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如今,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哈达嘎查,牧民谈到嘎查发生的变化,都这样拍手称赞。他们口中的好支部,就是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某保障团党委与该嘎查党支部结成的共建“对子”,让牧民感觉脱贫致富有了“靠山”。
除了乌兰哈达嘎查牧民洋溢着幸福之外,临近嘎查的牧民也同样感到脱贫更有底气。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坚持的“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帮扶到户”和“帮建支部”的帮扶措施,吹响了周边两旗三镇牧民加速致富奔小康的号角。
▲基地领导走进牧户家中了解情况
帮班子,让支部堡垒强起来
▲与当地政府进行精准对接
“经济薄弱的地方,组织建设可能同样薄弱,支部工作水平和能力将直接影响着牧民脱贫致富步伐。”在基地脱贫攻坚会议上,政委何波涛斩钉截铁的一番话引起党委“一班人”共识。
他们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帮扶到户”和“帮建支部”相融互促思路和帮扶措施,以扶贫扶智、增生动力为目的,指导各级与驻地党支部共同学习习主席关于军地扶贫帮困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研判扶贫帮困的措施办法,制定精准扶贫的措施办法。
▲贫困户精准帮扶明白卡
“家里有几口人?草地有多少亩?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在赛汉塔拉镇哈登呼舒嘎查苏雅拉图泥牧民家中,基地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吕枫与嘎查支部书记一道,了解牧民居住情况、收入情况和家庭情况,看到牧民的贫困现状,吕枫心急如焚。
自从接到帮扶任务后,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党委迅即成立精准脱贫调研组开展入户调查摸底,进行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调研组对牧民产业发展、患病就医、社会兜底等情况及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等详细记录,建好贫困户帮扶档案。
▲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了解情况
心有梦想脚下生风。基地官兵怀揣着贫困群众对扶贫帮困的期盼诉求,利用走访、巡诊、入户等时机,与帮扶支部共同学习机关编发的和,加大对扶贫、民族和军事设施保护相关国家政策、大政方针的宣传引导,增强贫困群众在党领导下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决心。
此外,他们还向牧民明确等相关法规对于军事设施保护的条款规定,帮助群众知法学法守法,避免引发矛盾问题,进一步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送米送油
在学习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嘎查党支部班子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有了明显增强,支部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筑牢了牧民稳定脱贫奔小康的组织基础。乌兰哈达嘎查支部书记逢人就说:“基地党委帮我们引了路,大伙就像骑上了蒙古马一样跑在致富路上。”
兴产业,让牧民腰包鼓起来
▲产业扶贫签约仪式
随着走访贫困户的逐步深入,心急如焚的何止吕枫副主任一人,作为联络员的宣传保卫科干事张杰成刚开始和哈登呼舒嘎查支部书记共同感叹“难,真难,想要脱贫真的困难重重!”
