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德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的殷切嘱托,主动融入新福建建设大局,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特别是通过培育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激发宁德发展新动能。

  闽东,曾是工业基础薄弱的后发地区,被称为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然而,近年来,宁德市挖掘优势,精准招商,抱回了一个又一个“金娃娃”。如今,这里正成为临港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书写着宁德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A 龙头招龙头 催生“产业聚变”

  驱车穿行于宁德环三都澳区域采访,始终被一股“大干快上的”澎湃热潮包围着。一路上,不时见到企业车间的繁忙景象,听到园区项目施工的机器轰鸣,无不被闽东建设者们的“大干晴天、巧干雨天、抢干阴天、干好每一天”的“四干精神”深深震撼着。

  今年一季度,宁德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15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398.6亿元。其中,开工项目101个,总投资338.3亿元;竣工项目53个,总投资60.3亿元。

  “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接受采访时说,这些年,宁德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把抓高质量产业项目作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抓手,以新能源、上汽、青拓、中铜等一批“龙头”为依托,强化精准招商、狠抓项目建设,推动“五个一批”项目滚动接续。

  短短数年间,宁德就抱回数个“个头”“颜值”“气质”俱佳、含金量十足的“金娃娃”,逐步显露出宁德在新时代厚积薄发、加快赶超的强劲势头。目前,全市在建即将建设重点工业项目53个,预计到2020年可新增产值1500亿元以上,达产后可新增产值3000亿元。

  为了磁吸优质项目落地,宁德市突出一把手招商,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招商、亲自协调解决重大招商问题,亲自带队洽谈项目,定期晒“成绩单”、亮“考评表”。去年以来,共签约项目405项,总投资近1500亿元。

  宁德围绕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产业,抓好产业链招商,实施“4+4+X”产业项目招商计划,连续两年制定年度500亿元工业招商目标,去年以来共签约工业项目290项,总投资970.8亿元,其中四大产业链招商项目占比达75.6%。

  如何让一个龙头企业打造一个产业集群?郭锡文表示,宁德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充分利用龙头企业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战略协同,以龙头招龙头,再以新引进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吸引其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形成又一个产业集群,从而催生“聚变”。

  比如,发挥时代新能源这家龙头企业作用,引进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并带动首批30个一级配套商落户宁德。又如,发挥青拓集团龙头企业作用,引进国内循环经济领军企业格林美公司,建设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园,为打造闽东又一个新能源材料千亿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B 配套“加速度”打造发展“暖巢”

  宁德接二连三抱得“金娃娃”,不仅体现着宁德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体现着宁德各级领导干部投身赶超发展的行动自觉与紧迫感。

  走进上汽宁德基地主机厂建设现场,四大车间主体施工已基本完成。偌大的工地,仿若一个与时间奔跑的“比武场”,项目建设者创造了“大干晴天、巧干雨天、抢干阴天、干好每一天”的“四干精神”,顶着困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创造前所未有的“宁德速度”。

  以上汽宁德基地项目为例。该项目启动以来,市、区两级项目建设指挥部领导、干部一线为家、挂图作战、合力攻坚,短短6个月便100%完成项目安征迁房屋签约、腾空、拆除,其征迁速度之快、完成度之好,创下了蕉城区房屋安征迁工作新纪录。

  项目落地后,配套服务至关重要。宁德市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市四套班子全员出动,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跟进,项目协调机构与项目业主一起办公,以“保姆式”服务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宁德还借鉴“模拟审批”工作经验,对重点项目规划审批、招标备案、项目审批等进行改革创新,并在上汽及配套项目开展试点,仅两个多月就解决了43个前期要素保障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开工。

  同时,宁德强化正向激励,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一线考核干部作为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的重要手段,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沉到基层和项目一线,赛场识良将、一线试强驹,让有为者有位,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后来者居上。宁德干群渴望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追求超越的决心从未改变。任何一个大项目,从招商引进,到用地征迁、落地建设,到设施配套、要素保障,到建成投产、发展壮大,“你的事,我的事,都是大家的事”,这种合力办起事的精气神贯穿始终。

C 推进协同发展 形成竞争新优势

  一舞龙头动四方,“聚”出一番新天地,在产业的“暖巢”环境下,宁德以四大产业为主导,构筑起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格局——

  2018年,坐落于福安白马江畔的青拓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以1050亿元工业产值,打造了闽东首个千亿产业集群,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在此强势崛起。

  东侨赤鉴湖畔,时代新能源、新能源科技两家龙头企业引领的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直指千亿目标,宁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蕉城漳湾,宁德铜冶炼基地项目已于去年底全面建成投产,达产产值200亿元以上,打造东南沿海最先进的铜产业基地步履强劲。

  蕉城三屿园区,上汽宁德基地项目,6月将实现第一辆车下线、7月实现量产,全面达产后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一个福建最大、全国靠前的“汽车城”喷薄欲出。

