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前线》作者韩一民

近年来,在网络教育的热潮中,粉笔网的名字总是与行业先锋猿补习紧密联系在一起。

5年前,由网易门户事业部前总裁李勇创办的粉笔网,在运营15个月后宣布关闭,原因是复习学习社区的定位没能打通。原团队的重心转移到了ape题库。

这是猿家教的开始,在K12领域站稳了脚跟。同时也是以公考为主的粉笔网的开始。

2014年8月,思勉导师宣布重新推出“粉笔”品牌,将其职业考试的公考题库、分科题库、考研题库归于粉笔题库,成为“粉笔公考题库”、“粉笔分科题库”等自主品牌。

粉笔网作为人猿补习的最初前身,已经重新定位。2015年,粉笔网正式脱离猿补习。

从去年开始,基于公考的粉笔网开始了一系列的尝试。除了扩大成人教育领域的教师资格考试,今年上半年,粉笔网还推出了面向0至6岁儿童的启蒙应用粉笔。受业务拓展的影响,粉笔网团队从去年的200多人扩大到今年的800多人。

作为粉笔网CEO,哲学专业毕业的张小龙是著名的公考老师。2013年加入ape题库负责公考项目,之后成为粉笔网CEO。从名师到CEO,张小龙这几年经历了网络教育从热到冷,从热中恢复的过程。面对今年再次兴起的网络教育热潮,张小龙近日在与《一线》独家对话中表示,希望带领已经在公考领域站稳脚跟的粉笔网,规划更大的未来。

《一线》:是什么因素促使在线教育行业从2015年开始的低谷中复苏?

张小龙:总的来说,我认为网络教育本质上是学习效率的提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服务的加强,在线场景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教室,效率提高。近两年来,行业内融资金额从几千万人民币增加到几千万美元、几亿美元。一方面,上网效率确实提高了;另一方面,与线下相比,行业集中度将大大提高。

个人觉得这个行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才刚刚起步。虽然花了那么多钱,还得填一些坑,但是效率很高,集中度很好。另一方面,效率和技术方法可以以产品化和数字化的方式沉淀基于教师个人教学经验的东西,这极大地解放了学习者和教师。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未来名师效应会降低。我认为这种降价对行业和消费者都有好处。

《一线》:2015年为什么会有一批在线教育公司倒闭?

张小龙:当时做网络教育的主要有两批人。一批出来创业。这些人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是行业内的名师。他们想利用互联网扩大影响力,但由于盗版等原因,实际收入会被削弱。其实知识容易获得,服务有价值。大部分依赖名师的人都忽略了后者的服务。

还有一群人是互联网产品出身,他们的想法更简单——做一个工具,比如一个图片搜索APP,但是纯工具很难实现。

我把这叫做两种傲慢:一种是知识的傲慢,一种是技术的傲慢。这两种傲慢的共同特征就是服务的缺失。

有些东西需要和原来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现在大家开始一步一步来做。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双师型很受欢迎。你让最好的老师讲课之后,还得有老师在现场回答学生个性化、针对性的问题。这是服务。你可以看到现在几乎能出来的要么是支持大班,加小班老师,支持一本书,要么是支持一次考试排名,线下模拟之前的学习场景和环境,评价后回答问题,鼓励批改作业。这些是服务的内容。

“高质量的内容+好的产品和工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只有这三者结合起来,才有机会。

“前线”:在当前的网络教育热潮中,市场对成人教育的关注度不如青年领域。你认为成人在线教育市场的前景如何?

张小龙:成人网络教育集中度没那么高。一方面,成年人虽然有学习需求,但缺乏动力,另一方面,目标不明确,支付意愿也没有那么强。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成人教育仍有几个领域值得关注。

一个有明确的目标,比如我们主要的公考,因为就业是一个非常强烈的需求。目前除了公考,我们还提供一些证书考试,比如会计、博士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等领域,我们都在努力做。

以前这些领域的教学方法都比较简单,就是录个视频给大家花钱,但是由于盗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服务的缺乏,卖起来比较便宜。现在这种情况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使用直播,服务更好,学习效果更好,收费更高。

所有成人教育的垂直领域,包括四六级,都在转向线上。其实这两三年我见过不少营收规模上千万的公司。在这两三年里,基于移动互联网、直播技术和相关配套服务。

一线:成人在线教育有什么特点?