难在帮扶的贫困户都地处草原腹地,人烟稀少、发展资源匮乏,自然条件决定了贫困发生率高,并且贫困一旦发生,想要脱贫真的是难上加难,贫困户斯庆巴特尔深有感触地向张杰成说道。
▲医疗小分队走进牧民家中进行就诊
难在帮扶的贫困户之间相距远,牧区两户之间距离大都在三五公里以上,官兵开展走村入户工作单程动辄上百公里,有时上午跑完两三户都已到中午,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迎着朝阳去走访、踩着夕阳往回赶。
难在帮扶的贫困户产业扶贫选定难,两旗三镇的贫苦户致贫原因不同、驻地产业发展情况不同,客观环境决定了产业发展无法像其它地区一样建设工程、大包大揽,产业定位不准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影响贫困户脱贫信心。
▲谈心暖心
精准扶贫贵在准,重在准,成败也系于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地党委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精准定位重点帮扶产业,成功探索“部队+政府+企业”产业扶贫合作模式。他们投资并推动白音朝克图镇杜蒙杂交肉羊项目、赛汉塔拉镇入股企业分红项目、朱日和镇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项目全面落地,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为提高扶贫工作质效,他们还统筹3个嘎查42户贫困家庭,区分层次类别实行一户一策,采取16名干部精准结对与普遍走访巡诊结合的方式,重点户常走访、其余户定期走访,既连点成片又区分重点,做到“全天候”与驻地党支部一道促进贫困户产业脱贫。
▲送药上门
如今,基地帮扶的杜蒙杂交肉羊项目已初具规模,牧民娜仁图雅掰着指头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来计算,目前能使牧户年均增收2500多元。”除此之外,在朱日和镇投入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项目,8户贫困户将年均受益2500元;在赛汉塔拉镇投入的用于入股企业分红项目,18户贫困户将年均受益1200元,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部队帮扶带来的明显作用和实际效果。
抓实效,让致富因子联起来
▲医疗小分队服务深入牧区巡诊
入秋后的漠北草原天气渐寒,该基地的医院里却涌动着一股暖人景象。由基地党委组织的帮扶贫困户来到部队进行全面体检。享受“星级”医疗服务的牧民脸上写满了幸福。因病致贫的图木尔巴图感叹,如今自己不仅得到远程就诊,还走进部队医院接受全面检查,曾困扰多年的乌云终于散去。
▲进入当地小学进行教育
“精准扶贫不仅要增加牧民的‘经济指数’,更要增加牧民的‘幸福指数’。”长期以来,基地党委围绕捐资助学、走访巡诊、军地联谊等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深化运用双拥共建经验成果,充分发挥部队人才技术优势,指导各结对单位在推动产业扶贫项目基础上,重点做好“全面铺开、落地生效”下篇文章,确保贫困群众取得实惠、获得满足。
▲驻地小学生为官兵佩戴红领巾
精准扶贫要在扶智也难在扶智。针对驻地教育资源匮乏、水平不均的问题,基地常年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与朱日和学校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定期组织军营参观、国防教育和联教联欢活动。每年捐赠部分文体活动、办公教学器材器械,让牧民子女从小就沐浴到党的好政策、体会到军民鱼水情。
针对驻地群众寻医用药难、电子设备维修难等实际,基地抽调了医务人员、通信技术人员和理发员,成立便民服务队,每年组织对驻地嘎查牧民群众开展入户服务,去年以来累计发放常用药品10万余元,米面油等慰问品5万余元,为140余户家庭开展过入户服务。
▲组织牧民进场无偿打草
为有效缓解牧民冬季牲畜用草紧张的问题,基地前瞻做好“雪前送炭”文章,在没有军事任务的情况下,每年从9月份开始,组织周边牧民和贫困户走进场区无偿打草,为群众节省上万吨冬储草料。此外,基地还尊重内蒙地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每年清明、“农历五月十三”等重要节日,军地联合组织搬迁牧民回场祭祀活动,不断融洽军民、民族关系。
▲与驻地群众进行“五月十三”敖包祭祀活动
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有助于扶贫工作开展。基地与两旗三镇持续开展“爱边疆、爱牧民、爱草原”系列活动,通过官兵学唱蒙古歌、学跳蒙古舞、学讲蒙古话,联合驻地乌兰牧骑等文艺演出团体,邀请到部队或赴驻地嘎查开展文化联谊活动,不断丰富牧民群众文化生活,让驻地牧民内心始终感恩党。
爱如春风十里,暖透亲人心底。基地官兵忘不了,刚进帮扶贫困户家中,牧民就喊“共产党好!解放军好!”如今,“幸福指数”不断跃升的牧民们由衷的赞誉,成为了对官兵至高的褒奖。
作者|张雷锋 孙德浩 董天渠
1.《朱日和镇 草原深处奏响精准扶贫“三部曲”——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推进驻地两旗三镇脱贫致富纪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朱日和镇 草原深处奏响精准扶贫“三部曲”——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推进驻地两旗三镇脱贫致富纪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