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对外报道,近日澳大利亚柑橘生产巨头丹尼尔对外发文称,他们的柑橘在运往中国港口清关时,被港口的工作人员通知要延误了,而等到运送负责人上前询问延误到何时时,却被告知没有具体时间,只能等待通知。

事件一经传出,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很多网友指出,继葡萄酒、大麦后,澳大利亚又一商品滞留港口,来自中国的制裁一旦发动就很难再停止了。而且柑橘还不是中澳贸易最惨的牺牲品,最惨的还在一旁“看着”呢。

澳大利亚柑橘惨遭清关延误

据悉,因为今年澳大利亚节令不错,不管是水果生产也好、农作物生产也都取得了较往年来说更为出色的成绩,原本迎接这个丰收年澳大利亚的农户应该抱以喜悦的心情,可实际上他们现在却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自家的柑橘卖不出去。

如今澳大利亚农户手中滞留了大量的柑橘无法出口,即便是生产巨头丹尼尔所经营的公司也无法将柑橘运送到中国市场内出售。大量水果的囤积使得澳大利亚国内市场很快就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状,这让那些种植人员当下非常焦虑。

受到中澳关系的影响,此前先是葡萄酒和大麦,在经过中国商务部的严格调查后,确定了这两种产自澳大利亚的商品在中国市场有倾销的行为,因此在与中国的贸易中要缴纳更多的关税,否则便不允许其商品在中国市场出售。

如果从大的视角来看,一两种商品的滞销根本不会影响澳大利亚的出口规模,就拿葡萄酒来说,即便不出口中国市场,澳方仍然可以将葡萄酒送往巴西和印度,世界上还有不少人对澳大利亚的葡萄酒“情有独钟”,所以他们也不着急。

鲜食葡萄是中澳贸易最大的受害者

可如果这种制裁性手段不会停止呢?葡萄酒、大麦、煤炭、柑橘,但要数最惨的,应该是鲜食葡萄。

就在上个月的中旬,往年在中国市场极度畅销的鲜食葡萄突然面临严重的清关问题,清关的时间较往常来说变成了无限延期。但鲜食葡萄可不像煤炭和大麦这种易保存的资源,鉴于鲜食葡萄苛刻的冷储条件,如果说在2天内能够完成清关手续的话,那澳大利亚的鲜食葡萄还不会面临变质的风险,但如果清关的时间延长至10天、20天呢?到时候这些千里迢迢运送来的鲜食葡萄就变成了一堆垃圾。

可以说,鲜食葡萄是中澳冲突中最惨待遇的商品,但不管是鲜食葡萄的经销商,还是澳大利亚外贸经济部长,都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眼看着自家的鲜食葡萄在货船上一天天变质,他们从焦急、到愤怒,但最后却仍然无可奈何。只要澳大利亚政府仍然保持着对中国的敌意,那这种贸易冲突就会继续扩大。

澳大利亚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代价

现在很多澳大利亚企业责怪的不是中国,而是他们的领袖莫里森。就如丹尼尔直言不讳的指出,原本按照往年的光景,中国是澳大利最大的柑橘市场,那些农户赶上丰收之年本该兴高采烈,可现在因为莫里森的错误决策,使得中澳之间的双边关系越发冷淡,这才导致澳大利亚的柑橘在中国港口无人问津,更无法运送到中国市场去出售,这就给他们这些农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莫里森在作出种种决策前,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农户的利益。

如果说一两种商品被中国禁售后还能寻求新的市场,那如果禁售商品持续扩大呢?澳大利亚相关出口企业成为了莫里森政治手段下的牺牲品,在其决定帮助美国共同抵制中国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自身的商品会被中国市场拒绝这一惨烈结局。咎由自取的行为不值得同情,澳大利亚势必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重心由西方向东方转移后,越来越多的国家看重了中国的发展潜力以及合作的契机,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能够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以弥补他们在疫情之间遭受的损失。可澳大利亚偏偏要逆向而为,他们腾出来的市场份额,很快就会有其他国家抢着接手,到时候澳大利亚的商品又出售给谁呢?

1.《[蜗牛防务]继葡萄酒、大麦后,澳大利亚又一商品滞留港口,这还不是最惨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蜗牛防务]继葡萄酒、大麦后,澳大利亚又一商品滞留港口,这还不是最惨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5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