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8月23日)我们展现了第三批共7位极客茶人,今天,我们将继续展现50位极客茶人中的另7位,于50位极客茶人而言已过半。
如果本期有你喜欢的极客茶人,赶紧投上你手中那关键的一票吧!
▎提前剧透:七位极客茶人的小细节在此
50位极客茶人,第1至21位已于前三期的微信推送中展现出极客风采。茶语网(www.c)从来都不懈于为广大茶友分享茶学之美。今天,我们要将极客茶人50强,第四期人物的故事和产品一一告诉你们。
林昱丞,让大众通过一杯茶认识台湾自然与人文的法律系人才;何元威系魏了翁手工贡茶嫡系第37代传人;Vicky简享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行销硕士头衔却专研十余年茶道;黄志辉创建了高原红独有工艺体系与口感体系;制茶世家人张锦星用年轻化方式还原铁观音本真;制陶与制茶之大美集一身的青岛大叔吕竹玉;因爱茶而创立品牌专做普洱茶的李桂荣。
由此可见,本期的7位极客茶人同样不负极客茶人的头衔。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塑造极客茶人的形象,是最富有匠心的极致者,无论是在好茶者、匠者、创新者方面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造诣。他们保有初心,一直都是用心在行动的茶文化推广者。
接下来,请进入第四期7位极客茶人的世界,了解他们与茶的故事,你会发现,以极客著称的他们,每一个故事都值得品味。
No.22 极客茶人
林昱丞:开创“新·台茶流”的茶人,让大众通过一杯茶认识台湾自然与人文
毕业于台大法律系的林昱丞,在校期间便是活跃的风云人物。毕业以后,他回家帮忙家族事业,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与茶结缘。台湾茶的甘甜清香及喉韵,让林昱丞为之着迷。而泡一杯好茶,便是成为他梦想中的事业。
于是,这位台大法律系高材生毅然抛下台北法律光环及人人称羡的律师袍转当茶人。2009年,林昱丞与四位志同道合的学长、朋友,创立100%台湾茶叶品牌“京盛宇”。推广台湾茶的时尚极致美学。
然而,创业并非是光有一腔热血便能成功的。林昱丞诚实坦言,由于错看商机,初次创业也曾惨赔五百万。
通过不断摸索探寻,林昱丞改变了“京盛宇”的营销策略。他通过“紫砂壶手冲茶”,开启许多人喝茶的初体验。他设计的“随身瓶”,赋予台湾茶时尚新风貌。他的品牌始终坚持对茶品质追求不变,并采用符合现代人美学风格的设计、年轻时尚化的包装,融入年轻人生活方式,让大家重新爱上台湾茶。更被香港彭博商业周刊杂志定义为“新·台茶流”。
事实上,对林昱丞而言,创意不是一味地脱离传统走向标新立异的道路,反而是以传统为核心,重新找回最初的感动。
“京盛宇”花了五年的时间,逐步填补台湾喝茶人口的年龄断层,赋予台湾茶精致并充满生活感的定位。让很多人透过一杯茶认识台湾自然与人文的美好价值。
如今,“京盛宇”建立起差异化的品牌印象,进而成为台湾金马奖50周年指定合作台湾茶品牌,获选贵宾指定赠礼,影展观众票选最高人气品牌。林昱丞也多次受邀诚品生活演讲。同时,他还出版过书籍——《台湾茶您好》,得到大众的热捧。目前,已再版4刷,并受邀广播节目采访10余次。
林昱丞认为,在新时代推广台湾茶不能用原本的方式,因为一般说来,人们对茶叶知识及选茶都不甚理解。所以,“京盛宇”想做的,就是直接将好茶送到人们手上,并符合现代人喝茶的习惯与风格:要快速、要便利、有质感。
了解极客茶人林昱丞的故事,请查看今天微信第2条。
No.23 极客茶人
何元威:天生制茶人,魏了翁手工贡茶嫡系第37代传人
蒲江县,茶是当地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87年出生的何元威,走上了和大多数同龄人完全迥异的手工制茶道路,成为蒲江县手工炒茶师中最年轻的一位。
