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全在这里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其他单位为:公里、分、厘米、毫米、微米、海里、1公里= 1 000米;1dm = 0.1m

换算关系:1cm = 0.01m;1mm = 0.001m1 μm = 0.000 001m;1毫米= 0.000 000 001米.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尺度。

如何使用秤:

①注意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测量范围;

(2)测量时,标尺的刻度线应靠近被测物体,位置应对齐,不歪斜,零刻度线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③阅读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观测点应对齐。你不能抬头或低头。

3.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时间单位是小时和分钟。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我们不能消除错误,但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减少错误。

误差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人员有关。

减少误差的方法:平均多次测量,选择精确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和错误的区别:错误不是错误,不应该发生就可以避免,永远存在就无法避免。

二、体育的描述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2.参考对象:

研究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称为参考物体。

参照对象的选择:任何对象都可以作为参照对象,需要时选择合适的参照对象(不能选择被研究对象作为参照对象)。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择地面作为参考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物体来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选择的参考物体,也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三,运动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同时,一个物体移动的距离越长,它的速度-观众方法就越快

一个物体移动相同距离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就越快——裁判法

2.速度:

距离与时间的比值称为速度,它是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移动的速度。

速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 s-1。在交通运输中,经常以每小时公里数作为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 h-1。

换算关系:1m/s = 3.6km/h。

计算公式:

v=ts

其中:s-距离-米(m);或公里(km)

T——时间——秒;或小时(h)

V——速度——m/s;或千米每小时(km/h)

V=t=vs,变形可以是:s=vt,t=vs。

第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为v=ts。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注:物体振动时,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2.声音传输:

(1)传声需要材料,物理上称为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速不仅与介质的类型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Vsolid > Vliquid > Vgas),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

(4)声音在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

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

4.100米赛跑:

终点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出白烟就应该计时,再听到枪声就少记录0.294S(约0.3S)。

5.人类如何听到声音:

外界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递到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将信号传递到大脑,人听到声音。

非神经性耳聋——对鼓膜或听小骨的损伤——可以治愈

6.聋

神经性耳聋——听神经损伤——不容易治愈。

7.骨传导和例子:

声音也可以通过颅骨和颌骨传递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称为骨传导。

骨传导的例子:贝多芬失聪后,用牙齿咬木棍的一端,另一端支在钢琴上,听着他弹奏的钢琴声,从而继续创作。

8.双耳效果:

声源到双耳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声音传到双耳的时间、强度等特征也是不同的。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依据,这就是双耳效应。

二、声音的特点

1.频率:

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这是一个表示物体振动速度的物理量,单位为赫兹(hertz)和赫兹(HZ)。

2.超声波和次声波:

20000HZ以上的声音叫超声波,20HZ以下的声音叫次声波。

大象可以通过次声波进行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随着次声波,有的机器在工作时也产生次声波;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3.人耳的听力范围:

20HZ - 20000HZ

4.音调:

(1)频率越高,音高越高;

(2)音低的长而粗的弦;

(3)音高的短细弦;

(4)弦紧,音调高;

(5)一般来说,女性的语气高于男性;孩子的声调比大人高。

“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了”,“她唱女高音”,“清脆如银铃”都是形容语气的。

5.响度:

(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响度用“震耳欲聋”、“大声呼唤”、“轻声细语”、“听起来像洪钟”、“大声唱歌”、“不要大声喧哗”、“不敢大声说话,怕惊世骇俗”、“高低贵贱”来形容。

6.音调:

不同的发声体有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闻声知人”和“好听”形容音色。

功能:用于识别发声物体是什么,物体是否损坏。

第三,声音的运用

1.声音传输信息示例: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大雨;

(2)铁路工人用锤子敲击钢轨时,会从异响中发现螺栓松动;

(3)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

(4)医生使用b超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

(5)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可以通过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6)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发现飞行中的昆虫;

(7)利用声纳探测海底深度和鱼群位置。

2.声音传递能量的例子:

(1)声波可以用来清洁钟表等精细机械;

(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清除人体内的结石。

3.超声波的应用;

(1)声纳;(方向性好,传播距离长。)

(2)B超;(方向性好,渗透能力强。)

(3)超声波测速仪。(很容易获得集中的声能。)

