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生产的工人们。摄影王磊 人民网10月23日电今年89岁的李铿发依然坚持每天晨起锻炼,并且会在工作日开车35分钟前往自己位于南非布隆方丹郊区的工厂。他这样形容自己:“每一天,我睡觉的时候很开心,醒来也很开心,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1929年,他出生于南非,两岁时随父亲返回中国,在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动乱的年代后, 1949年12月,他又回到了南非,这一待,就待了近70年。

第一次见到李铿发先生,是在他位于布隆方丹的家里,一个幽静而朴素的小区。这个小区保安严密,李先生亲自开车带我们进来,李太太已经站在别墅门口等我们了。

在一套皮质沙发前坐定,李夫人给我们端来了茶水和已经切好的月饼。李先生向后轻靠在沙发背上,与我们攀谈了起来。

记者:初到南非,语言不通,您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李铿发:我19岁到南非之后,英语不会说,只能在中国人的店铺里打工,那时候只管吃和住,没有工资。两年后,另外一家店请我,才开始有每个月6镑的工资。做了5年之后,我有了一点积蓄,就自己开了一个快食店。

记者:那时候快食店的生意怎么样?

李铿发:我是在印度人和黑人的区域开了一家小食店。印度人很聪明,黑人也很聪明,大家的竞争也很激烈,我们只能勉强糊口。

记者:那您当时有没有考虑换个谋生的手段?

李铿发:我喜欢想事情,那时候看到路边有空的酒瓶,我就想能不能收集一下换钱呢?于是我就开始收集空酒瓶卖给酒商。忙的时候,我就以2分钱一个的价格,从当地的小孩子手上回收酒瓶。那时候别人都看不到这个机会,他们也不知道我赚了钱。

记者:您真的是很善于观察。

李铿发:后来我看到有一个黑人在卖冰激凌,我就问他生意怎么样。他说“It’s OK”啊。我就买了一份尝了尝,觉得这个也可以赚钱。后来我雇了35个黑人帮我卖,让他们到约堡和比陀去卖。黑人很老实,我每天给他们10 LITER,晚上回来就卖光了。那时候议员也吃我的冰激凌。

记者:那您的小食店后来怎么样了?

李铿发:小食店挣不到钱的,我接触了那么多事情,就觉得工厂才能挣大钱,中国人在南非应该多开工厂。

记者:为什么呢?

李铿发:因为南非不重视轻工业的,白人黑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矿业上,大量的小商品都是通过进口的。

记者:所以您就去开厂子了吗?

李铿发:我在约堡开的,第一个厂子做的刀具、叉子啊这种,给当地的便利店啊,Picknpay供货。

记者:您那时候就跟超市合作了啊。

李铿发:对啊,我们那时候做的东西很好啊,超市很喜欢,而且没有什么竞争,走货很快,销量很好。

记者:您现在还在做吗?

李铿发:我们现在做的是更受市场欢迎的煤油炉啊,烤箱啊,燃气灶啊,而且我们有南非政府的授权,别人没法做。

记者:南非政府授权?这个很难弄到吧。

李铿发:我们是有专利的。而且我们每两年要把炉子送到南非政府那里质检的,他们要看看是不是合格,我们的产品都有南非质检标志。

记者:那您的厂子是一直在布隆方丹吗?

李铿发:我在约堡生活了39年,20年前才搬到了布隆方丹,厂子也就都开到这边了。

记者:约堡相对于布隆方丹经济应该更发达吧,您为什么要搬呢?

李铿发:约堡的治安太混乱了,太多打枪,布隆方丹环境好,很少打枪。我在约堡被人用枪指过两次头,后来才下定决心搬走。我走遍了南非,看了好多地方,最后才决定留在布隆方丹。现在工厂在这边很好,生意都交给了他们,我也没有什么顾虑。每一天,我睡觉的时候很开心,醒来也很开心,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在采访期间,李铿发多次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子女在南非甚至是国际上取得的成绩,尤其是他在加拿大从事医学研究的二女儿。

虽然李铿发先生自己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的子女却都取得了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李铿发先生有五女一儿,现在有三个在南非帮忙他照顾生意,其他的都在美国、加拿大工作。

李铿发指着一张泛黄的报纸上女子的照片,脸上充满了自豪的神情。他告诉记者:“我的女儿,是南非最年轻的博士。”而记者也看到,在加拿大百大杰出贡献人物中,有李铿发老人二女儿的照片。

记者:南非现在的治安情况这么差,您为什么不到别的国家,去找您的儿女呢?