何元威虽然做茶不过5年光景,但在当地却颇有名气,连续蝉联二次手工制茶(雀舌)技能大赛冠军的何元威,他的茶曾在比赛现场拍出了500克2万元的高价。
事实上,在当地,说起手工茶不少人都会提及何元威。大家都知道,在蒲江县的“樱桃山”中,何元威有一个自己的根据地,搭起简易茶摊,几个座位,两口锅,制茶过程一目了然。
大学毕业后的何元威进入成都的一家茶叶销售公司。通过对机器制茶流程的认识和了解,何元威发现,虽然机器炒出的茶能节省劳动力,但按照规范流程生产出的茶叶,并不能达到“好茶”的高标准。
2009年,何元威第一次接触到手工炒茶,就被它的魔力吸引。那时,炒茶还只是他的个人爱好。
一次契机,何元威结识了魏了翁茶品牌创始人。为了追寻好茶的滋味,他正式拜师学茶。如今,他是魏了翁手工贡茶唯一嫡系的第37代传人。
经师父点拨一心只做蒲江雀舌,故到现在最专精于蒲江雀舌的全手工炒制。5年的做茶生涯,已经让他的手掌布满老茧,这些形状不一的老茧都是做茶过程中被茶叶所烫的泡形成。
“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够把我们蒲江‘雀舌’做到西湖龙井的香高味浓和蒙顶甘露的鲜爽清灵有机结合。”从来没有一锅茶满意,永远追求更好,这就是激励何元威把手工制茶事业永远进行下去的最大动力。
了解极客茶人何元威的故事,请查看今天微信第3条。
No.24 极客茶人
Vicky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行销硕士,十余年茶道研习者
Vicky简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行销硕士,曾任高端厨具规划师、室内设计师与华硕计算机欧洲区产品经理。十多年前跟着母亲认识了茶道,由茶席之美爱上茶。
习茶多年间,Vicky简一直保持着每周三到四堂课,并师承小慢老师、台北书院、清香斋出身的游瑞祝老师;岩茶、野生茶相关领域师承白宜芳老师;而制茶科学则师承陈焕堂老师。
Vicky简热衷于上山下海地寻觅稀有好茶,经常成为茶友们寻茶的来源。加上她欧洲求学的日子,结识许多对中国茶文化十分向往的欧洲朋友。长此以往,Vicky简萌生了将中国茶及茶文化推广出去的念头。因此,与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三径就荒。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来自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而取名三径就荒,正是意在提醒我们精心着眼于茶叶憨实外表下的迷人本质。
根据每种茶叶特性及滋味,逐泡试茶,并记录第一至第五泡,最能展现完整滋味的冲泡建议。通过借鉴咖啡评测“风味论”的方式,将茶叶的滋味、香气以较为具象的方式描述,让茶友可以简单直接的联想、记忆。额外赋予特别的“风味号”,根据滋味由轻到重,给予1—9的等级编号,方便茶友依序品尝。
每月固定召开主题式茶享会中、英文视频直播。带领订阅户和粉丝品尝该期三款茶品,与茶友互动讨论,同时也学习全球各地茶友,不同环境冲泡差异,作为后续茶品开发反馈修正参考。
事实上,三径就荒旨在减少茶友们泡坏茶的失望,提高品味美好的机会。以科学化系统带领跨国籍茶友一同欣赏中国茶的美好,解决习茶知人搜罗好茶的困扰。
了解极客茶人Vicky简的故事,请查看今天微信第4条。
No.25 极客茶人
黄志辉:二十年茶人生涯,创建高原红独有工艺体系与口感体系的制茶师
自幼长于茶区的黄志辉于1996年机缘巧合认识香港兆祥集团董事会主席邱祥坤先生到其下属企业武夷山御茶园茶业有限公司任职,从而走上漫漫习茶路。
