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来凤村,芦笋工业园里挤满了忙碌的村民。来凤村曾经是一个著名的贫困村。现在大规模种植芦笋,已经挖走了“可怜的根”。
来凤村的谢长义是村里的贫困户。以前他种一些小麦红薯,辛苦一年,只为了温饱。在村里的带领下,他把两亩多的土地转给了文竹种植合作社,并在园区工作。“地租一年1200,打工收入一万多,还有分红。”谢长义脸上满是笑容。
来凤村的变迁是恩阳区工业扶贫的缩影。2014年,恩阳区提出芦笋产业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区委书记梁锦华介绍,目前,芦笋产业已经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全区种植芦笋面积达15万亩,建成年产速冻芦笋1万吨、芦笋饮料3万吨的深加工工厂,并成功申请“恩阳芦笋”地理标志品牌。
如何让贫困户深度参与?梁锦华表示,地方政府应探索多元化的利益联动方式,贫困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土地入股、租赁、流通等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恩阳区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实体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通过价格覆盖、优质优价等手段保证贫困户增加收入。
工业扶贫的长效性是关键。引进龙头企业发展恩阳芦笋深加工。“我们已经和各个乡镇的大种植户签订了价格保证协议,不低于每公斤10元收购。”安碧捷芦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说。
掌管行业更强,人民脱贫更有活力。“芦笋种植后可连续收获10年以上,进入高产期,亩产达到1000-1500公斤。今年我们家种芦笋只能赚八千多。”双升镇的贫困家庭张金华对脱贫充满信心。
1.《产业脱贫拔"穷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产业脱贫拔"穷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0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