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义务教育改革越来越轰轰烈烈,但招生户口、学区、分班考试、补习班等问题依然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

应试教育很难回归,家长只想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作为丛林社会的避难所,国际学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90后和90后孩子家长的新选择。

近年来,国际学校受到了追捧。/unsplash

虽然“国际学校”尚未写入中国教育法,但根据目前业内普遍的理解,国际学校是指“在中国设立的,部分或全部采用国际课程体系,为中国或外国学生提供全日制教育服务的体育学校”。

根据学校的性质,国际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国儿童学校、具有国际元素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国际系。

图/iResearch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过去19年,中国的国际学校数量从1990年的86所增加到2019年的861所,总共增加了10倍。

预计三年后,全国国际学校的市场规模将从554亿元增加到797亿元。

人气对应的是上升的入学门槛。近年来国际学校学费不断上涨,招生名额紧缺。很多家长已经破了头,不得不让孩子的脚进入国际学校的大门。

爱孩子,为孩子做打算,已经成为父母的重要标准。

但是这个国际学校的螃蟹真的有那么好吃吗?如果叫“国际学校”,教育是否符合国际标准?

真的有必要用几千万甚至上百万的学费去换取孩子“看似比国内大多数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吗?

世界这么大,让孩子们看看国外

“在国际学校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个问题可能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生活体验,但是“在国际学校读书有多贵?”肯定会让你有所感触。

艾瑞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中国的国际学校收费为每位学生每年8万至30万元不等,平均学费为10.8万元。

除了学费,父母还要支付孩子的餐费、交通费、校服费、交通费、课外活动费。

在国际学校读书太贵了。/unsplash

大卫的母亲在北京的一所国际学校学习,她告诉中国商业新闻,如果她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上国际学校,至少要花300万元。

300万,很多人这辈子都想不到的数额。在一些家庭,孩子们只是花在看书上。

中国人对国际学校的热情也是世界上最好的。

根据ExpatFinder的最新调查统计,中国国际学校的平均学费和增长率都强于英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一。

昂贵的费用并没有敲响父母的退路。这种“国际教育热”首先得益于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家庭的迅速扩张。

新中产阶级家庭愿意在教育上大量投资。/unsplash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新中产阶级白皮书》,截至2018年8月,中国大陆中产阶级家庭数量已达3320万,其中新中产阶级家庭超过1000万。

新中产家庭相比中产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背景更好,更注重子女的教育。

其中,多达93%的人已经开始规划或开始规划自己的孩子将来出国留学。

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从小就一个人出国留学,于是“曲线救国”,让孩子先在国内国际学校读书,提前感受国际教育的氛围,作为以后出国留学的跳板。

当然,并不是所有在国际学校上学的孩子都有出国留学的计划。

很多家庭看中国际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氛围。/unsplash

很多家长选择国际学校,纯粹是因为觉得国际学校相比公立学校,教学环境更好,师资水平更高。

如果你的孩子能去国际学校,他们不仅可以逃避国内课业繁重、压力大的填鸭式教育,还可以提高英语口语,接触不同国籍的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这也是所有国际学校宣传的核心: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不要分头看人,更要注重学生个性和天赋的培养。

从课程设置来看,国际学校的课程种类很多,大部分都会有选择地开设A-Level、IB、AP等国外主流课程。

图/iResearch

从教育资源来看,国际学校有大量的专职教师。2019年平均师生比为5.9: 1,可以支持20-30人的小班教学。

我国k-12阶段非国际学校的平均师生比高达15.6: 1,是国际学校的2.6倍。

师生比低,意味着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容易因材施教,小班授课。

小班教学是国际学校的一大优势。/unsplash

国际学校在中国学生和外国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但无论是一座独木桥还是一座坚固耐用的赵州桥,恐怕我们都要画一个问号。

混合国际学校,焦虑的父母

虽然中国的国际学校数量巨大,发展迅速,但这仍然是一个新事物。

据iResearch统计,近十年来在华设立的国际学校占45.6%。

新事物必然意味着不稳定和隐藏的危机。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对国际学校发布具体的规定和指导意见。

国际学校,新事物。/unsplash

《法制日报》2017年对国际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国际学校隶属于一个国际文凭组织,但前者通过后者的评估后,国际学校的管理和运营一般不会受到评估机构的质疑。

虽然有些学校属于国外知名的教育品牌,但它们可能无法从对方那里获得足够的教学资源。

一位业内人士接受了interface education的采访,坦言:“一些国际学校表示,在教学质量保证方面与海外学校有合作。其实他们可能只是把老师送到合作学校培训或者参观。”

还有更猖狂的“国际学校”,比如上海的“石开教育”,打着外国名校的幌子直接招生,说可以直接把孩子送到外国名校读书,这样就欺骗了十几个高知识家庭。

外界很难了解国际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unsplash

在没有主管部门和行业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机构自律也要打上问号。家长只能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评估报告和路人的口碑来判断一所国际学校的教学水平。