回顾二十余年习茶路程,武夷习茶四年,与公司邻居茶科所老师傅亦师亦友。走遍三十三峰九十九岩,探访大小茶厂。接待过国际友人政要,教出上百名茶艺服务人员。
2000年,黄志辉调往长沙御茶园茶艺馆,后觉茶需静心精进。又于2003年回家乡到农村山里种茶三十亩,潜心研究。
2009年,黄志辉前往贵州黔西南海拔1980米的七舍山里醉心做茶,将自己十几年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后,开发研制出了带着春天气息的绿茶涵香。
涵香工艺结合乌龙茶的晒青工艺以及烘焙工艺,在几十上百次的杀青温度实验中找出最合适的杀青温度,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绿茶之路,获上海茶博会金奖。
同时,结合武夷山小种红茶工艺和岩茶做青工艺,特别是后期的岩茶精致技术运用到红茶的后期精制上,成功研制出高原红红茶。
“六大茶类既是不同的又有相通的,这辈子就是在不同和相通中去找出一个自己的路。”黄志辉如是说。
了解极客茶人黄志辉的故事,请查看今天微信第5条。
No.26 极客茶人
张锦星:不忘初心的制茶世家人
张锦星家是从爷爷那一辈开始做茶的,传统的茶叶烘焙方式是炭焙,而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制茶工艺的机械化。张锦星觉得,商业化的浪潮淹没了传统制茶的工艺传承,也使得铁观音丢失了最本真的味道。
所以,张锦星立志要用年轻化的方式,还原铁观音最传统最本真的味道。
祖辈至父辈的种茶制茶的营生在时代的推进后步伐越显艰难。张锦星是年轻的一代,时代发展产生的新鲜事物和思想文化的浸染使得他不再愿意如父辈一般将生命耗在满是茶树的山林间。
但是,茶,张锦星终归是离不开的。一年,张锦星父亲染病,尚在支撑的茶业倒下了最重要的支柱,于是,张锦星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五月采茶,张锦星在父辈劳作的山林劳作,在父辈烘茶制茶的地方烘制新茶,也像父辈一样,在口渴的时候痛饮一大碗茶汤,清除劳作的疲倦。杀青,发酵,烘干;老茶桌,老竹椅,碗沿带着缺口的老茶碗,做茶的还是那些工具,喝茶的茶客还是那些人,因为茶,仿佛这里没有时光的经历。
从繁杂社会中抽身回到山林间的张锦星寻回了自己的初心,因为现在作为一个茶人,这份初心便是茶人的初心:茶其实并没有多么高端,也并没有需要去在饮茶的时候特意地摆出那些论调,当追回茶原来的普世,才是一个茶人最终的心之所向。
了解极客茶人张锦星的故事,请查看今天微信第6条。
No.27 极客茶人
吕竹玉:用不确定的焰,烧出最笃定的美
从早年的艺术学校美术教师,再到后来的室内外装饰设计师。这个青岛帅大叔或许并没有想到如今自己会与茶、与茶器制作有着如此深刻的交融。
2011年,吕竹玉在青岛崂山建造“青岛玉窑柴烧基地”,通过创作更多的当代柴烧艺术作品,更助力推广世界各地柴烧作品,作品采取古老的“柴烧”技巧,通过不确定的焰,与坯体结合,创造出自然之美、偶然之美、个性之美和残缺之美。
而吕竹玉对茶与器的追寻,是相辅相成的。制器让他用心去体味茶,感受茶让他更好的懂器。
2008年前后,制陶5年的他随师李梓源先生、徐朝兴先生、李馥圭先生学习陶瓷知识,并开始接触茶器的制作。
深究着器,也就爱上了茶:“起初的喝茶对茶、器、人之间,不知有什么关联,逐渐对有关茶知识的了解,意识到了他们之间的‘和’,饮茶的‘适口为宜’至关重要。
吕竹玉说,他这些年在对茶器的制作中,与茶感情越来越深,而对茶的传播也就责无旁贷了。
所以他在烧器之余,也开始研究制茶。在青岛崂山与一位制茶的朋友胡纯光先生一起研制了一款称为“我家小白”的白茶,它充分利用了崂山茶鲜叶内质营养丰富的特点,运用独特加工工艺(萎凋——干燥),经数年实验,于2015年成熟。
无论吕竹玉自己的茶器和茶叶,都没有脱离一个“和”字。代表着他对协调、适宜、美感追求的这个字,这是他从事艺术一辈子,从未丢掉的。
