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直接压制而成。

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加水渥堆发酵后制成。


在这里,一个关键词就是“晒青毛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晒青。

什么是晒青?

所谓晒青就是在太阳底下晒干,鲜叶由最初的绿色向灰黄色、灰白色(芽头显白毫)或者灰褐色转变。“晒青”的工序其实也是鲜叶向毛料的转变过程。和晒青相对应的,还有其他的干燥方式,比如烘干机烘干、炒干机炒干,滚筒杀青机“以滚代烘”等等方式。

其实,就茶叶加工而言,“晒青”工序并非普洱茶独有,福建的岩茶、广东的单纵等,都有“晒青”的工艺要求。但是,“晒青”对普洱茶格外重要,是普洱茶区别于其它茶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的关键词之一。

晒青过程一是避免烘青等方式高温下快速失水的过程,保留了一部分活性物质,对普洱茶后期转化起到了关键作用。二是“晒青”更重要的作用是让茶叶与特定微生物菌群产生“亲密接触”。

这就是为什么揉捻过程中采用“重度揉捻”的原因。让微生物产生效能的条件之一是温度。太阳是“晒青”过程中适宜温度的提供方。这个适宜温度是在15℃与40℃之间,超过40℃容易使茶叶变黑,低于15℃,微生物处在体眠状态。

为什么一定要晒青呢?

晒青的核心是低温干燥,这是保留的微生物的活性,也保留了后发酵的前提。

具体说,普洱茶要越陈越香,必须采用晒青毛茶为原料。因为,有真菌的孢子是普洱茶能够后发酵的源泉。晒青可以保证叶片上孢子的存在,而普洱茶的后发酵,则始于晒青毛茶的后发酵。

晒青毛茶上附有很多真菌类,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黑曲霉。曲霉有许多种,对人类最有益的叫黑曲霉。青霉也是曲霉的一种,能产生抗菌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比如青霉素就具有这种功能。

此外,酵母菌、木霉等都是有益真菌。像这一类的微生物就附着在晒青毛茶上。

而晒青毛茶,无论传统或现代工艺,基本都传承了轻杀青、较重揉捻、晒干或阴雨天低温烘制半干的工艺。绝没有温度超过200度以上的烘干工艺,就是为了避免这类有益真菌被高温杀死。

可以说,云南普洱茶从茶树鲜叶到晒青毛茶及毛茶后期陈化,整个过程中,茶叶都处于不断变化、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这与普洱茶储存醇化“越陈越香”一脉相承,晒青茶不仅是普洱茶制作的原料,更是普洱茶存放醇化的前提和基础。

晒青与烘青有什么区别呢?

普洱茶里面烘青和晒青的定义和区分:

晒青、烘青、半晒半烘,是定位在普洱茶初制工艺里的干燥方式,而不是杀青方式。

标准的晒青毛茶制作流程:

(1)采摘→(2)摊鲜(萎凋或走水)→(3)杀青→(4)摊凉→(5)揉捻→(6)晒干

晒青是揉捻后晒干。利用太阳光低温(低于60度)干燥茶叶,干燥时间比烘干长,但保留茶叶原味,有阳光滋味。

烘青是揉捻后用烘干设备快速烘干。

半烘半晒(也叫打毛火)是揉捻后用烘干设备短时间烘掉三至五成水分,再拿去晒干,一般会在阳光不充足情况下用这种办法。

晒青茶和烘青茶的辨别方法:

从外观辨别:

晒干墨绿,两三年后茶菁开始油润发亮,饼面紧结;烘干青绿,两三年后光泽度下降明显,饼面变松散;半烘半晒呈青绿偏灰。

 

从汤色辨别:

晒青汤色是浅绿黄色;烘青汤色是青绿中带黄色;半烘半晒汤色是金黄色带青。

从香气口感辨别:

晒干短期有些太阳味,淡青草香或花香,香气沉软,两三年后茶香明显,汤水较稠,有胶质,很耐泡,越喝越甜;烘干茶有豆类香,入口清甜,香气细锐而飘,两三年后香气下降很快且出现闷味,叶底韧性差。

半烘半晒有豆类香,介于晒青与烘青之间;三者新茶明显的区分主要在豆香香气,通过是否有豆香来判断是否进行了烘青,晒青的普洱茶略带青味没有豆香味。

对于苦涩度而言,如果是用一地区的小树茶制作的烘青和晒青毛茶对比,自然是烘青毛茶苦涩度低;但前提是一定要拿同一地区的同一类茶做比较。

总的来说,晒青这种工艺,符合生物发酵的条件和要求,这是晒青对普洱茶的意义所在!

1.《普洱茶杀青后怎么晒干才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普洱茶杀青后怎么晒干才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24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