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岁的绍兴新昌退休教师石林旭,花了三年时间,收集整理了老师为纪念张光达老师而留下的各种诗词、书画,并编了一卷《张光达纪念文集》,即将出版。
张光达是中国画大家黄的得意门生。“1944年,张老师是我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和美术。我至今还记得。”石林旭说,老师因为英年早逝,几乎被人遗忘。“我有责任把老师的书画传给后代。”
一位九十岁的老师为他的老师创作了一套散文集
石林旭一生教书育人,在新昌教育战线工作了43年。新昌风俗文化学者,收藏界名人。20世纪50年代初,他开始热衷于收集,收集了大量的旧邮票、旧照片、旧书和新昌人文资料,并将收集的资料存放在新昌县档案馆。
石林旭在搜集资料的同时,发现了不少新昌的名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作品没有发表,他的老师张光达就是其中之一。
张光达,1907年生于新昌县双财乡。他是一位从事书画艺术教育的教育家。是现代山水画大师黄的得意门生。1926年,张光达考入上海美术学院,时任校长的是刘海粟大师。1929年毕业后,张光达师从黄,成为黄的弟子。在张光达创作的一幅山水画中,黄写了一笔,称赞它:“丰富多彩,六律正规。不轻浮懦弱是可喜的。”1952年,张光达先生调到新昌市南明中学任教,黄送给张光达他的代表作《粟裕的早期收获》,可见他们师生情深。后来,张光达被错误地划为右派,不幸死在另一个国家。
1944年,石林旭在新昌读书时,张光达是他的班主任,教语文和美术。张先生因其渊博的知识而受到学生们的尊敬。
2014年,石林旭与张光达的儿子取得联系,了解了他的老师张光达的生活经历。
石林翼说,老师一生有两件未竟之事:一是想整理出版跟随黄研究记录的笔记;二是将新昌历史上完成书画的人物整理成书,写成《新昌绘画史》。张光达的儿子说,为了完成这两件事,父亲攒钱,做了很多工作。
“这太可惜了!”石林旭说,这两件事很有意义。当时以老师的眼光和与书画界名人的交情,条件非常充足。不幸的是,他的事业没有完成,他英年早逝。
为了纪念他的老师,2014年,石林旭从社会上收集了张光达先生的手稿、照片和作品。经过几年的努力,石林旭终于编出了《张光达纪念文集》,其中收录了张光达的诗文、书画作品和纪念他的文章。“2017年是张光达老师诞辰110周年。这本书的出版是对老师最好的怀念。”石林旭说。
“能够出版张光达的纪念文集,缅怀他在书画艺术界、教育界的平凡而卓越的品格和其他贡献,是后人的责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的意义将更加宝贵。”新昌集团前董事唐说。
挖掘许多被遗忘的名人
在新昌县南明街临城社区的一栋普通房子里,记者见到了90岁的石林旭。他看起来精神很好,但毕竟年纪大了,经常腰酸背痛,不能长时间走路或坐着。医生劝他卧床休息,他却说:“我现在只觉得时间不够,想尽可能多地挖掘被遗忘的新昌名人。”为了收集信息和与人交流,老年人也学会了使用电脑和微信。
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出新昌名人10余人,其中包括民国新昌体育“三杰”之一的张、傅等。
2005年,住在宁波的老同学张给石林旭写了一封信,说他的父亲张雨富在新昌档案馆收藏了一部诗集《于坚草案》,并附有影印件。诗集涉及民国初年新昌的社会状况、人物和景点,是珍贵的文史资料。
张雨富,新昌八毛人,民国时期就读于杭州体育特殊学校,与陈诚、唐为同班同学。毕业后在省内著名中学任教,在教育和体育方面有良好的口碑。被称为新昌体育“三杰”之一。张和傅酷爱文学和历史。他们有深厚的国学根基,擅长诗词,多才多艺。
“像张、傅这样的好老师,在《新昌教育志》里连个名字都没有。”石林旭说。为此,他搜集了大量有关张、傅的资料。2012年,在张的支持下,张雨富的《残剑手稿》及相关数据集得以印刷。2014年,中科院研究员、新场乡贤者张转忠先生用眼神认书,认为是历史乡土史料,应该出版。
在张颖·任重的支持下,这本具有历史价值的手写宣纸线装书最近印刷完成,即将出版,书名为《于坚·陆柬之草稿》。
1.《老人出书 九旬老人花3年为恩师出书 挖出不少被遗忘名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人出书 九旬老人花3年为恩师出书 挖出不少被遗忘名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72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