李铿发:我其实有加拿大居留证的,我们全家人都有。但是我的生意都在南非,资产也在南非,这里空气和环境都这么好,这里的人也很好,我爱南非。

李铿发在自己的工厂中。摄影王磊 人民网10月23日电今年89岁的李铿发依然坚持每天晨起锻炼,并且会在工作日开车35分钟前往自己位于南非布隆方丹郊区的工厂。他这样形容自己:“每一天,我睡觉的时候很开心,醒来也很开心,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1929年,他出生于南非,两岁时随父亲返回中国,在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动乱的年代后, 1949年12月,他又回到了南非,这一待,就待了近70年。

第一次见到李铿发先生,是在他位于布隆方丹的家里,一个幽静而朴素的小区。这个小区保安严密,李先生亲自开车带我们进来,李太太已经站在别墅门口等我们了。

在一套皮质沙发前坐定,李夫人给我们端来了茶水和已经切好的月饼。李先生向后轻靠在沙发背上,与我们攀谈了起来。

记者:初到南非,语言不通,您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李铿发:我19岁到南非之后,英语不会说,只能在中国人的店铺里打工,那时候只管吃和住,没有工资。两年后,另外一家店请我,才开始有每个月6镑的工资。做了5年之后,我有了一点积蓄,就自己开了一个快食店。

记者:那时候快食店的生意怎么样?

李铿发:我是在印度人和黑人的区域开了一家小食店。印度人很聪明,黑人也很聪明,大家的竞争也很激烈,我们只能勉强糊口。

记者:那您当时有没有考虑换个谋生的手段?

李铿发:我喜欢想事情,那时候看到路边有空的酒瓶,我就想能不能收集一下换钱呢?于是我就开始收集空酒瓶卖给酒商。忙的时候,我就以2分钱一个的价格,从当地的小孩子手上回收酒瓶。那时候别人都看不到这个机会,他们也不知道我赚了钱。

记者:您真的是很善于观察。

李铿发:后来我看到有一个黑人在卖冰激凌,我就问他生意怎么样。他说“It’s OK”啊。我就买了一份尝了尝,觉得这个也可以赚钱。后来我雇了35个黑人帮我卖,让他们到约堡和比陀去卖。黑人很老实,我每天给他们10 LITER,晚上回来就卖光了。那时候议员也吃我的冰激凌。

记者:那您的小食店后来怎么样了?

李铿发:小食店挣不到钱的,我接触了那么多事情,就觉得工厂才能挣大钱,中国人在南非应该多开工厂。

记者:为什么呢?

李铿发:因为南非不重视轻工业的,白人黑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矿业上,大量的小商品都是通过进口的。

记者:所以您就去开厂子了吗?

李铿发:我在约堡开的,第一个厂子做的刀具、叉子啊这种,给当地的便利店啊,Picknpay供货。

记者:您那时候就跟超市合作了啊。

李铿发:对啊,我们那时候做的东西很好啊,超市很喜欢,而且没有什么竞争,走货很快,销量很好。

记者:您现在还在做吗?

李铿发:我们现在做的是更受市场欢迎的煤油炉啊,烤箱啊,燃气灶啊,而且我们有南非政府的授权,别人没法做。

记者:南非政府授权?这个很难弄到吧。

李铿发:我们是有专利的。而且我们每两年要把炉子送到南非政府那里质检的,他们要看看是不是合格,我们的产品都有南非质检标志。

记者:那您的厂子是一直在布隆方丹吗?

李铿发:我在约堡生活了39年,20年前才搬到了布隆方丹,厂子也就都开到这边了。

记者:约堡相对于布隆方丹经济应该更发达吧,您为什么要搬呢?

李铿发:约堡的治安太混乱了,太多打枪,布隆方丹环境好,很少打枪。我在约堡被人用枪指过两次头,后来才下定决心搬走。我走遍了南非,看了好多地方,最后才决定留在布隆方丹。现在工厂在这边很好,生意都交给了他们,我也没有什么顾虑。每一天,我睡觉的时候很开心,醒来也很开心,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在采访期间,李铿发多次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子女在南非甚至是国际上取得的成绩,尤其是他在加拿大从事医学研究的二女儿。

虽然李铿发先生自己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的子女却都取得了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李铿发先生有五女一儿,现在有三个在南非帮忙他照顾生意,其他的都在美国、加拿大工作。

李铿发指着一张泛黄的报纸上女子的照片,脸上充满了自豪的神情。他告诉记者:“我的女儿,是南非最年轻的博士。”而记者也看到,在加拿大百大杰出贡献人物中,有李铿发老人二女儿的照片。

记者:南非现在的治安情况这么差,您为什么不到别的国家,去找您的儿女呢?