四、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1.噪音: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随机振动产生的;

从环保的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干扰人们听力的声音都是噪音。

2.分贝:

人们用分贝表示声音强度的等级,符号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要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要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3.噪声控制:

(1)防止噪声在声源处产生或减弱或减弱;

(2)阻断噪声的传递或吸收或在传递过程中减弱;

(3)防止噪音进入耳朵或人耳处隔音或减弱。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2.温度计制造原理: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设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设定为100摄氏度。

4.如何使用温度计:

(1)温度计的所有玻璃泡都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的底部或侧壁;

(2)等待温度计显示稳定数据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留在液体中,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二、熔化凝固

1.熔化:

从固体到液体的过程叫做熔化。

2.熔化条件:

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3.固化:

从液体到固体的过程叫做凝固。

4.凝固条件:

达到冰点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物质从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现象:

洒在地上的水已经干了;

3.两种蒸发方式:

沸腾和蒸发是两种蒸发方式。

4.沸腾和蒸发的异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能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2.光源分类:

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3.光的直线传播:

在同样的同质物质中,光是直线传播的。

4.光线:

为了显示光的传播,我们通常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轨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射线。不是真的。

5.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1)针孔成像;

(2)阴影的形成;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4)激光制导航向;

(5)排队;

(6)射击瞄准

(7)立竿见影。

6.针孔成像的特点:

(1)图像是倒置的真实图像;

(2)图像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当物体与光圈的距离不变时,屏幕离光圈越远,图像越大。(屏幕离孔越近,图像越小);

当光屏与光圈的距离不变时,物体离光圈越远,图像越小。(物体离洞越近,图像越大)

7.影子的形成: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的另一侧就会有一个区域不能被照亮,这个区域叫做阴影。

8.判断日食:

太阳、地球和月亮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9.判断日食:

太阳、月亮和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在中间。

10.光速:

真空中的光传播速度为3.0×108米/秒..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镜头

1.凸透镜:

中厚边薄的远距眼镜(老花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的影响

凸透镜会聚光。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打在凸透镜上,其折射光线汇聚在焦点上。

3.凹透镜: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称为凹透镜。

4.凹透镜对光线的影响: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入射到凹透镜上,其折射光线的反方向沿长线会聚在虚焦点上。

5.主轴:

穿过透镜上两个球心的直线称为主光轴,简称主轴。

6.灯光中心:

每个透镜的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光通过这个点的传播方向是恒定的,这个点叫做光学中心。

7.焦点:

凸透镜可以使平行于主轴的光会聚在一点上,这就是凸透镜的实焦点。

凹透镜可以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汇聚在沿长轴的一个点上,称为凹透镜的虚焦点。

8.焦距:

从焦点到光学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

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取一个面向阳光的凸透镜,然后在另一面放一张纸,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从最小和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是凸透镜的焦距。

二、生活中的镜头

1.相机成像特点:倒置缩小真实图像。

2.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置放大实像。

3.放大镜成像特点:直立放大虚像。

4.当凸透镜形成实像时,物体和像都在凸透镜的两侧。

5.当凸透镜形成虚像时,物体和图像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定律: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量称为质量,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变化,所以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2.质量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天平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水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重量加上游泳码的刻度值。

4.天平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值(天平能称量的最大质量);在给板增加和减少重量时,应该使用镊子。不要用手触摸重物,也不要弄湿或弄脏重物;潮湿的物品和化学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秤盘里。

5.托盘秤的结构:底座、平衡码、秤、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和指针。

6.使用步骤:

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整——使用天平前先平衡横梁。先把游泳码放在“0”刻度上,然后调整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高端移动)平衡横梁。

③称重——称重时,将待测物放在天平的左板上,将砝码放在右板上(先大后小)。游泳代码可以区分较小的质量。将游泳代码移动到天平的右边,相当于在右边的圆盘上增加了一个较小的重量。

总结:经过一次调平,两次归零,螺母三圈进入平衡,一边向另一边低转,针指中心线完成。左物右码镊子夹住,最后调好平衡,把重量加起来,测物体质量。

第二,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质量一般也不同,由相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定的,不同的物质其比值一般是不同的,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在物理学上用密度来表示。物质每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物质的密度。

