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6月23日电安徽省持续推进跨省流域补偿试点

新华社记者杨

当罗来发听说政府打算用无人机监控垃圾清理工作时,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作为一家保洁公司的负责人,罗来发承包了新安河流域涉县段的河道垃圾打捞工作。根据合同约定,每年的保洁费将根据考核情况扣除30%。

“上个月,由于几个村监督员的微信报告,他们刚刚被罚款900元,”罗来发说。

“无人机监控”不是幻想。为了保护新安江上游的清水,安徽省黄山市不断把试点工作推向深入。

作为中国首个跨省生态补偿试点项目,中央政府每年将提供3亿元,安徽、浙江两省各提供1亿元,共同成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基金,每年总额5亿元。

首个三年试点期,新安江水质稳步改善,皖浙断面全面达标,浙江下游千岛湖富营养化问题同步改善。

去年年底,新安江第二个生态补偿试点项目正式签约,补偿资金加码,也对新安江段的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安河流域建设与保护局局长聂卫平表示,新一轮试点必须着眼于治理之外的治理,实现从原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项目推进到制度保护、生态资源到生态资本的“三个转变”。

在这种理念下,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升级版诞生了。过去是乡镇负责河道垃圾,有推诿扯皮的现象。现在,通过实行社会化管理,统一规范作业,日常打捞和日常清理,建立应急打捞机制。这只是20个系统处理项目中的一个,包括农药集中配送、污水PPP项目等诸多创新。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央财政补偿资金的引导作用,黄山市在第二轮试点工作中设立了新安江绿色发展基金,这将激发更多的社会资本,充分发挥补偿资金的效益,有助于形成长期的保护和发展模式。

记者在黄山市惠州区循环经济工业园看到,绿色发展基金的第一笔投资实现了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转型升级:建设了一批新池,扩大污染控制;曝气池配有废气处理设备;建立了一个应急池来防止环境紧急事件。

污水处理厂负责人程超介绍说,园区内有很多搬迁的环氧树脂公司。这些原本分散在新安河流域的精细化工企业,是水质保护的隐患。现在园区集中淡化、集中污染治理、集中供热,可以保证达标排放。

恒泰化工是入园化工企业之一。该企业副总经理陈告诉记者,过去该企业环保设备的运行维护每年至少花费100万元,而现在每年只需缴纳50万元的污水处理费,“关键是省心”。

“新安江绿色发展基金的设立,将政府直接投资转变为政府投资引导和社会资本参与,将有助于试点资金滚动使用,从而走上社会化、多元化、长效化的保护发展模式。”聂卫平说道。

不仅是制度创新和投资过重,黄山各县区也在努力提高标准,想办法把“保护母亲河”的理念贯彻始终。

休宁县将在全县推进农村“垃圾交换超市”试点工作;歙县在第一轮畜禽养殖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开展“登陆船舶排污、农村污水处理升级、改水改厕、排污口专项整治”四项整治工作,均为第一轮试点后的“自压”。

监测数据证实了各方的努力——最新联合监测显示,今年1-6月生态补偿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0.04,这是在新安江水质优于二类水的基础上实现的。

聂卫平说,新安江流域治理是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重复的,改善的空间很小空,但稍有不慎就会反弹。

“上级的‘输血’不能断,自身的‘造血’能力要加强。积极推进流域综合开发,进一步创新上下游合作方式和内容,加强两省在产业、人才、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共建共享、互利共赢,把改善民生纳入补偿范围。”聂卫平说。

1.《安徽不断将跨省流域补偿试点推向深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安徽不断将跨省流域补偿试点推向深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7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