张小龙:成年人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人口相对分散,时间不太多,会导致各个垂直领域的市场规模有限。

因为成人教育有这样的特点,所以行业整体观念并没有改变: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次性的生意,你考完试就走。我会尽我所能收到你的钱,成本更低,服务更少。这个行业很少有人说做100年或者10年生意。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态。拿到流量的时候,我引流流量,尽可能多的赚钱。最后,没有品牌积累,所以行业还是很分散的。

《前线》:如何看待成人教育可能是一次性消费问题?

张小龙:有些确实是一次性消费,但是时代变了,交流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了。我们有做口碑的动力,因为口碑的长尾效应很好。

我觉得未来有机会。如果能让用户在没有巨大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测试成绩和效率,让学习成为一种日常行为,那么课程的价格可能是几十、几百,或者两三千多,而不是随意收取几万,完全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这样用户决策会非常快,体验会更好,结果也会更好。

我觉得五到八年后会有基于平台的企业跨品类做专业在线,短一点三五年。

《一线》:基于这种市场情况,粉笔网有什么规划?

张小龙:从去年开始,我们尝试扩大类别。除了公考,我们也开始在事业单位、教师、会计、考研等领域做了。我们做的流量和广告不多,但是数量和收入都在以100%的速度增长。

我们获得客户的方式非常简单。一个是我们的原始用户有一部分要考,我们引导了一部分,剩下的还是靠口碑。目前,我们还没有做任何流量交付。

《第一线》:你是如何确定拓展自己范畴的节奏的?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张小龙: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拉近和现有用户群的距离。目前可能做的是考老师,但本质是就业,还有考证和会计。目前主要有这三种。

“前线”:拓展业务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张小龙:管理团队的挑战还是小,更大的挑战来自外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家都觉得网上这么好是因为它快,所以我要说服更优秀的人在战略上要有耐心。

在网上做了这么久的直播,很多成人领域的老师都有点难以接受直播。学生来评价评分低,我们收费低。有些新老师对我们极其不习惯。他们说我以前的课卖了多少,以前的同学都捧我。现在这里有同学敢给我提意见,给我差评,完全不能接受。但是我们必须抑制扩张的冲动。另外,在粉笔网刚刚涉足的一些领域,需要用户形成品牌意识。

“前线”:拓展业务的同时有没有融资方案?

张小龙:投资人的主要作用是负责施肥。即使你输了一些钱,他们也可能更喜欢你跑得快。这也是为什么我到现在都没有收到任何投资,但是以后不排除融资,因为新事物还是需要资金的。

《一线》:今年上半年,粉笔网还推出了儿童启蒙APP KIDS。为什么要从成人领域拓展到儿童领域?

张小龙:一方面是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儿童市场确实很大,学习周期也很长。

成年真的很难,类别也很难扩大,每个类别都不是很大。如果只做职业教育,也可能做个几十亿,一百亿的公司,但是在这个大的网络教育领域还是不够大。儿童和K12的市场更大更长。做一个企业,就要布局更长远的未来,尝试更大的领域。

《第一线》:在儿童领域还有其他业务要开展吗?

张小龙:这个过程我们还在探索,中间激进了一段时间,现在属于尝试的过程。

我们暂时没有更多的商业计划。我认为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工作。公考领域的方法在其他领域使用时不能完全照搬,还需要探索。

《前线》:如何看待今年网络教育公司集中上市的现象?

张小龙:今年上半年,不断有人来教育你抓住机会上市,所以我们也了解了一下,但是后来我们放弃了,因为我最后觉得公司还是小,上市意义不大。上市公司更值钱,非上市公司不值钱?没有这样的问题。至少现阶段,两年内不应该上市。

至于其他公司上市,一是资本环境,二是短期内没有盈利的可能。如果二级市场相信你的商业逻辑可能比一级市场得到更多的钱,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得到钱之后可能把钱连接起来,你在当时产生的变量中确实会获利,这是可以理解的。

一线:你对粉笔网的最终期望是什么?

张小龙:到目前为止,我不认为天猫、淘宝、品多多这样的公司在教育培训领域可以完全平台化。

我们最保守的设想是在成人职业教育中构建一个基于平台的、系统的学习体系,为成人就业和终身学习搭建一个可靠的平台。通过几年的尝试,慢慢延伸到成人教育的其他领域,希望能让粉笔成为未来可以覆盖成人教育很多垂直领域的平台。

1.《粉笔司考 一线|粉笔网CEO张小龙:在线教育内容、产品和工具缺一不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粉笔司考 一线|粉笔网CEO张小龙:在线教育内容、产品和工具缺一不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69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