密度公式:ρ=m/V

ρ ——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五——体积——立方米(m3)

常见的密度单位为1g/cm3,较大,1g/cm3 = 1.0× 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读作1.0×103 kg/m3。意思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 kg。

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ρ = m/v。

测量难以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

测量难以直接测量的质量:m = ρ v。

第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用途: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量。量筒(量杯)的用途:

(1)观察量筒刻度单位。1L=1dm3 1mL=1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底部平齐(或与量筒内凸液面顶部平齐)。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用ρ = m/v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测量。

第四,密度和社会生活

1.密度和温度: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4℃以下收缩),密度变小。

2.密度和物质识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识别物质。

1.《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全在这里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全在这里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11400.html

上一篇

刹车油多久换一次 刹车油多久换一次?老司机表示:超过这个数就要注意

下一篇

狐仙佛牌 狐仙是正牌还是阴牌?泰国最恐怖的阴牌图片

物理八下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全在这里了!

物理八下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全在这里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其他单位为:公里、分、厘米、毫米、微米、海里、1公里= 1 000米;1dm = 0.1m 换算关系:1cm = 0.01m;1mm = 0.001m1 μm = 0.000 001m;1毫米=...

八下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全在这里了!

八下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全在这里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其他单位为:公里、分、厘米、毫米、微米、海里、1公里= 1 000米;1dm = 0.1m 换算关系:1cm = 0.01m;1mm = 0.001m1 μm = 0.000 001m;1毫米=...

什么是达人秀 一档结合了奇葩说吐槽大会达人秀好声音的节目,是什么鬼?

  • 什么是达人秀 一档结合了奇葩说吐槽大会达人秀好声音的节目,是什么鬼?
  • 什么是达人秀 一档结合了奇葩说吐槽大会达人秀好声音的节目,是什么鬼?
  • 什么是达人秀 一档结合了奇葩说吐槽大会达人秀好声音的节目,是什么鬼?

可控硅测量 简单判断可控硅的好与坏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晶闸管的好坏; 用万用表判断时,先把万用表的两个探头接到晶闸管的两个端面上,电阻要无穷大(手基本不动),然后探头反过来。如果这两步的阻力很小,说明可控性被破坏了。 测量如下:将黑色探针(仪表内电池+)连接到控制电极(中间的引出线),将红色探针(仪表内电池-)连接到阳极...

袁娅维个人资料身高 中国好声音艾怡良个人资料身高 多次选秀艾怡良遭群轰内幕

  • 袁娅维个人资料身高 中国好声音艾怡良个人资料身高 多次选秀艾怡良遭群轰内幕
  • 袁娅维个人资料身高 中国好声音艾怡良个人资料身高 多次选秀艾怡良遭群轰内幕
  • 袁娅维个人资料身高 中国好声音艾怡良个人资料身高 多次选秀艾怡良遭群轰内幕

刘明贺 《嘉祥好声音》决赛精彩回顾:顶级音乐盛典,唱响华丽乐章!

  • 刘明贺 《嘉祥好声音》决赛精彩回顾:顶级音乐盛典,唱响华丽乐章!
  • 刘明贺 《嘉祥好声音》决赛精彩回顾:顶级音乐盛典,唱响华丽乐章!
  • 刘明贺 《嘉祥好声音》决赛精彩回顾:顶级音乐盛典,唱响华丽乐章!

广播节目 声音真人秀!这里有一场好听又任性的广播“综艺”

  • 广播节目 声音真人秀!这里有一场好听又任性的广播“综艺”
  • 广播节目 声音真人秀!这里有一场好听又任性的广播“综艺”
  • 广播节目 声音真人秀!这里有一场好听又任性的广播“综艺”
bruch OCT难以精准测量 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视病人的Bruch膜开口距离?

bruch OCT难以精准测量 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视病人的Bruch膜开口距离?

[据《眼科》2018年10月报道]标题:检测健康人和青光眼患者有无高度近视的Umbruch膜开口距离(英文标题:检测健康人和青光眼患者有无高度近视的Umbruch膜开口;作者:郑飞辉等单位:香港中文大学视光学系等。) 光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有助于测量布鲁赫膜开口(BMO)和最小边缘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