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

“老照片背后故事”这个栏目,以老照片的历史视角,讲述沈鼓40年多来的风雨历程,梳理企业的发展轨迹,印证改革开放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今日沈鼓

我们的记忆

先解决有没有

再解决好不好

以上12字真言是小编了解了沈鼓产品制造史后总结出来的,今天小编就跟大伙讲讲,沈鼓历史上的国产化首台套机组的故事——

熟悉咱们《老照片故事》专栏的亲们恐怕对沈鼓的过去有所了解,咱们最最最最最最早的时候还没生产压缩机,主打产品是扇风机。所以,那个时候咱们就叫沈阳扇风机厂。

这张图片里面涵盖了1949年至1952年的沈鼓所生产的主打产品,里面有很多的风机产品都是国内首台的。可能这些产品放在现在,恐怕随便一个小作坊都能生产,但是在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那时的沈鼓解决的是“从无到有”!

P.S.最上方的手推车深深的吸引了小编的注意力,难道……

上图是咱们在1953年至1957年沈鼓生产的主打产品,和建国初期相比,技术水平有了十分明显的提高,风机囊括了轴流式、离心式。

1958年,沈鼓产品开始向高端化迈进了……

50年代生产的高压通风机。

1958年,沈鼓成功研制的第一台鼓风机。

1958年9月13日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扇风机厂)研制成功国产首台塑料通风机。

1959年11月19日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扇风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每分钟转数为7525转的D-325-11煤气鼓风机。

1960年7月3日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扇风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机与风机主体直联传动的“二合一”矿井轴流通风机。

1960年9月30日,沈鼓集团(时称沈阳扇风机厂)首次设计制造的国产第一台透平压缩机DA-3250-41试制成功。

1966年2月5日

我国自行设计的首台4-73型高效率中低压离心通风机在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试制成功。为此,《沈阳日报》发表了题为《要敢于超敢于创》的社论。

1970年1月24日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仅用105天就自行设计制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我国第一台20米塔用轴流风机。

1970年2月15日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制成我国第一台S12000巨型烧结鼓风机转子。

S12000巨型烧结鼓风机

轴流式压缩机

1975年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为小龙潭发电厂研制了中国第一台7LDTN-5型凝结水泵。该系列产品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当时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979年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试制成功国产第一套11万5000吨乙烯装置配套用的4台透平压缩机。

1982年11月28日

沈鼓集团通风公司(时称沈阳鼓风机厂一分厂)联合山东矿业学院研制成功了BKJ66-1子午加速矿井局部风机,最高效率可达92%,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子午加速风机设计和制造的空白。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不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沈鼓逐步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压缩机生产制造企业,诞生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国重器”。

1986年11月4日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台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组在浙江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

1989年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为四川化工总厂2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研制了2MCL457+BCL406天然气压缩机、2MCL605+2MCL357空气压缩机和3MCL456+3MCL456氨冷冻压缩机。这是我国第一套合成氨装置国产化“三机”,采用了多项自行开发的新技术,如采用高效三元叶轮,机组效率比引进技术提高3%。“三机”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先后获得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重大装备一等奖和国家银质奖。

1989年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承担了国产化首台4M50大型往复新氢压缩机的研制任务。这套机组用于镇海石化总厂8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它不仅是当年首批国产化24台往复机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而且是国内最大型的往复式压缩机组。

1990年3月2日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自行设计的我国第一台采用焊接机壳技术的SIC705型单轴等温离心压缩机试车成功。该机具有高效节能、压缩机与冷却器合为一体的特点。

1992年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为四川(合江)天然气化工厂52万吨/年尿素装置和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研制了2MCL757+2BCL356/A二氧化碳压缩机、2MCL456+BCL407天然气压缩机和3MCL456氨冷冻压缩机。这是我国合成氨装置离心压缩机大型化标志性的新起点。这三套机组的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大型化肥装置用离心压缩机的设计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机组整体技术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1996年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为吉化研制了污水处理装置用GM45L-1高效曝气离心鼓风机。这是我国第一台在消化引进日本川崎公司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自行开发的多项关键技术和采取新型结构研制的高速离心鼓风机。

2MCL456+BCL407天然气压缩机试车中

1996年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与湖南资江氮肥厂签订协议,研制推出国内首台6M50-340/320-BX六列六级氮氢气压缩机,使合成氨装置用往复机从单机年产2万吨提高到4万吨。该机1997年9月交付使用,湖南资江氮肥厂用此机型替代国内同行的老机型,提高合成氨产量一倍。

1998年6月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为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研制的国产化首台4M80新氢压缩机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垄断我国化工领域往复压缩机高端市场的局面,使同类机组的市场价格降幅超过了50%,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1999年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为青海格尔木炼油厂10万吨/年甲醇装置研制了国内第一套BCL456+2BCL407甲醇合成气离心压缩机。该机组采用自行开发的多项科研成果和先进的工艺技术,解决了甲醇的多种组分物性参数精确计算、热力设计和甲醇对机内腐蚀等问题,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6M50往复式压缩机

2001年4月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为大庆石化研制的48万吨/年乙烯装置改造用裂解气压缩机和丙烯压缩机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我国乙烯装置用离心压缩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已经结束。

2003年1月9日

沈鼓集团(时称沈阳鼓风机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国产首台套PCL303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通过国家鉴定。该型压缩机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1月18日

