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工作都有活动操作这个岗位。我在前面的内容中也提到过。活动结束,工作就结束了吗?当然不会。我们有最重要的一环要做。写一份可靠的活动总结报告,是你活动的结果,是你经验的总结。

那么,我们如何评价效果,如果我们写活动的效果呢?

首先,所谓的活动效果评估,肯定不仅仅是活动结束后写一份活动报告那么简单,活动总结报告的要求是有意义,对活动未来的运作有指导作用。第二,效果评估的目的是从一项活动中获得经验教训,有助于提高未来活动的运营效果,而不是追究活动效果差的责任,或者美化活动效果,获得奖励。

让我们进入正题,如果我们想对活动做一个可靠的总结,

活动总结的格式和内容

其实活动总结没有固定的格式和风格。可以用word文档,PPT,excel,甚至思维导图。

活动总结要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效果、体验教学四个方面。看似简单,不是吗,其实不然。

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很简单。你只需要确定那些计划已经实现了,那些需求还没有实现,是否有上线和按时变更的需求,这些都需要真实的反馈。对于后两点,是对技能的考验。考察活动的效果,首先要了解数据的情况,同时也要知道数据波动的原因,其中有自然波动的,有调整引起的,有外部因素引起的,那些因素是不可抗拒的。在了解了数据波动的原因之后,你要分析一下数据波动原因的主次关系,得出一个结论:哪些因素对数据的影响最大,那些因素差不多。

总结的关键和核心

一个活动总结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你对活动效果的判断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对于经验教训,我的建议是:大胆假设,积极向上

比如在理想状态下,一个活动的启动效果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一个峰值,然后回落。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考虑:一是启动效果一般,下次做活动的时候要适当调整预热时间,因为预热时间太短或者太长。其次,如果峰值不是由操作者的主动造成的,而是由活动的周期性因素造成的,操作者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延迟峰值在下一次活动中的下降,例如,即使彩票中奖,大奖也会立即呈现给用户。

当然,以上是对以下思路的描述,实际的活动总结肯定比这种理想状态更复杂。如果要对活动进行足够细致的总结,前面提到的对活动数据的监控尤为重要,这也关系到对活动效果的判断。我们在这里讨论两个原则:

成本计量原则

所谓成本计量原则,是指在活动设计阶段设计一个总成本、人均成本和活动目标值,并在活动结束时检查成本是否在预期成本之内。

例如:

本活动预计可以带来10000名注册用户,活动奖品总成本在100000元人民币,那么可以知道,总成本是10万元人民币,一个新注册的成本平均是10元人民币。那么你花了8万元,带来了20000个注册用户,那么这个活动就是超出预期的,如果你花了6万元,但是只带来5000的用户,那个这个效果就值得反思了

成本预测原则的期望是将作业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内,单个成本的指标成本应尽可能低

关键绩效指标实现原则

KPI达成原则是指在活动设计阶段,虽然提出了总成本和人均成本,但同时也提出了活动目标值。在活动结束时,评估活动的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已经达到。

上次活动

本次活动预计带来10000名注册用户,活动奖品总成本100000元人民币,结果,由于某些原因,成本没有把控好,超出了100000元人民币,但是这个活动却因为超发的10万元人民币多带了20000名注册用户,平均下来,一个用户的成本由原来的10元变成了7元。

那么,这个活动是不是一个好的活动效果,其实是好的,但是如果活动能把成本控制好就更完美了

所以KPI成就原则的预测就是用超出预期的效果来抵消成本控制不当的负面影响。

每个公司的情况不一样,老板不一样,理财风格也不一样。选择适合各自企业的评估原则,但无论如何,活动总结都要做,并认证才能做

1.《活动总结书怎么写 如何写一份合格的活动总结报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活动总结书怎么写 如何写一份合格的活动总结报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0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