了解极客茶人吕竹玉的故事,请查看今天微信第7条。
No.28 极客茶人
李桂荣:茶是他不计成本的作品,而他将永远不满足
这些年来,李桂荣每年都要去到四五次茶山,为自己的茶品牌寻找资源。真正说起来,并不是主业的做茶品牌,仅是他的兴趣与乐趣。
可以说,这是一个不计成本去热爱的兴趣,所以“一任天真”的产品量不足以称为生意,更像是李桂荣基于自身对茶理解的一个作品,或许正是因爱而生,李桂荣才会热爱这片茶山,将每片茶叶视为纯净的真爱。
这一切,都离不开他这些年与茶的缠绵。
作为年轻的企业家,李桂荣经营色母厂十多年,无论是家里还是办公室,都可以找到茶的踪影,认识他的人都称他为“茶痴”。
2005年第一次接触茶,是从一杯古树茶开始, 那入口滋味醇厚,韵味久留于口的感受久久让他难以忘怀。
所以一直以来对古树茶就存在一种抹不去的情结,为此不断地去追求它的纯正与高端品质,并且一直想了解最极致最高端的普洱茶饮品是怎样的,于是就一直探索,他与当地有名的老茶人一起合作,做一些都是原生态的,无农药残留并全是单个片区生产出来的头春古树茶。
每年李桂荣都去茶山收茶,经过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近两年自己也尝试着独立完成了几批茶。而且经过这两年身边朋友的品饮,都觉得他做的这些茶已经非常惊艳。
“当然,这些是朋友们过于夸奖啦,”李桂荣笑着如是说:“我把茶视为自己的一个人生作品,作品好坏只能他人评判,我自己是永远都不会满足的。”
了解极客茶人李桂荣的故事,请查看今天微信第8条。
▎规则解读:你们的一票决定着他们70%的晋级希望
你的每一票都尤为重要!
第四期晋级投票规则:与以往一样,我们将通过茶语网官方微信平台进行投票,并在下一期投票之前公布上期票数,茶语网app可查看投票结果和极客茶人详细信息。待50位极客茶人大众投票全部结束后,方公布极客茶人20强名单。(茶语网粉丝用户和极客茶人专家评委团分开投票。其中,茶语网用户的大众投票权重占70%,专家评委团权重占30%。)
你最喜欢今天的哪个极客茶人?赶快前往微信为他投票吧!
注:投票截止时间为9月5日(下周一)23:55
截止于8月29日23:55的第三期大众投票结果
张宇:玩家普洱品牌“吉普号”15967票
黄义东:健康茶饮“茶小茶”15761票
孙鹏:云南大树晒青红茶“懒红”1894票
林葆松:百年非遗红茶“里洪坑红茶”16181票
丛海燕:“燕语”古树茶20768票
郑国:焕发古法工艺“石塔山美人茶”17946票
苗苗:“物我”刺子绣2272票
尽管这七位极客茶人的大众投票已经结束,但“翻盘也不是没有可能”。大众投票权重占70%,还有30%的得票权重,会在50位极客茶人大众投票全部结束后,由专家评委团统一给出。
你可以在每一位极客茶人的单篇专题报道后的右下角评论区里
写下你喜欢的极客茶人并说明理由
截至9月5日(下周一)23:55,评论点赞数排名第一的茶友
可以免费获得一件惊喜小礼品
上一期评论小礼品获得者
张宇:茉莉
黄义东:大A
孙鹏:大A
林葆松:309
丛海燕:309
郑国:梁健宜
苗苗:茉莉
请以上幸运儿添加茶语网微信小号(zgcybxiaohao)为好友,留下您的微信号、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收货地址,我们将在近期与您联系。
极客茶人图文资料均由其本人提供。
更多好文可微信搜索公众号“茶语网(zgcybtea)”关注查看!
1.《[极客普洱茶喝怎么样]极客冰岛普洱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极客普洱茶喝怎么样]极客冰岛普洱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2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