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1日电据中国政府网站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医学教育合作,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快建设规范、规范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科临床医学、中医专业逐步实现一次招生。中等职业水平的乡村医学和中医专业应逐步缩小初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逐步转向在职乡村医生能力和学历的提高。

《意见》指出,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证。始终把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发展卫生事业的战略地位,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的规律,建立和完善适应行业特点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医学人才使用激励机制。

意见还指出,到2020年,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将取得突破,医学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将得到完善。以“5+3”为主体,以“3+2”为补充,基本建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科和儿科人才培养得到加强,公共卫生、药学、护理、康复和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培训质量明显提高,对卫生和卫生事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30年,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环境将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的规范化、标准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将更加完善,医学人才队伍将基本适应建设健康中国的需要。

根据意见,要加快建设规范规范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科临床医学、中医专业逐步实现一次招生。中等职业水平的乡村医学和中医专业应逐步缩小初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逐步转向在职乡村医生能力和学历的提高。巩固5年制临床医学和中医教育基础地位,深化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实施并加快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完善临床教学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管理培训流程和考试合格,不断加强培训质量建设。加强全员继续医学教育,完善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建立和完善医学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体系。

意见中提到,要促进医学人才供求的有效联系,全面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协调卫生保健事业各类医学人才需求,制定卫生保健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全科医生、儿科等紧缺人才培养。通过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助理全科医师培训、转岗培训等方式,加强全科医师培训。分类推进中医教育改革,适度增加具有推荐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攻读研究生资格的中医院校,作为“5+3”一体化招生院校,促进中医院校教育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医学院校的能力建设,加强薄弱地区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

意见还提到,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医学教育的协同管理。国家和各省要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协调机制,协调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共同研究协商重大政策和问题。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的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成立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智囊团的作用,为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完善高校、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医学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保证医学教育的完整性。

意见强调,要完善人才使用激励政策。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合理体现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服务价值,加快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员薪酬制度,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建立健全符合行业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职称晋升方式,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

最后,保障措施显然需要改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医药教育合作对推进医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部门协调,狠抓落实。各省应在2017年9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调动社会、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跟踪监控机制,制定部门分工和跟踪监控方案,并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

1.《国办: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逐步实现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办: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逐步实现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787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