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茶馆,首先想到的是老舍先生所著同名话剧《茶馆》,展现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民政府覆亡前夕三个时间段茶馆里的人生百态。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他八方应酬,却常受嘲弄,最终被无情的社会吞没。于1982年由谢添执导,该剧被搬上银幕。当然,我今天所讲的不是老舍的《茶馆》,而是老家的茶馆。

在农村,基本上分为农忙和农闲两大季节。农忙时,大家辛勤耕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茶馆生意冷冷清清。到了农闲时,农人们都会相约赶集,茶馆就是他们的歇脚之地。说是喝茶,其实是为了相会亲朋好友,这也是农村人唯一的休闲方式。此时的茶馆,真是座无虚席、人声鼎沸,店主小跑着步伐,满脸笑容迎来送往。

那时,喝茶的人基本上都有一个固定的茶馆就坐,并非"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是为了方便熟人找寻,二是“故地重游"的怀旧情结。在同一乡镇,一年四季都在一个茶馆喝着茶,来往的人基本都相识。忽遇友人进茶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邀约让座,并不约而同拿出茶钱举起:老板,收我的,老板,收我的......老板犯着难,微笑着随便收一份。

三五个亲友围坐一桌,小孩子们沿茶桌追逐,嬉戏。桌面上闲谈着当季的收成如何和家庭琐事。喝茶有瘾的人, 有时从上午喝到下午,泡到茶发白,他们才肯离去。茶馆的茶,不过是最普通的青茶,他们却津津有味。用老人的话来说,那不是喝茶,是"消磨时间"。记得小时候,没有任何通讯工具,所有请托、请客,红白喜事都是通过茶馆口口相传而漫延开来。

现在的茶馆依然存在,却也是今非昔比。农村大都是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茶馆里基本上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茶馆泡杯茶四人坐一桌,打着地方特色的纸牌安度晚年。每当到了过年的时候,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回到故土,茶馆的生意才重新火爆。茶馆里再也不是破桌子烂板凳的景象,而是一张张自动麻将桌专候诸君光临。曾经的淳朴,一去不复返了。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或窗口。中国是茶的故乡,古人把茶列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可见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各地围绕着饮茶而形成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影响深远。中国茶馆由来已久,早在唐玄宗时期就有了,只不过当时不叫茶馆叫"茗铺"。茶馆这个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两广地区称茶馆为"茶楼",而京津地区又称为"茶亭"。你们家乡有什么茶文化?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1.《(什么叫茶楼)南京喜马拉雅为什么叫茶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叫茶楼)南京喜马拉雅为什么叫茶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06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