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上午,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定荣带队,就该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检查督办。

此前,潜江总干渠河长、长湖湖长、市委书记黄剑雄巡查长湖、总干渠、龙湖河,强调要以河(湖)长制升级推进水环境大保护,为人民群众打造水清岸绿美好家园。

抓治理:按景区标准保护水源地

这几日,正值汉江防秋汛的关键时期。除了大堤上严防死守的防汛人员,在泽口码头和红旗码头两个取水口,还有一部分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抓紧建设截污渠。

泽口码头饮用水源地

潜江主要有两个取水口,均位于汉江。在距泽口码头饮用水源地1000米处,就有一个“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警示标牌,“打造景区的标准”成为潜江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上下一心的追求。

潜江市环保局副局长万立国介绍,根据要求,所有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都要有明显的警示标牌,确保无人误入。

在取水口趸船上下游,看不到任何船只和码头。万立国介绍,此前,泽口码头有不少非法采砂活动,而保护区内也有不少建筑物。经过彻底摸查,非法采砂企业已不见踪影,建筑物也得到了拆除。

红旗码头饮用水源地

除泽口码头外,红旗码头饮用水源地也在加快推进环境整治工作。由于红旗码头水源地保护区内农田较多,潜江市政府组织各相关部门多次召开现场会,提出了征用一级保护区农田350亩,通过工程治理建成水源地核心保护区的整治方案。“农田和建筑征用后,将进行隔离保护并实行绿化,还将对沿线进行视频监控。”该负责人介绍,两个取水口在12月底均可完成相关建设。

一系列措施推行下,潜江水体保护已见显著成效。环保部门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潜江主要河流水体均实现达标排放。

抓源头:环评不过关企业不落户

潜江在项目审批上,从源头上管控,严格环境准入,不符合环评规划的企业一律不批,没有污染物排放指标的一律不批,没有污染物环境容量的一律不批。

今年,有一家来自广东的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要求到潜江落户,这家企业不仅实力强大,落户后将给潜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不要任何优惠条件。

潜江市环保局进行环保评估后,了解到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电镀工艺,重金属排放会超标,其落户要求最终遭到了拒绝。环评科科长安凌介绍,目前,潜江对于江边的环境保护,严格按照两个标准在执行:沿江1公里内,不允许企业落户;对沿江15公里内的企业,进行拉网排查。

安凌告诉记者,化工企业对水的需求量和排放量都很大,所以大多位于江边。而很多地方的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没有建起来,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就上马这些化工企业,对水体的污染非常大。部分企业甚至直接埋下暗管,将污水直接排入江中。“拉开企业与江的距离,不仅增加了企业违法排污的成本,也减少了偷偷排污的现象。”

抓疏导:再建3个污水处理厂

市污水处理厂沉淀池

潜江市还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潜江已有一个污水处理厂,而在开发区和园区,又有3个污水处理厂在建设中。

而对于已经建好的企业违法生产,恶意排污,坚决进行关停。今年3月,位于潜江市园林办事处的一家活性炭回收、加工、销售企业,存在废水直排厂外东边墙院外的渗坑,潜江市环保局立即对该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并责令停产整治。可在近期的回访中发现,该公司未按照要求停顿整改,生产线仍在进行生产。潜江市环保局依法对该公司隧道窑、自制土窑进行了查封。

在今年9月26日,潜江市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攻坚督办会议上,潜江市委书记黄剑雄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称为“政治责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从政治上思考和谋划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牢牢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楚天都市报记者蔡青、陈咏、通讯员王本伦)

来源:楚天都市报

您看此文用 分

1.《【关注】潜江以景区的标准保护水源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注】潜江以景区的标准保护水源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