但由于国际学校在中国的建立时间较短,就连胡润排名也曾公开表示“评价指标不能根据毕业生流向、平均绩点、课程设置等进行定制。"

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可靠的评价体系可以作为家长择校的参考,这无疑加重了家长择校的难度。

国际教育平台附属的国际学校要赢得中国家长的心,还需要时间。然而,在市场环境明朗之前,西方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有许多矛盾亟待解决。

国内的国际学校大多采用国内高考和国际入学考试并行的运行机制。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教材,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

同时他们还要接受国外的课程体系。理论上讲,课程内容会很重,无法实现真正的“中西融合”。

上国际学校不一定比上普通学校容易。/unsplash

上了高中之后,私立国际高中的国际教育水平与国外的儿童学校相比,学校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课程设置和师资选择一般都是学校自己安排的,可以“灌水”。

即使学校真心想做好国际教育,也需要优秀的一线教师加入。然而,现实是,在中国,合格的优秀教师是稀缺的。

面对西方的教学体系,我国广大一线教师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系统培训,无法理解其本质,只能挠脚趾,硬拉别人。

有这种能力和经验的教师,基本都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国际学校发达地区。

国际学校面临着师资匮乏的问题。/unsplash

优秀的外教远远不够。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统计,2017年,40万外籍教育从业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没有专业资格的“黑人外籍教师”。

即使找到了一个合格的外教,他是否能适应中国的教育和文化,是另一个更难的问题。

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圆圆的妈妈哭笑不得地说,因为学校采用IB制教学,其特点是让孩子自主探索,分组学习,圆圆因为基础差在学校画了一年。

曾在北京一所国际学校担任教师的鲍对《法制日报》直言不讳。很多国际学校学习氛围不好。“懒惰和享受仍然是这里的关键词。”

有些国际学校学风不好,学生根本学不到东西。/unsplash

国际学校就像一台大功率的破钞机,嚼碎父母的钱包,吐出孩子未知的未来。

国际学校:一条激起中国教育的鲶鱼

虽然在中国的国际学校问题很多,但是有存在的必要。

个人认为,国际学校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给了城市中产家庭按照“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思路。

从区域的角度来看,国际学校给一个城市带来了国际教育体系。让我们反思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学习国际教育的成果。

国际学校的教育体系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unsplash

“国内教育相得益彰,国际教育各展所长”是两全其美。

但也有家长坚持国际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一定要比国内好,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但他们从来没想过这可能不是孩子最好的选择。

有些孩子没有英语基础,不能适应学校的整体英语教学;

一些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中迷失了自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在公立学校比以前更差。父母只能看着学费账单欲哭无泪...

国际学校通常课外兴趣活动丰富,可能会占用学习时间。/unsplash

国家对留学和国际学校的热情迫使当地学校努力“自救”。

2014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教育改革实践正式启动。

到目前为止,中国近一半的省份进行了高考改革,打破文理分科和一年制考试,将“统考”改为“选考”,从而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教育体制。

为了应对素质教育改革,我国许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和延伸课;建设科学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国内学校也开始采用新的教育方法。/unsplash

国际学校已经成为一条搅动中国教育的鲶鱼,为国内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验场。国际学校和当地学校因此成为两条平行的教育跑道。

起跑线很重要,选对跑道也很重要。国际学校是一条只能一路走到黑的跑道。选对了,就追上路,一路走到太阳;

选错了,错过了孩子学习的黄金期,后悔了。

所以一切都回到了父母挠头的问题:要不要送孩子上国际学校?

参考《2019年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蓝皮书》,远程教育,iResearch《2018年中国新中产阶级白皮书》,胡润研究院《父母爱儿子,便求“国际学校”?界面教育“国际教育”吸走“学生”?清华大学校长:公立学校教育需要反思与变革“界面新闻”国际学校成为中国学生的新选择——访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今日北京商报》国际公民学校发展三问《苏州日报》全球视野下中国“国际教育”的现代性质与实现“比较教育研究”国际学校调查:教学质量不同,学习氛围不能恭维《法制日报》为了做国际学生“我家搬到泰国去了。Viewer inSight。你的孩子真的不需要去国际学校。三里河。上海国际学校假借美国名校招收30名左右为难的学生。经济观察网。国际学校多种多样,在高投资行业很难运营。中国商业网。在国际学校从小学到高中花费300万只是冰山一角。中国商业新闻。北京最贵的国际学校排名曝光。英国前五名学校三席!英国投资者

本文转载自微信官方账号中的微信“有一所大学”。文章是作者的独立见解,不是芥子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鼎石国际学校 一年学费30万,中国学生挤破头也要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鼎石国际学校 一年学费30万,中国学生挤破头也要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5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