根据云先生的理解,前一句中的“五斗米”是一种转喻修辞,也就是说,五斗米是王凝之的弟子。这两句话加起来就是说,我连一个大人物王力可宁志都不想弯下腰,自己把他辞退;现在的杜佑,一个“村夫”,不值得尊敬。来吧,我们走。好一个“看乐队”!
陶渊明的名士风,适应不了官场的势利,觉得不如隐退,可以理解,也可以相信;他本来已经打算退休了,就趁着“束带见”的礼仪问题,迅速弃官而去,这完全可以理解。问题是在这样的时刻,提起早年为官时的旧事总是有点突兀。到了唐代,《晋书》的正式修订掌握在很多人的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恐怕还是应该采用《宋书·南史》原传和萧统《陶渊明传》的文字,即“五斗米,我不能向村里的小人低头!”像这样的“五斗米”不能指江州刺史王凝之。
事实上,我们不知道陶渊明对王凝之的看法。他抛弃了当时在江州献酒的立场,仿佛对老板没有任何意见,只是“不堪公务”。
再加上曾经假设来到彭泽的杜佑是个五斗米的道士,所以陶渊明很讨厌,在这种时候斥其为村夫。王凝之是一个虔诚的五斗米道士,这在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而与陶渊明有血缘关系的杜佑,也是五斗米道士的信徒,所以没有可信的依据。
三
缪钺先生曾为陶谦“五斗米”之说写下新的诠释——兼论东晋南朝地方官的俸禄及当时文人的食量。他仔细查阅了相关历史文献,指出“五斗米”“与当时县长的工资无关”;那是当时普通士大夫的食量。苗先生指出:“中国的度量衡在古代都是小的,到了后世才逐渐变大...当时(也就是东晋末)陶谦一斗的量,大概相当于今天两座城市的崛起...陶谦被称为“五桶米”,但它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城市。”而且很多史料显示当时士大夫的饭量大概是每月五桶米左右,于是他进一步推想:
陶谦的观点是:当我一个月有五桶米的时候,我只能勉强吃饱,我不再需要任何东西了。虽然我很努力,但还是能吃饱。为什么我非要当县长,讨好长官,还要“违和感,自掏腰包”?所以他想弃官的时候说:“我不能为了五桶米就向村里的反派低头。”就像在说“我不能为了吃饱而向村里的反派低头。”(《苗岳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3-174页)
这个说法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合情合理,适合参考。但食物摄入的问题因人而异,很难说在少量数据的基础上很难计算出平均食物摄入量。
当然,解释陶渊明不能为了充实而卑微的意思是完全正确的,这和他不能因为拿了一点官薪就巴结一个长官的意思一模一样。
以上关于“五斗米”的三种解释,即官薪论、道徒论、食量论,各有各的道理,但也有一定的困难,容易导致疑惑。这三件事我以前都是在课堂上介绍,让学生自己选择,但是避免表达自己的观点无非是缺乏自信,优柔寡断,害怕误导孩子。二来已经退教很久了,重新考虑这个案子。看来他可以大胆地说:“五斗米”指的是官薪,从唐朝就开始流传了。按照旧习俗,现在还可以这样看;食欲理论很奇妙,可以和它联系起来。
读陶渊明,要注意的是,“五桶米不能向村里的小人低头”是一种诗意的语言,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不应该看到。李白在诗中说他的“白发三千丈”,只描述了忧郁的深度,并没有真的有那么长的白发。我们读诗,应该暂时抛开对精确数学思维的追求,多关注人的感受,懂得人的意思,不必讲究“实现”。这里就要用陶渊明说的读书“不是很清楚”了。含糊其辞才是合适的,甚至是必要的。
——本文发表于2017年第12期《文史知识》的“人春秋”专栏
订阅
文学和历史
知识
1.《五斗米 顾 农:陶渊明与“五斗米”|文史知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五斗米 顾 农:陶渊明与“五斗米”|文史知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18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