李铿发:我其实有加拿大居留证的,我们全家人都有。但是我的生意都在南非,资产也在南非,这里空气和环境都这么好,这里的人也很好,我爱南非。

人民网10月23日电今年89岁的李铿发依然坚持每天晨起锻炼,并且会在工作日开车35分钟前往自己位于南非布隆方丹郊区的工厂。他这样形容自己:“每一天,我睡觉的时候很开心,醒来也很开心,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1929年,他出生于南非,两岁时随父亲返回中国,在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动乱的年代后, 1949年12月,他又回到了南非,这一待,就待了近70年。

第一次见到李铿发先生,是在他位于布隆方丹的家里,一个幽静而朴素的小区。这个小区保安严密,李先生亲自开车带我们进来,李太太已经站在别墅门口等我们了。

在一套皮质沙发前坐定,李夫人给我们端来了茶水和已经切好的月饼。李先生向后轻靠在沙发背上,与我们攀谈了起来。

记者:初到南非,语言不通,您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李铿发:我19岁到南非之后,英语不会说,只能在中国人的店铺里打工,那时候只管吃和住,没有工资。两年后,另外一家店请我,才开始有每个月6镑的工资。做了5年之后,我有了一点积蓄,就自己开了一个快食店。

记者:那时候快食店的生意怎么样?

李铿发:我是在印度人和黑人的区域开了一家小食店。印度人很聪明,黑人也很聪明,大家的竞争也很激烈,我们只能勉强糊口。

记者:那您当时有没有考虑换个谋生的手段?

李铿发:我喜欢想事情,那时候看到路边有空的酒瓶,我就想能不能收集一下换钱呢?于是我就开始收集空酒瓶卖给酒商。忙的时候,我就以2分钱一个的价格,从当地的小孩子手上回收酒瓶。那时候别人都看不到这个机会,他们也不知道我赚了钱。

记者:您真的是很善于观察。

李铿发:后来我看到有一个黑人在卖冰激凌,我就问他生意怎么样。他说“It’s OK”啊。我就买了一份尝了尝,觉得这个也可以赚钱。后来我雇了35个黑人帮我卖,让他们到约堡和比陀去卖。黑人很老实,我每天给他们10 LITER,晚上回来就卖光了。那时候议员也吃我的冰激凌。

记者:那您的小食店后来怎么样了?

李铿发:小食店挣不到钱的,我接触了那么多事情,就觉得工厂才能挣大钱,中国人在南非应该多开工厂。

记者:为什么呢?

李铿发:因为南非不重视轻工业的,白人黑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矿业上,大量的小商品都是通过进口的。

记者:所以您就去开厂子了吗?

李铿发:我在约堡开的,第一个厂子做的刀具、叉子啊这种,给当地的便利店啊,Picknpay供货。

记者:您那时候就跟超市合作了啊。

李铿发:对啊,我们那时候做的东西很好啊,超市很喜欢,而且没有什么竞争,走货很快,销量很好。

记者:您现在还在做吗?

李铿发:我们现在做的是更受市场欢迎的煤油炉啊,烤箱啊,燃气灶啊,而且我们有南非政府的授权,别人没法做。

记者:南非政府授权?这个很难弄到吧。

李铿发:我们是有专利的。而且我们每两年要把炉子送到南非政府那里质检的,他们要看看是不是合格,我们的产品都有南非质检标志。

记者:那您的厂子是一直在布隆方丹吗?

李铿发:我在约堡生活了39年,20年前才搬到了布隆方丹,厂子也就都开到这边了。

记者:约堡相对于布隆方丹经济应该更发达吧,您为什么要搬呢?

李铿发:约堡的治安太混乱了,太多打枪,布隆方丹环境好,很少打枪。我在约堡被人用枪指过两次头,后来才下定决心搬走。我走遍了南非,看了好多地方,最后才决定留在布隆方丹。现在工厂在这边很好,生意都交给了他们,我也没有什么顾虑。每一天,我睡觉的时候很开心,醒来也很开心,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在采访期间,李铿发多次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子女在南非甚至是国际上取得的成绩,尤其是他在加拿大从事医学研究的二女儿。

虽然李铿发先生自己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的子女却都取得了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李铿发先生有五女一儿,现在有三个在南非帮忙他照顾生意,其他的都在美国、加拿大工作。

李铿发指着一张泛黄的报纸上女子的照片,脸上充满了自豪的神情。他告诉记者:“我的女儿,是南非最年轻的博士。”而记者也看到,在加拿大百大杰出贡献人物中,有李铿发老人二女儿的照片。

记者:南非现在的治安情况这么差,您为什么不到别的国家,去找您的儿女呢?

