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向金色的撒马尔罕

“我们旅行并不仅仅是为了经商。热风吹拂着我们烦躁的心,为了探求未知的渴望,我们踏上了通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在丝绸之路上,撒马尔罕永远有着超凡的强大魅力,这种魅力恰如詹姆斯·弗莱克的诗中所写的,不仅是贸易利润的诱惑,更是一种想象中的魅力。

8月8日下午,带着对金色旅程的美好想象,我们丝绸之路万里行媒体团来到了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从高处遥望,被荒漠包围的这座城市,就像盛放在金盘中的一颗绿宝石,高大的清真寺,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街上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

在丝绸之路上,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理的中心、文明的“心脏”。而撒马尔罕连接着波斯、印度和中国,成为欧亚大陆间的通衢要地。来自中国的丝绸、印度的棉布、西亚的毛织品以及西方的玻璃器在这里汇聚,让这座城市充满了奇异的美。

历史上,中国与这里交往甚密,汉唐时期这里被称作“康居”和“康国”,史书对撒马尔罕的繁荣景象有许多的描述。而在撒马尔罕北三公里处的古城,其内城东门就叫中国门,因为这里常接待来自中国的物产。玄奘曾在此停留,并在《大唐西域记》中称其“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居此国。气序和畅,风俗猛烈。”

13世纪以后,“风俗猛烈”的撒马尔罕不再满足于做被征服者,在这里陆续建立起来了花拉子模王国和帖木儿帝国,开始主动向外扩张疆域。几乎与我国明朝同时,在经过数十年攻占征伐之后,帖木儿建立起横跨亚欧非的强大帝国,并倾举国之力大兴土木。

我们参观的比比哈姆大清真寺、帖木儿家族陵墓和兀鲁伯天文台,都是帖木儿帝国时期的遗存。列吉斯坦广场三座建筑,高大壮观、气势宏伟,内有金碧辉煌的清真寺,兀鲁伯神学院的正门和彩色的穹顶是用各种色彩的陶瓷装饰……这一切似乎都在诉说昔日撒马尔罕的兴盛和奢华。

据当地导游莉娜介绍,帖木儿不会读书写字,但他却懂得如何管理35个被征服的国家。在他当政的时候,“即使一个满身黄金的女士走在街上,也没有人会伤害她”。在旧世界冲突的漩涡地带,帖木儿用刀和剑维持这里的安定与和平。

在兀鲁伯天文台,我们看到了一个离地面11米深、2米宽的斜坑道。就在这里,帖木儿之孙兀鲁伯当年带领他的学生,概述了当时天文学的基础理论和1018颗恒星的方位,达到16世纪以前的最高水平。在兀鲁伯统治的时候,他在自己新建的神学院大门上写道“每个男人和女人都需要学习”,使这里成为伊斯兰文化的中心。

列吉斯坦广场是撒马尔罕曾经的文化中心,如今,这里依然发挥着作用。据广场的副经理沙傅罗夫介绍,这里现在仍是中亚地区文化和旅游繁荣的地方,许多国际性的科技文化活动常在这里举办。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东方音乐狂欢节,邀请整个丝路上各个国家的音乐家到此唱歌。

“历史上,中国人只知道从西安通往撒马尔罕的路,而欧洲人也只知道到达这里的路。在交通不便的时代,出于收益和风险的考量,在撒马尔罕交易,成为最划算的选择。因此,撒马尔罕市曾经形成一半是本地人,一半是外地商人的景象。”当地文化学者法勒霍特说。

在撒马尔罕,现在还有一个习惯,刚出生的孩子给嘴上抹蜂蜜,让他说话甜美,以应对来往的商人,几天后会在手上抹点胶水,让他把钱抓结实。天生会经商的撒马尔罕人说,“从前买东西都去欧洲,现在都去中国。”在撒马尔罕的街头,我们也确实看到许多来自中国的商品,宇通汽车、海信空调、写着“水表箱”三字的井盖,都表明这里与中国的交往越来越多。

如果说在丝路上只有商人基于利益考量的逐利,那就是对这条伟大道路的亵渎。就像对金色撒马尔罕的想象,丝路精神的主导,是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是对于交往的渴望。金色撒马尔罕让我们震撼,我们也期待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中亚文明,传播中国文化。

1.《金色旅程 通向金色的撒马尔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金色旅程 通向金色的撒马尔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