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一季度谣言热度榜 为什么谣言这么猖獗?

2018年的第一季度过去了,你被谣言“套路”了吗?“求真”栏目与百度辟谣平台联合推出第一季度百度搜索排行前十名的谣言盘点,探寻谣言背后的套路,揭开谣言真面目。

1。全国严查棋牌室60岁以下一律逮捕 搜索次数 9171万 事件热度 ★★★★★

[传闻]央视新闻报道,从2月25日新规定开始大检查, 所有麻将馆都将查处(包括小区之内)。凡是60岁以下的一律逮捕拘留5天罚款500-1000元。

[真相]2月25日起,四川、山西等多地网警辟谣,称该信息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谣言,最早出现于2014年。近年来,这条谣言又伴随“小长假”反复出现。网警表示:警方查处的麻将馆都是触犯法律法规、涉嫌赌博的,娱乐休闲类的麻将馆并不会查处,希望大家不要轻信网络传言。

[套路]谣言打着央视新闻报道的幌子,利用了群众对权威新闻媒体的信任传播。传播时段正逢节假日,正是人民休闲娱乐活动进行频繁的时间,更容易抓住人的注意力,引发人们转发。近年来,不少谣言都是假借具有权威性的官方名义大肆传播,见到此类消息也要经过核实以后再转发,莫要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2.70岁以上老人乘机必须开健康证明 搜索次数 6776万 事件热度 ★★★★★

[传闻]朋友圈出现一条“温馨提示”称,70周岁以上(含70岁)——80周岁以内老人,必须提供三级甲等以上医院健康证明原件,否则机场不予放行。证明内容包括:心电图、血压、呼吸道。

[真相]2月11日,常州网警辟谣称,此消息不准确。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对于老年人乘坐飞机,并没有年龄上的特殊限制。实际上,各航空公司的规定并不一样。老年人选择飞机出行前,还需主动查询航空公司的相关要求,做好出行前的准备。

[套路]明面上是“温馨提示”,实际却是将不同的航空公司关于老年人乘机的规定进行断章取义、移花接木后传播谣言,此类出现“必须”、“一定”、“全部”等字眼的绝对化“提示”不可轻信,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询问相关部门核实后再行动。

3。小男孩狂犬病发作学狗叫 搜索次数 4743万 事件热度 ★★★★

[传闻]网上流传一则视频称,广东英德一小男孩被狗咬到后,狂犬病发作学狗叫。视频中“患了狂犬病”的小男孩被三人牢牢控制住,还不停学狗叫。

[真相]3月2日,广东省清远网警微博发布文章辟谣称,该传闻系谣言,当地防疫部门近期并未接到狂犬病事发报道。随后,全国多地网警对此事进行辟谣,称该视频并非发生在当地。3月8日,微博“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进行辟谣,并指出防疫部门专家表示,狂犬病病人发作初期会出现恐水、怕光、头痛倦怠、咽肌痉挛等症状,最终因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但不会出现像狗一样伸舌头、学狗叫的表现。

[套路]人们知道狂犬病,但对感染狂犬病后会出现怎样的症状了解不够,专业知识缺乏导致出现“望文生义”,以为得了狂犬病就会学狗叫。视频中的男孩状态极为痛苦,谣言便利用人们的同情心以及对狂犬病的恐惧心理进行传播,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一个巨大的漩涡,让更多人信以为真。出现涉及医学、科技等专业知识的消息,不要轻易断定真假,避免以讹传讹。

4。甘南地区出现“漂浮汽车” 搜索次数 4111万 事件热度 ★★★★

[传闻]网传视频画面显示,两辆汽车在经过一段路时突然漂浮起来,有消息称“昨天上午发生在甘南地区的奇特现象 。当天下午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到场,武警部队封锁了方圆5公里的地域。”

[真相]江苏网警2月5日通过微博辟谣,经查,甘南地区国内仅有两个,分别为甘肃和黑龙江,而两地的甘南地区近期并未发生类似事件,专家指出,视频中斑马线的消失、有如空气的电线杆、像纸一样薄的轮胎等漏洞,暴露了该视频为后期制作而成。

[套路]影像图画会增加可信度,人们更倾向“眼见为实”,过分关注所看到的“事实”,就容易忽略事情背后的真理以及细节。“漂浮汽车”是不符合引力学原理的,现代科技发达,在视频画面中制造特殊效果也并非难事,生活中出现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还是多保留一丝怀疑,关注事件背后的真相,不要眼前的所谓事实欺骗。

5。雪里有融雪剂,玩雪伤眼睛 搜索次数 1648万 事件热度 ★★★

[传闻]请家长们告诉孩子,这几天玩雪的时候,千万别把雪往对方脸上撒,特别是马路边的雪,雪里会有环卫处撒的融雪剂,对眼睛有危害!有孩子的一定要注意!