沈鼓集团为“东深工程”——为香港同胞提供优质饮用水的国家重点项目研制的16台2600htexj大型叶片可调式斜流泵投入运转、一次启动成功。该产品设计抽水量为120立方米/秒,扬程为25米,直径为2.6米,是当时世界上同类型号规格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水泵,被列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创新研制项目,属于国家级重大新产品。

48万吨乙烯改造工程设计制造的裂解气压缩机

为香港同胞提供优质饮用水的国家重点项目研制的16台2600htexj大型叶片可调式斜流泵投入运转、一次启动成功。

2003年

沈鼓集团根据山东华鲁恒升公司大型氮肥装置技术改造的需要,研制了4万空分装置用DMCL1104+2MCL1103+3BCL527空气压缩机,该产品是国内首次研制的国产化最大的空压机组,采用了自行开发、国内联合开发的大量科研成果和多年的设计经验,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合同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5年

沈鼓为吉林长山化肥集团长达有限公司1.8万m3/h空分装置开发了国产化首台单轴悬臂多级离心压缩机。该机组经专家鉴定认为,达到同类机组国际先进水平。

2007年~2008年

沈鼓集团完成了国产首台套喷淋泵、上充泵等核二级泵的样机研发工作,实现了核二级泵的国产化,成功替代进口,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4万空分机组。

2008年12月

沈鼓集团完成了我国首台套百万吨乙烯裂解气压缩机性能试验,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我国石化装备的历史性突破,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向沈鼓集团发来贺电,中国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设计制造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的国家。

2008年

沈鼓集团完成了国产首台套125吨大推力往复式压缩机的设计制造工作,并顺利试车成功。该产品的研制成功,提升了我国往复式压缩机的制造水平,标志着沈鼓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研制大推力往复机的企业之一。

2009年5月

我国首台“三炉塔合一”动叶可调双极钢叶片轴流风机在沈鼓集团一次试车成功。这种类型的产品填补了600MW机组双级引风机完全国产化的空白,续写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新篇章。

百万吨乙烯机组。

2010年4月8日

国产首台套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用上充泵样机在沈鼓集团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装备国产化的新突破。

2011年12月6日

沈鼓集团生产的首套国产天然气长输管线20兆瓦电驱压缩机组正式装车出厂。这标志着长达十余年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关键设备的国外垄断被成功打破,沈鼓藉此又填补一项国家空白。

2012年1月12日

国产首台套1000MW核电站核二级安全壳喷淋泵和低压安注泵在沈鼓集团研制成功,核二级泵研制成功,树立了沈鼓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和核电设备自主化的又一座丰碑,为今后核泵国产化和核泵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用上充泵

2012年9月26日

沈鼓集团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推力150吨往复式压缩机完成设计工作,顺利投产,这标志着沈鼓集团的往复式压缩机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2013年3月4日

沈鼓为齐鲁分公司提供的首台国产化聚烯烃循环气压缩机组产出合格产品,效率达到进口同类机组水平。此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德国、日本垄断着聚烯烃循环气压缩机组这一领域。该机组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沈鼓改写了依赖进口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国内聚烯烃装置压缩机大型化发展的需要。

2013年8月13日

武汉80万吨乙烯三机投入商业运行产出合格产品。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第一次选用整套国产化“乙烯三机”,沈鼓第一次成为国产化“乙烯三机”总成套商,独自承担全部设计制造任务,其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不亚于百万吨乙烯机组研制成功,为民族装备制造业再次树立起一座里程碑。

2014年9月

沈鼓提供的国内首台中石油山东泰安60万吨/年天然气液化(LNG)制冷机组开车成功,产出大批量合格产品。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沈鼓跻身具有研制高端LNG冷剂离心压缩机组成套能力的企业行列。

2015年1月4日

石化泵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型循环水泵通过了试验验证,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标志着沈鼓在大型循环泵市场取得零的突破。

2015年9月8日

4M150大型往复式新氢压缩机研制项目通过成果鉴定。经过讨论,专家一致认为,4M150大型往复式新氢压缩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大型往复机

2015年9月25日

沈鼓ACP1000(华龙一号)辅助给水电动泵样机通过鉴定。经专家委员会讨论,一致认为该样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6年

沈鼓集团120万吨/年乙烯三机成套国产化试验成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大型乙烯机组研制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跃上世界先进行列。

2017年8月25日

沈鼓集团研制的10万空分压缩机组通过工业运行评审,标志着我国国产化大型空分设备正式进入10万等级时代,沈鼓集团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设计制造该大型核心装备的企业。

2017年11月23日

由沈鼓集团自主研制、设计、制造的我国首台套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在中海壳牌(惠炼二期)现场一次试车成功,实现了该等级压缩机组从设计、制造到安装(EPC)的全部国产化,标志着我国120万吨级乙烯三机国产化工作全面告捷。

120万吨乙烯装置

2018年4月26日,沈鼓十万空分机组通过国家鉴定,实现大型机组国产化历史性突破!

声明

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企业存在重组改制因素,可参阅资料有限,本期内容可能会存在部分时间、事件、图片不匹配的地方,选取的“首台套”未必经典,如有错误还请各位读者海涵,并欢迎大家指正!

后记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沈鼓始终走着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我们的机组越做越大,技术越来越先进,沈鼓从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所印证的是一颗坚定不移的奋进之心。从一无所有到行业领先,从学习引进到自理自主,屡次打破外商垄断的背后,所体现的是一种民族气节——要为中国生产更多、更好、更棒的工业精品!

欢迎关注“今日沈鼓”!

图片/王玉光

1.《【老照片故事】细数沈鼓历史上的那些“首台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照片故事】细数沈鼓历史上的那些“首台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2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