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中国故事二十四节气看这里!一看就懂的二十四节气故事,过年回家讲给孩子们听

说到二十四节气,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那首脍炙人口的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年。”

短短的二十八字,囊括了农历一整年的重要日子,也蕴藏着咱们老祖宗的智慧。

那么,老祖宗是怎么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的呢?它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下来的呢?

图片来源网络

二十四节气的来源

在古代,祖先们没有先进的科技来帮忙,只能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来总结时间的规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通过观察竹竿在太阳底下影子的变化,来确定季节的交替。

把一年之中正午影子最短的一天叫做夏至,最长的一天叫做冬至。到了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由邓平等史官们制定了第一本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书,名字叫《汉历》,也叫《太初历》,这本书以黄河流域的天气变化为基本准则,把一年分成了24份。

大约每15天为一个节气,“节”就是时间段、节点的意思,“气”就是气候的意思。每月的第一个节气叫“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叫“中气”。从立春开始,到大寒结束,一共24个节气。

经过了祖先们几百年的观察推演,至此,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定为历法,流传至今。

二十四节气的分类和特征

这二十四个节气,看似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从命名上,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二十四节气里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民间又叫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就是春天。

立春的意思就是春天到了。像这样反映季节交替的节气还有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都代表着一个新季节的开始。

每年二月的3、4号就是立春。我们如果翻看万年历,还能看到具体的立春时间,比如2022年的立春时间就是2月4日的凌晨四点五十分。

这就意味着,从这一刻起,沉寂了一个冬天的万物都开始复苏了。有句话叫“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可见立春这个节气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意义。

二月的第二个节气叫雨水,一般在2月19日左右。古人认为:春天到了,春风一吹冰雪开始融化成水,从天而降就变成了雨,因此起名叫雨水。

像这样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还有: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通过这七个节气的名字,我们就看到了一滴水在一年四季的变化。

人们盼望春雨,春季草木庄稼都开始生根发芽,拔节生长,自然更需要雨水的滋润。

但春季往往雨水偏少。有句民间谚语叫“春雨贵如油”,意思就是春天的雨像油一样珍贵,体现了人们对春雨的珍惜和渴望。

到了3月5、6号,就是惊蛰节气了。为什么叫惊蛰呢?其实,一开始这个节气叫启蛰,启是启动、打开,蜇就是蛰伏的虫子,意思就是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那些潜伏了一个冬天的虫子都开始爬出洞来了。

后来,为了避讳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改名为惊蛰。这个节气是用了动物的变化现象来命名的,像这种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还有清明、小满、和芒种。

惊蛰节气里,我们还会发现另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雷。古人说:一雷惊蛰始田家无闲时。所以,惊蛰也往往被解读为,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了蛰伏的虫子。

此时,天气更加温暖,土地已经完全解冻,繁忙的春耕也要开始了。

三月的第二个节气叫春分。意思就是昼夜平分。像这种提示昼夜变化的节气,还有夏至、秋分、冬至。

这四个季节告诉我们,春分当天,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此后白昼将逐渐延长,夜晚缩短;到了夏至,白昼时间达到了一年中最长的时间,夜晚则最短。

再往后,白昼时间又慢慢缩短,夜晚慢慢变长;到了秋分,又昼夜相等了;最后到冬至,夜晚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的时间,白昼则最短。时光交替,周而复始。

春分季节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大风天气多。有句谚语叫“春分地皮干”。为啥干呢、风多风大啊。

春分时节,由于低气压移动引起的冷空气南下,导致北方地区经常有大风天,大风一吹,扬沙漫天。还会因为冷空气出现倒春寒。让你体验一把什么叫“熬过了冬天,冻死在春天”。

除此之外,还要一组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它们分别是: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

什么叫暑呢?你看这个字:上边一个日,下边一个日,早也热,晚也热。暑就是热的意思。

民间有句谚语叫“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可见这两个节气是一年里温度最高的季节了。这段时间一般从每年的7月7、8号持续到8月23号左右的处暑到来。