[真相]1月4日,江苏网警辟谣称“经多地环卫部门确认,目前使用的为专用环保型融雪剂,含有专用保护剂,对路面、植物及公共设施基本无害,且主要在城市干道撒放,公园、小区、慢车道等都不会投放。”

[套路]这类“善意的谣言”更具迷惑性,会让有孩子的家庭陷入恐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致使家长们会主动转发相关言论。面对这样的谣言相关部门不仅要及时辟谣,更要查清源头依法惩治,而有关部门,也应普及融雪剂等方面的常识,避免谣言越传越广。

6。免费通行期,ETC车辆不从专用通道出高速将被扣费 搜索次数 1632万 事件热度 ★★★

[传闻]春节小型客车高速免费通行期间,如果从ETC通道进入高速,一定要走ETC通道出高速,否则系统会认定该车一直在高速上,将收取全程过路费。

[真相]桂林网警提示:在免费期间如果车辆走ETC通道入口上高速,但从人工通道下高速,ETC系统将不能完成一条完整的交易,那本次通行将不会收取车主的任何费用。当车主下次再上高速时,无论是通过ETC车道还是人工车道,都会为车主的ETC卡重新录入当次的入口信息,并自动覆盖上一次的信息,另行记录行驶信息。

[套路]老谣言披新外衣,借着节假日高速免费通行的由头又出来忽悠人。类似这样的与节假日或季节性相关的谣言总是死灰复燃,每年都要“重出江湖”一回,事关个人的利益,每次都会有人相信,网民朋友们可要擦亮眼睛,别被一骗再骗。

7。白酒加水不浊是假酒 搜索次数 1301万 事件热度 ★★★

[传闻]一段以“白酒加水混浊和假酒判定方法”的小视频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将一瓶白酒与另外两种知名品牌白酒相比较,通过加水后观察浑浊现象,指出“浊变的”为粮食酒,“不浊变的”就是“假酒、化学酒、工业酒、酒精酒”,而饮用非粮食酒,会导致头痛、口感等严重不适现象。

[真相]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早在2017年4月就发文辟谣称,“加水是否浊变”不是检验酒质好坏的科学方法和判定真假白酒的标准。假如在纯酒精中(或以食用酒精为主体勾兑的白酒中)添加一定量高级脂肪酸乙酯成分,再加水降度也一样会浑浊。所以在成品酒中加水后酒体浊变与否,与勾调时使用的原酒和生产工艺有关。

[套路]通过简单的实验产生的两种不同状态就妄下定论,这样的谣言与之前发生的“塑料紫菜”、“棉花肉松”如出一辙,谣言披着“打假”外衣,标题也经常用煽动性强的字眼给人造成心理暗示、误导网民,利用人们的正义感传播,更具迷惑性。

8。微信付款码截图盗取财产 搜索次数 939万 事件热度 ★★

[传闻]一篇《紧急!一张微信截图就能把你的银行卡刷光!快告诉家里人》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文中,骗子通过骗取“付款码”进行恶意扣款。简单来说,这个骗术就是:骗子让你把微信付款界面截一张图发给他,而骗子拿到付款码截图后,可以立刻去消费。

[真相]2月23日,微信“谣言过滤器”辟谣称,该消息与事实不符,微信早在2016年已通过技术手段切断了“将付款码截图发给其他人后被盗刷”的可能性。自2016年下半年微信更新至iOS6.3.22版、安卓6.3.23版后,一旦对付款码进行截屏操作,用户都会收到安全提示,该付款码也随即失效。这意味着用户所截图的二维码已无法被刷款,骗子们也就无机可乘。提醒广大用户,牢记付款码安全提示,不要以任何形式轻易向他人发送微信支付的付款码,包括条形码、二维码和18位数字编码等。如果遇到诈骗或者疑似诈骗的情况,可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微信的投诉功能进行举报。

[套路]网络支付的兴起让人们的交易变得更加便利,也为骗子行骗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这条谣言是利用人们对网络支付的误区,只说出了一种极端的结果,标题极力宣传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却只字不提相关支付平台推出的各种防范手段,夸大了网络支付的危险性,打着提醒的旗号实际传播的却是谣言。虽说谣言不可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那些找你要密码和身份信息的人,还是要多多警惕。

9。上海公交车50岁老头暴打8岁儿童 搜索次数 625万 事件热度 ★★

[传闻]帖子《坏人变老了!在上海某公交车上50岁老头暴打8岁儿童!!妈妈派出所奋起反击!》在网上热传。

[真相]1月17日,上海警方发布通报称,该帖文内容纯属谣言,编造该谣言的犯罪嫌疑人江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经查,33岁的上海网民江某于1月8日在一个四百余人的微信群里发布了关于“8岁小学生坐公交车被暴打受重伤”的信息,后该聊天记录被转发至篱笆网等网络论坛上。据江某交代,其出于在朋友圈内博人眼球、引发关注的目的,杜撰并编发了8岁小学生坐公交车被暴打受重伤的虚假信息,帖文内容纯属子虚乌有,江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套路]个人想要博得别人的关注,就利用身边的小事或者传闻,结合自己熟悉的事情添油加醋,虚构出耸人听闻的所谓“事实”再配上情绪性的标题,激起大众的愤怒或同情进行传播。对于这样故意编造谣言传播的人,一定要依法严惩,给其他造谣传谣的人敲响警钟。

