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深圳金融业相关指标

■深圳特区日报记者申勇

增强深圳辐射能力,满足脉搏市场需求,为实体经济输血,是金融业的应用场景。近日,平安银行推出“网贷资金存管”服务,成为国内首家开展此项业务的大型商业银行,吸引了全国近50家网贷平台伸出橄榄枝。

为什么一个小银行业务会成为“热点”?背后有一个“市场需求”:去年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变得更加严格,P2P网贷平台不得不向银行存资金,成为“铁门槛”,而网贷平台很难找到大型商业银行存资金,也成为行业的痛点,平安银行及时推出的新业务更是挠市场痒痒。

正是无数像平安银行这样的“金融细胞”实现并放大了深圳金融业的辐射功能。根据市金融办的数据,经过初步核算,2016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876.89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全市同期GDP的14.8%,创历史新高。

金融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满”

作为深圳支柱产业之一的金融业,近年来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接近国际发达金融中心城市水平。

巨舞,轰轰烈烈。截至2016年底,银行业、企业证券公司和企业保险公司总资产分别为7.85万亿元、1.25万亿元和3.6万亿元,合计约12.7万亿元。金融行业资产排名全国第三。

在英国智库Zyen Group发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深圳排名第22位,在国内城市中仅次于香港和上海。

实体经济相对发达的深圳,对全球金融资产机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仅在2016年,深圳就引进了25家分行级以上持牌金融机构,其中包括13家法人。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403家持牌金融机构,其中法人173家,金融资源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华南首家台资法人银行玉山银行、恒生前海基金、深圳首家再保险机构前海再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去年也相继开业。中汇财产互助保险公司、仁和人寿获批建设,深圳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和充实。

存款和贷款位列全国前三

从深圳金融各领域的“成绩单”来看,主要指标居全国首位,标杆效应突出。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三个分支为实体经济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银行业存贷款规模扩大,不良贷款率下降。20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本外币贷款余额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4.9%。上述存贷款规模指标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三。

同时,深圳是中国最重要的证券市场之一,也是证券机构的聚集地,证券交易规模和证券机构总部数量居全国第一。此外,深圳已注册私募基金经理3544人,备案私募基金产品8300种,管理资产达1.18万亿元,均居全国第三。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圳持续快速发展,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保费收入均为双升。截至2016年底,深圳共有保险法人机构25家,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基本建立了完善的保险市场体系。去年全市保险市场实现保费总收入834.5亿元,同比增长28.9%。

流畅的活水源头,保持着深圳金融市场的“流速”。2016年,深圳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量94.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8%;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23.75万亿元,同比增长69.9%。全市黄金夜市成交63.2万吨,同比增长24.9%,占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量的54.2%;夜市成交额4.98万亿元,同比增长59.5%,占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的28.6%。

上市公司的数量扩大了深圳经济在全国的辐射范围。深圳上市公司233家,全国排名第六;国内上市公司总市值4.35万亿元,居全国第三。全市“新三板”上市公司697家,其中创新型公司65家。2016年,深圳共有92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融资达到1101.92亿元。

跨境人民币业务持续增长。去年,全市57家银行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5.34万亿元,涉及15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4.25%在香港结算。

前海形成“金融生态系统”

远眺一片森林,深圳金融产业在前海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截至2016年底,前海深港合作区注册金融企业5.09万家,占前海企业总数的46.6%,注册资本总额4.4万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40家,证券金融机构88家,保险金融机构22家,金融租赁公司2000多家,商业保理公司40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36家,信用担保公司280多家,基本形成了跨越不同行业、不同业态、不同层次的多层次金融生态圈。

在金融企业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各种创新试点也在有序推进。试点以来,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累计365亿元,惠及前海171家企业。前海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11亿美元贴息签约,企业融资成本平均降低1-2个百分点。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稳步开展,共备案81个资金池,涉及所有者权益1.1万亿元;50家跨国公司参与跨境外汇资金池业务,跨境流出和流入总额154亿美元。

案例赏析

互联网金融正在走向标准化

近日,深圳网贷平台前海汇农与广东华兴银行合作推出“银行存管”业务,前海汇农利用互联网金融转型为国内急需金融支持的“三农”。

自去年“8·24”新政出台以来,互联网金融业迎来了“史上最严格的监管”,其中网贷平台资金成为“硬杠杆”。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20日,全国正常运营的所有平台中,只有194个平台上线进行银行存管,占比不到8%。前海汇农将在银行存管上线后实现业务转型,依托母公司农业、农村、农民的资源和多年服务小微企业的经验,为“三农”开辟更加便捷、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

目前,深圳共有49个网贷平台实现了资金银行网上存管,数量居全国领先。

第三方评估

深圳的金融业从零开始。经过30多年的开拓和创新,创造了中国金融史上100多个“第一”,迅速崛起为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国家金融中心。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和中国第一家企业法人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进入世界500强,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连续四年全球交易所IPO数量排名第一。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已成为深圳建设国际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展望未来,深圳将加快建设成为人民币投融资中心和连接香港、辐射全球的国际金融创新中心。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俞灵渠

1.《金融产业增强深圳辐射功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金融产业增强深圳辐射功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2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