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俄美欧宇航员“大咖”对中国航天员都说了啥

图为三位宇航员的拼版照片,左上是焦立中,左下是克洛迪·艾涅尔,右为谢尔盖·克里卡廖夫。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 随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奔赴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将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中国载人航天再启新征程。三位国际知名宇航员向中国航天员发来寄语,畅谈并分享他们太空旅行的心得和体验。

——俄罗斯资深航天员谢尔盖·克里卡廖夫

俄罗斯航天集团载人航天计划执行主任谢尔盖·克里卡廖夫是一位资深航天员,曾6次进入太空、创造过太空累计停留世界纪录并荣获“俄罗斯英雄”称号。

克里卡廖夫介绍说,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感受是独一无二的。在适应太空环境时,航天员需处理好一些复杂问题,例如学会在封闭空间和失重条件下生活。他说,多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有助于增强航天员的信心,同时其不适感会逐渐减少。

除了身体上的特殊感受外,克里卡廖夫说,航天员在心理上经常感受到的是责任感。这是因为航天员身处庞大的载人航天工程的最前沿,其祖国的整个航天部门都在为完成这项工作而努力。

克里卡廖夫还分享了他在空间站的体会。他说,在空间站里,航天员每个工作日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内完成各项任务,此外还要有规律地锻炼身体,以保持工作状态。对航天员来说,换一种工作方式就是休息。当航天员向航天器的舷窗外眺望时,就会看到神话般的世界。

——美国华裔宇航员焦立中

美国华裔宇航员焦立中曾担任国际空间站的站长。谈及如何在国际空间站度过一天,他说,正常情况下,每一天从与任务控制中心开一个短会开始,主要是讨论当天的工作。然后,每个宇航员按照各自的日程安排开始工作,内容包括实验操作、维修维护任务、家务整理、吃饭、短暂休息以及锻炼。每一天结束时,还会与任务控制中心再开一个短会。

问到太空生活可能面临的问题,焦立中说,对他来说,最常见的就是努力别丢东西。所有东西都必须固定在安全的地方,通常是用尼龙搭扣或橡皮筋固定。但如果有人撞到某件物品上,那么这件物品就有可能摆脱束缚,找不到了。多数丢失的东西都可以在空气过滤器那里找到,但有时一些东西可能好久都找不到,甚至永远找不到了。不过这些东西并不会构成危险。

他还介绍说,空间站上的多数实验是生物医学实验,这是因为需要了解太空飞行对宇航员的不利影响并制定相应对策,以保证宇航员的健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施时间更长、距离更远的任务。

——法国宇航员克洛迪·艾涅尔

法国宇航员克洛迪·艾涅尔目前担任欧洲航天局局长顾问,她是首位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欧盟女宇航员。2003年10月,就在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完成太空飞行后不久,艾涅尔曾与他进行过电话交流,成为首位直接对话中国航天员的西方国家宇航员。

艾涅尔说,尽管繁重的科研任务要求宇航员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工作,但尽可能留一些时间去充分体验和感受太空之旅。她建议,要透过舷窗多看看地球和宇宙,并在返回地球后与大家分享,特别是年轻的孩子们。“解答年轻人的问题,与他们分享,给他们启发,让他们对科学和技术感兴趣,这是每一位宇航员应该做的,”艾涅尔说。

回想自己的两次太空之旅,身为医学专家的艾涅尔告诉记者,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是在失重状态下感受自己身体和肢体活动的变化。“在微重力环境下飘浮,我们会发现自己拥有一个全新的身体,”她说。

她解释说,尽管宇航员在飞行前已接受了大量训练和进行了充分准备,但在太空中的实际体验会不一样。“所以当宇航员进入微重力环境后,就要从精神到身体迅速、彻底地调整成新状态,这样才有助于尽快适应太空生活,”她强调。

艾涅尔坦言,在太空的日子,“虽然会遇到十分复杂的情况,但那都是太空‘探险’的一部分,我需要做的只是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俄标过滤器 俄美欧宇航员“大咖”对中国航天员都说了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俄标过滤器 俄美欧宇航员“大咖”对中国航天员都说了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