什么叫处暑呢?处,就是停止的意思,就是酷热的暑气到这里要开始慢慢消退了。也可以理解成“出暑”,要从酷热的暑天里出来了。

虽然还是处暑,可它和夏天没有一点关系,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此时,虽然白天还是热,但到了夜晚,就会慢慢变凉,晚上睡觉要盖被子了。

那什么是寒呢,这个好理解,就是冷啊。民间谚语叫“小寒大寒,冻成冰团”,这两个节气正好对应了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

智慧的老祖宗们甚至通过观察小寒大寒的天气情况,可以预测来年小暑大暑的状况。

看看这些民间谚语“小寒无雨,小暑必旱。”,“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科技不发达的过去,这些预测就是帮助人们衡量耕种的线索。

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智慧

从二十四节气里,我们不仅能看到四季轮换,物候变迁。更能感受到祖先们的勤劳和智慧。

根据二十四节气,人们懂得了顺应天时、尊重自然的道理。春季播下的种子,要经过雨水的灌溉,酷暑的炙烤,才能结出饱满的果实。

假如违反了自然规律,拔苗助长,或者过时再补,都没法收到理想的结果。所以,人只有跟随自然规律,遵守自然法则,才能真正地融会贯通。

根据二十四节气,人们总结出养生的规律。春季干燥容易上火,养生的关键就是疏肝理气,调理情绪;夏季湿热流汗多,要以滋阴补肾为主;秋季湿气重,重点自然是除湿养肺,到了寒冷的冬季,就要多进补身体,藏精蓄锐,以待来年。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气象预报的发达,二十四节气已经不再作为主要的生活参考了。

但它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许多有意义的节日、民俗活动都有二十四节气的影子,比如九华立春祭、苗族赶秋、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

而诗词歌赋,民间谚语里更是有大量的二十四节气的元素。二十四节气蕴藏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先辈们的勤劳智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地五大发明”。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责任。

2022年的立春日是2月4日,也就是农历的大年初四,老家的老人又开始给娃娃们做春鸡了。好怀念我的虎头帽和袖子上的大公鸡。

你知道小孩子为什么要戴春鸡吗?

图片来源网络

1.《中国故事二十四节气看这里!一看就懂的二十四节气故事,过年回家讲给孩子们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故事二十四节气看这里!一看就懂的二十四节气故事,过年回家讲给孩子们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57951.html

上一篇

【二十四节气与肝病调养】专题立春养生宜养肝 二十四节气之首要做这些事

【二十四节气与肝病调养】专题立春养生宜养肝 二十四节气之首要做这些事

二十四节气与肝病调养相关介绍,△立春:望春花 立春 2月3日 23:34:01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喻意春季的开始,该时太阳位于黄经315°。从这一天到立夏这段期间,都被称之为春天。 立春三候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 东风

节气表二十四节气宜忌,干货看这篇!夏至养生:顺调阴阳,适食酸苦忌寒凉|二十四节气养生

节气表二十四节气宜忌相关介绍,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 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描写二十四节气惊蛰朗诵专题之诗意24节气 · 主播孙霞朗诵《观田家》

描写二十四节气惊蛰朗诵相关介绍,北京时间3月5日22时44分 迎来“惊蛰”节气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唐)韦应物《观田家》节选 下面由主播孙霞 朗诵《观田家》

二十四节气红楼美女看这里!红楼闲看:大观园奇异的芒种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

二十四节气红楼美女相关介绍,“芒种逢花已自难,瑞云攒处凭栏杆。 烦君问取同州例,一干三花奏牡丹。”宋朝周孚《高邮知军觅芍药一枝五花三绝其一 》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9个节气,通常是在农历五月仲夏,此时太阳行经黄经75度,传统中国

【卡片之歌二十四节气】1首节气儿歌+24张幼儿园手工作品,帮孩子轻松记住24节气,快收藏

卡片之歌二十四节气相关介绍,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它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更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陕西二十四节气题专题之2020年2月29日(周六)下午:二十四节气与陕西民俗

陕西二十四节气题相关介绍,讲 题:二十四节气与陕西民俗(832期) 主讲人:傅功振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地 点:陕西省图书馆二层报告厅 主 办:陕西省图书馆 【主讲人简介】: 傅功振,中共党员。曾担任陕师大文学院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