10。初中生成立反二胎联盟 搜索次数 549万 事件热度 ★

[传闻]网上热传一张图片,声称“近日,武汉某中学一帮初二学生组建了个‘反二胎联盟’,联盟内现有108名成员,男女各占一半。每名会员入会缴纳200元入会费即可……目前已有大量单身中小学生希望加入组织”。

[真相]早在2016年1月20日,一个名为“@洋葱日报社”的微博账号就曾发布过这张图片。而在该微博账号的自我介绍中,注明“反正我们的新闻都是假新闻”。所谓的“武汉中学生反二胎联盟”的传闻,是一条已被发布过的“洋葱新闻”(以幽默手法炮制的假新闻),今年这条恶搞旧闻被再次“炒冷饭”。

[套路]本来是恶搞,不料被人越传越变样成了让人啼笑皆非的谣言,又因内容与国家政策相关,引得人们信以为真。三人成虎,假的事情人们说的多了也就显得更加“可信”,公众在进行信息传递的时候千万注意仔细甄别,核实以后再传播,不要盲目传播,避免“谣言惑众”。

1.《一季度谣言热度榜 为什么谣言这么猖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季度谣言热度榜 为什么谣言这么猖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299600.html

上一篇

叙被袭现场图曝光 背后真相简直太惨了

下一篇

青岛最低工资标准2019 2019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出炉

中书控股集团 中书控股集团年会“套路”很特别,老板李亚鹏收获颇丰

  • 中书控股集团 中书控股集团年会“套路”很特别,老板李亚鹏收获颇丰
  • 中书控股集团 中书控股集团年会“套路”很特别,老板李亚鹏收获颇丰
  • 中书控股集团 中书控股集团年会“套路”很特别,老板李亚鹏收获颇丰

黄晓明办离婚 黄晓明baby被曝民政办离婚,四年婚姻终到头?夫妻前后发博破谣言

  • 黄晓明办离婚 黄晓明baby被曝民政办离婚,四年婚姻终到头?夫妻前后发博破谣言
  • 黄晓明办离婚 黄晓明baby被曝民政办离婚,四年婚姻终到头?夫妻前后发博破谣言
  • 黄晓明办离婚 黄晓明baby被曝民政办离婚,四年婚姻终到头?夫妻前后发博破谣言
宋祖儿工作室发声明 否认宋祖儿隐婚与富二代同居等传闻

宋祖儿工作室发声明 否认宋祖儿隐婚与富二代同居等传闻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在网上经常能够看到他们各种各样的八卦,最近关于宋祖儿和富二代同居,隐婚等传闻在网上疯传,引发了不少吃瓜群众的好奇。宋祖儿工作室发声明,否认了这些传闻,并且点明了几个造谣的营销号,表示会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宋祖儿工作室发声明宋祖儿因为小时候出演了宝莲灯中的哪吒一角,受到了很...

2017杨梅中毒事件 六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杨梅被注胶?荔枝赛砒霜?别怕是谣言

在市科协、市网络信息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的指导下,由北京市科技编辑协会和北京地区网站谣言平台联合发布的月度科学八卦榜昨天公布了6月份名单,名单上共有9条谣言。在高票名单的最前面是一个谣言,说霍金警告人类不要登陆月球,‘月球背面有外星人’。谣言列表谣言,“霍金系列”文章是彻头彻尾的...

农村土地回收一亩15万 “农村土地回收一亩30万”,谣言还是真相?

  • 农村土地回收一亩15万 “农村土地回收一亩30万”,谣言还是真相?
  • 农村土地回收一亩15万 “农村土地回收一亩30万”,谣言还是真相?
  • 农村土地回收一亩15万 “农村土地回收一亩30万”,谣言还是真相?

河南化肥厂爆炸 河南化工厂爆炸 最新消息:13人亡系谣言 仅致1人轻伤

中新网3月11日电3月11日上午7时50分左右,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刘同化工公司发生爆炸。随后,新乡县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称,爆炸造成一人轻伤,工厂周边9个监测点均未检测到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原因目前正在调查中。至于13人死亡的谣言,政府工作人员回应了这个谣言。现场图片根据网友提供的现...

华晨宇工作室否认出轨等传闻

  • 华晨宇工作室否认出轨等传闻
  • 华晨宇工作室否认出轨等传闻
  • 华晨宇工作室否认出轨等传闻
华为再回应造车传闻:重申不造车 为什么会这样

华为再回应造车传闻:重申不造车 为什么会这样

华为再回应造车传闻:重申不造车  据报道,26日,华为再曝造车传闻,计划推出自有品牌电动汽车,目前正在和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协商代工制造。针对此报道,华为方回应称,公司策略不变: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  据悉,此前华为曾多次传出造车消息,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