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庙的壁画)

德庆是龙母的故乡,龙母死后也葬在那里。

据说,龙母生于广西滕县,因为是女婴,而被父母放入木盆中,让她随波而流,自生自灭。当她飘到德庆悦城西江口时,一位叫梁三的老渔夫,拾起了她,并将她抚养成人。女孩渐渐长大,勤劳、善良,护生爱生。有一次,她捡到了一只蛋,从蛋中有五条小龙孵出,此后,她便悉心地照顾小龙。据说这五条小龙是被龙王所丢弃的,原因是它们出生在龙王生日这一天。也许,这是被认为不吉祥的,于是小龙们也有了与龙母一样被遗弃的命运。五条小龙与她十分的亲呢,不仅帮助她捕鱼,还与她一起帮助乡人,施云布雨,保境安民。死后,人们便称她为龙母。

这是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另一种,也是最早记载龙母传奇的《南越志》上,这样写道:“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大如斗,乃将归置器中,经十日许,有一物如守宫,长尺余,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稍长五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水,潆洄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光炳耀,谓曰:‘龙子复来耶?’因蟠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乃使以元珪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兴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止,卒不能召媪。媪殒,瘗于江阴,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人谓之掘尾龙。今人谓船为龙掘尾,即此也。” 端溪县就在今天的德庆。

还有一种说法也比较多,认为龙母曾是德庆一带的首领。那时,岭南地区还没有像中原地带那样进入父系氏族,依然在母系氏族的管理下生活。身为女性首领的她,爱民如母,死后被尊为龙母。

(龙母庙牌匾)

关于龙母的传说,更多的还是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改编的戏剧。非常有意思的是,每一个时代对龙母故事的改编,都不相同,甚至有的时候,还把爱情加入到龙母的故事中。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说,每一个传说都有一种信仰在支撑着,传说因信仰而生,信仰靠传说而播。无论后人怎样改编,如龙母一般慈爱生灵,一直都是这块土的信仰。

此前,一凡曾多次提到过龙母庙,说当地人也会效仿龙母,经常举行放生活动。我发现,每当她谈起这些时,脸上便溢出一份激动。德庆是一凡的老家,我想,她一定在为家乡有这样的文化传统而自豪。

其实,我们很早便打算过要去龙母庙,后来才发现,再好的打算,也不如说走就走,人的一生里不知道有多少这样该做的事,就悄然在打算之中,像《无死的金刚心》里琼波浪觉的父亲那样。琼波浪觉的父亲,给我的印象极深,他年青时,也像琼波浪觉一样,质疑过笨教的教义,因为笨教的教义确实是不究竟的。他虽然有疑惑,也打算过去寻求真理,但仍然没有放下。他总是有所顾虑,总是迈不出第一步,那梦想也就一天天磨灭在法王的生活中。可见,无论是什么人,有着什么样的身份,过着怎样有标签的生活,一但背离了心灵的渴望,其结局只有一个——临终前的遗憾。琼波浪觉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遗憾中离开人世的。我常会问,如果真的有轮回,那么下一世的他,还不会选择梦想,放下生活呢?我不知道。我们能把握住的,只有当下。

(龙母墓地)

雪漠老师常说,这世间最不缺的就是借口、理由,所以,永远不要为自己找借口,找理由。他的一生都在实践着这句话。我喜欢雪漠老师的书,他的书就与像他一样,承载着自强的精神,总能在清晨鼓励我起床,总能在我偷懒的时候,向我无言地诉说光阴的无价。所以,我常会想到他,想到他时,泪便热了。正如最感动我的,并不是龙母庙极有灵气的主殿,而是龙母坟。

在路上,所有的旅途都是归途;

在路上,所有的终点都是故乡。

——《匈奴的子孙》 雪漠著

1.《读行肇庆|明子:读行德庆龙母庙(一)传说中的龙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读行肇庆|明子:读行德庆龙母庙(一)传说中的龙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