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亮亮梁胖子
课程这个词在教育领域使用得非常频繁。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课程的具体含义?
阶级等于阶级吗?课程等于大纲吗?还是另有深意?香港大学的程教授在下面做了简单的解释。
程还指出,当前的课程与学习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
有些名词用久了,人们渐渐忘了意思。课程这个词在教育领域使用得非常频繁。
我在香港读教育文凭的时候,是70年代后期,我了解到课程在西方是一个想象出来的但很宽泛的概念,大致指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但没有精确的定义。
后来,人的思想逐渐从“内容”扩展到“能力”。也就是说,除了看学生“懂”了什么,还要看他们掌握了什么能力。
换句话说,这不仅取决于学生脑子里有什么,还取决于他们能做什么。
mainland China的“课程标准”和香港的“课程指引”都有这样的趋势。
广义来说,“课程”就是回答“学生应该学什么”。在过去,课程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科目”。世界上大多数“课程”文件都讲述了各种学科的学习内容。
但是,社会变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几门学科,即使学科数量增加,也不能给学生应有的学习。
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学习的目的应该回到最基本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或者一般的素养。因此,越来越多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体验学习、服务学习和研究旅行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应该广义地定义为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习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人类学习的关键在于实践;是人类的经验塑造了人类的知识。大概没有人会反对这个原则。
在中国,虽然总觉得学校生活被应试教育困住,但基本上课外活动是一种传统。
近年来,学生有机会参加校外甚至海外的各种活动。他们的学习经历与二十年前大不相同。
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体验”,也就是说,让学生充分享受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并放在实际的学校里,这与我们习惯的教育形式是矛盾的。
矛盾之一: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应该拥有的多样化学习体验与对少数学科考试结果的重视之间存在矛盾。
多元的社会,多元的学生,但在这两大洲之间,只有一座狭窄的考木桥。这也是人们抱怨应试教育的基本原因,不需要太多解释。
矛盾2:
经过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国社会(其实韩国、日本、越南也是如此),人们会觉得通过个人的努力,即使不考虑先天,考试也能成功。
如果要考虑考试以外的因素,家长和学生都会觉得没有“可控”的把握和方式。
第三个矛盾:
如果期望学生有考试成绩以外的学习经历,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肯定有优势。
然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很难有资源享受其他学习经历。后者会觉得自己处于不利和不公平的地位。
第四个矛盾:
考试是一个大家都习惯的“游戏规则”,是一个具有社会公信力的“游戏规则”。因为有数值分数,感觉很客观。
其他的学习经历,其实都是重在过程,很难用量化的方法去衡量结果。
甚至有一位教育测量的“专家”声称“如果你不能测量它,你就不会学习”。这就是过程和结果的矛盾。
第五个矛盾:
在老师看来,考试是有课程标准可循的。其他的学习经历是多种多样的,一定是百花齐放。老师会逐渐失去对学生学习的监控,发现很难掌握。“学生走自己的路,就不会迷茫”?
矛盾6:
如果重视其他学习经历,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分数的“信任”。
长期以来,人们把分数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代表。看到高分就觉得学生学得好;其实家长并不太在意学生学到了什么。
其他学习经历讲究内涵,不一定用分数来表达。父母会说:“没有分数我怎么知道孩子过得怎么样?”
第七个矛盾:
对学生的传统评价是看他们知道多少;其实假设知识就是倒进学生脑子里的液体,有多满。
其实评价应该是看学生能做什么。一个假设是,如果允许考生在考试中使用电脑,“他知道多少”将不再是“可测试的”。
这些矛盾不应该被视为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而是不可避免的挑战。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解决,实际上就是一座维持考试成绩的独木桥,剥夺了学生非常丰富和辉煌的学习体验。
这些矛盾很多都是根深蒂固的,很难一蹴而就。但是,解决这些矛盾才是正确的改革之路,不可避免。
-结束-
涞源通第一教育
本文发表在《上海教育》杂志上
作者程(香港大学名誉教授)
1.《什么是课程 程介明:什么是课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是课程 程介明:什么是课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73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