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藏经殿,不知南岳秀”,藏经殿之秀是南岳风光四绝之一,它位于海拔1145米的祥光峰下,始建于南朝陈光大二年,是南岳佛教开山祖师慧思和尚所建,原名叫小般若禅林。后因明太祖朱元璋颁赐《大藏经》一部于该寺,故改名为藏经殿。因山高地僻,僧徒游人均很少来此,故又废败。到了清朝初年,寺舍又一次为僧徒修葺,重振佛光,并改寺名为“普光殿”。1934年重修殿宇,使废没已久的古寺得重光,并复名为“藏经殿”。
“到了藏传佛教寺院才知道南岳秀”,是南岳风光四大奇观之一。它位于相广峰脚下,海拔1145米。始建于南朝陈光达二年,由南岳佛教创始人惠斯僧所建。其原名萧般若禅林。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把一本藏经颁给寺庙,于是改名为藏经堂。由于深山老林,高地偏僻,僧人和弟子人均很少来这里,所以被遗弃了。清初,寺内再次为僧徒修缮,复活佛光,改名“普光堂”。1934年,寺庙重建,使荒废已久的旧寺庙得以修复,改名为“藏经堂”。
经过几次整修,寺庙的名字被反复更改,现有的建筑在2011年得到重建。藏经阁周围环境安静,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7.8℃。藏经阁有两大奇观。一个是青蛙朝圣。离藏传佛教寺庙不远的北面有一个龙潭。据说龙潭深不可测,可以穿越南海。每年的螫节前后两三天,成千上万的蛤蟆聚集在龙池周围,相互对比,听起来像打鼓。他们不怕人。最大的重一斤多,最小的有两两。这是南岳的一大奇观。这一奇观被称为龙潭蛙会或青蛙朝圣。还有一个奇特的自然现象,就是古寺有精神领域。在一个晴朗的夏夜,无数的萤火虫聚在一起飞舞,使得寺庙和周围的古树熠熠生辉,被称为古寺。
藏经堂的建筑规模宏伟,建筑非常有特色。没有山门,天王堂,大雄堂等。,这在佛教寺庙中很常见。只有一座单檐小山顶的宫式建筑,占地300多平方米。
寺庙由26根花岗岩石柱支撑,气势雄伟。它是南越寺中最美丽的寺庙,雕梁画栋,红墙绿瓦。寺内供奉的是泰国的毗卢天那佛,是“万佛之地”。毗卢芝娜的意思是:“光普照各处,象征佛陀的佛法。佛像为纯铜镀金,高1.32米,重256公斤。是泰国华侨黄先生于1980年捐赠的。庙里的花岗岩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
我活在佛里,就像贝叶;
很多人互相借鉴经验。
真如其指佛性,巴约指佛经;魔莲指的是魔莲经。可以看出,这座寺庙一直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寺庙。佛寺上方是过去藏经的地方,称为“藏经楼”。不幸的是,藏传佛教经典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烧毁。
藏传佛教寺庙右侧的铁瓦石屋被称为“季翔厨房”,是为了纪念一位在这里烧火的老和尚而建造的。在季翔厨房的后面,有一座精致独特的铁瓦石屋别墅,名叫“顾华公馆”,由时任长沙警备局长的刘英谷和妻子李爱华于1937年建造。石门两侧刻有对联:“一趟大路,为公”。进门后有一个叫明信楼的小阁楼,很凉快,很安静。顾花前约200米,有云春阁,建于1935年。它是当时国民政府湖南省建设厅厅长余济川为了给母亲祝如春的生日而建造的,因此得名“云春”。
藏经堂美丽的风景和美丽的传说创造了迷人的条件,所以许多僧侣驻扎在这里,无数名人访问这里。
1.《藏经 魅力南岳丨藏经殿:“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藏经 魅力南岳丨藏经殿:“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38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