李铿发:我其实有加拿大居留证的,我们全家人都有。但是我的生意都在南非,资产也在南非,这里空气和环境都这么好,这里的人也很好,我爱南非。

李铿发工厂的员工们。摄影王磊 人民网10月23日电今年89岁的李铿发依然坚持每天晨起锻炼,并且会在工作日开车35分钟前往自己位于南非布隆方丹郊区的工厂。他这样形容自己:“每一天,我睡觉的时候很开心,醒来也很开心,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1929年,他出生于南非,两岁时随父亲返回中国,在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动乱的年代后, 1949年12月,他又回到了南非,这一待,就待了近70年。

第一次见到李铿发先生,是在他位于布隆方丹的家里,一个幽静而朴素的小区。这个小区保安严密,李先生亲自开车带我们进来,李太太已经站在别墅门口等我们了。

在一套皮质沙发前坐定,李夫人给我们端来了茶水和已经切好的月饼。李先生向后轻靠在沙发背上,与我们攀谈了起来。

记者:初到南非,语言不通,您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李铿发:我19岁到南非之后,英语不会说,只能在中国人的店铺里打工,那时候只管吃和住,没有工资。两年后,另外一家店请我,才开始有每个月6镑的工资。做了5年之后,我有了一点积蓄,就自己开了一个快食店。

记者:那时候快食店的生意怎么样?

李铿发:我是在印度人和黑人的区域开了一家小食店。印度人很聪明,黑人也很聪明,大家的竞争也很激烈,我们只能勉强糊口。

记者:那您当时有没有考虑换个谋生的手段?

李铿发:我喜欢想事情,那时候看到路边有空的酒瓶,我就想能不能收集一下换钱呢?于是我就开始收集空酒瓶卖给酒商。忙的时候,我就以2分钱一个的价格,从当地的小孩子手上回收酒瓶。那时候别人都看不到这个机会,他们也不知道我赚了钱。

记者:您真的是很善于观察。

李铿发:后来我看到有一个黑人在卖冰激凌,我就问他生意怎么样。他说“It’s OK”啊。我就买了一份尝了尝,觉得这个也可以赚钱。后来我雇了35个黑人帮我卖,让他们到约堡和比陀去卖。黑人很老实,我每天给他们10 LITER,晚上回来就卖光了。那时候议员也吃我的冰激凌。

记者:那您的小食店后来怎么样了?

李铿发:小食店挣不到钱的,我接触了那么多事情,就觉得工厂才能挣大钱,中国人在南非应该多开工厂。

记者:为什么呢?

李铿发:因为南非不重视轻工业的,白人黑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矿业上,大量的小商品都是通过进口的。

记者:所以您就去开厂子了吗?

李铿发:我在约堡开的,第一个厂子做的刀具、叉子啊这种,给当地的便利店啊,Picknpay供货。

记者:您那时候就跟超市合作了啊。

李铿发:对啊,我们那时候做的东西很好啊,超市很喜欢,而且没有什么竞争,走货很快,销量很好。

记者:您现在还在做吗?

李铿发:我们现在做的是更受市场欢迎的煤油炉啊,烤箱啊,燃气灶啊,而且我们有南非政府的授权,别人没法做。

记者:南非政府授权?这个很难弄到吧。

李铿发:我们是有专利的。而且我们每两年要把炉子送到南非政府那里质检的,他们要看看是不是合格,我们的产品都有南非质检标志。

记者:那您的厂子是一直在布隆方丹吗?

李铿发:我在约堡生活了39年,20年前才搬到了布隆方丹,厂子也就都开到这边了。

记者:约堡相对于布隆方丹经济应该更发达吧,您为什么要搬呢?

李铿发:约堡的治安太混乱了,太多打枪,布隆方丹环境好,很少打枪。我在约堡被人用枪指过两次头,后来才下定决心搬走。我走遍了南非,看了好多地方,最后才决定留在布隆方丹。现在工厂在这边很好,生意都交给了他们,我也没有什么顾虑。每一天,我睡觉的时候很开心,醒来也很开心,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在采访期间,李铿发多次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子女在南非甚至是国际上取得的成绩,尤其是他在加拿大从事医学研究的二女儿。

虽然李铿发先生自己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的子女却都取得了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李铿发先生有五女一儿,现在有三个在南非帮忙他照顾生意,其他的都在美国、加拿大工作。

李铿发指着一张泛黄的报纸上女子的照片,脸上充满了自豪的神情。他告诉记者:“我的女儿,是南非最年轻的博士。”而记者也看到,在加拿大百大杰出贡献人物中,有李铿发老人二女儿的照片。

记者:南非现在的治安情况这么差,您为什么不到别的国家,去找您的儿女呢?

李铿发:我其实有加拿大居留证的,我们全家人都有。但是我的生意都在南非,资产也在南非,这里空气和环境都这么好,这里的人也很好,我爱南非。

1.《89动乱 89岁“快乐老人”李铿发的南非生存之道(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89动乱 89岁“快乐老人”李铿发的南非生存之道(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