  还有古田杉杉负极材料项目、屏南新能源项目、柘荣不锈钢产业集中区、福鼎三元正极材料和汽车薄板、霞浦时代一汽及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周宁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寿宁铬铁项目等一批百亿级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也破土而兴,实现了四大主导产业链项目在宁德各县全覆盖。

  以点带线扩面、加速集聚发展,产业发展呈现强劲态势。去年,宁德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2%。

  产业链的交织,衍生出更为清晰的产业“脉络”——宁德四大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协同性强。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不锈钢原材料红土矿中的镍、钴是锂电池的重要材料,铜产品又是汽车和锂电池制造不可或缺的材料。宁德因势利导,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3月28日上午,宁德循环经济产业园在福安湾坞半岛正式开工。这一项目由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0亿元,建设报废汽车、废动力电池、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生产线,并配套建设固废填埋处理中心。

  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落地,进一步完善了宁德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去年,宁德引进青美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和格林美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推动时代新能源、青拓集团和格林美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综合开发红土矿生产镍、钴材料,形成从镍、钴原材料提取到正极材料、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制造以及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闭环的产业链,实现制造业“正向、逆向”循环发展。

  目前,宁德正深入对接下游铜精深加工项目,打通铜产业与锂电池产业、汽车产业协同发展通道,着力构建宁德产业发展新模式和产业竞争新优势。

四大主导产业腾飞进行时

锂电新能源

力争到2020年产值超千亿元

  短短8年间,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几何级速度发展壮大。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

  宁德已形成以宁德时代和宁德新能源科技为龙头,以卓高、厦钨、杉杉、国泰、青美、邦普等34个项目为配套,涵盖正、负极材料、隔离膜、电解液及电池构件材料,延伸布局全市7个县,区域协同优势明显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2018年,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473.5亿元、增长25.8%,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61.5%。2020年,产值可达1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

打造东南沿海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占地6800多亩,具备整车生产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完整的四大工艺,是福建省目前设计产能最大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项目。该项目及配套厂投资100亿元,实际产能30万辆,已带动30家一级配套商落地同步建设。

  自2018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项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推进,创下了新的“宁德速度”。目前,项目主机厂四大车间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45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建成16个,剩余项目已进入攻坚、扫尾阶段。预计2019年6月份第一辆车下线、7月份量产,达产产值可达500亿元,二期预留同等规模产能;未来可形成千亿规模产值,成为东南沿海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不锈钢新材料

诞生福建省首个年产值超千亿的民企

  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是宁德最早培育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2018年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宁德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青拓集团成为福建省首个年产值超千亿的民企。

  目前宁德已建成以青拓系列项目为龙头,甬金、宏旺、海利、上海克虏伯、奥展等项目为配套,实现200系、300系、400系产品全覆盖,涵盖“原料—冶炼—热轧—冷轧—不锈钢制品”的全产业链条。2018年,不锈钢粗钢产量470万吨占全国产量2670万吨的17.6%;占全球产量5072万吨的9.26%。宁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产业基地。

铜材料

打造东南沿海最先进的铜产业基地

  宁德铜冶炼基地项目是福建省政府与中铝集团合作建设项目,总投资52.8亿元,设计规模为年产阴极铜40万吨,项目已于2018年底建成投产,达产产值200亿元以上。

  项目拥有目前国际国内铜冶行业最大规模的单条生产线,工艺技术先进,项目采用富氧强化的铜冶炼技术,工艺成熟稳定,环境指标优良,综合能耗低,装备水平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单一设备产量最大。

  今后,宁德将发挥铜冶炼基地项目的龙头带头作用,完善配套服务,引进下游精深加工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铜精矿集散中心项目,使其逐步发展为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打造东南沿海最先进的铜产业基地。

“数”说宁德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截至2018年底,宁德总体完成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3.2%降至万分之一以下;453个建档立卡贫困建制村完成退出419个,占92%;“十三五”以来,完成“造福工程”搬迁4.8万人,其中贫困群众“挪穷窝”1 1 595人。

  宁德市本级每年安排产业扶贫资金1 000万元,2019年进一步增加到2500万元,各县也加大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宁德市34名厅级领导每人挂钩1个贫困村和2户贫困户;安排859个市县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共建,带动全市1.28万名干部挂钩2.27万户贫困户,形成了全方位覆盖的挂钩帮扶工作体系。

  2018年,全年累计发动近400家农民合作社、172个农业龙头企业、434个家庭农场参与带动1.5万户贫困户发展脱贫增收产业。

  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资金池1.4亿元,创新推出“福泽卡”“精准扶贫授信卡”,2016年以来,累计为1.2万户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6.3亿元,贷款总量居全省首位。

  每年组织实施“雨露计划”等实用技术和就业培训1万多人次,实现转移就业2000人以上;发动4000多名乡土人才与1万多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安排公益性岗位,为1 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解决就业。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教育领域补短板方面,201 7年至2018年,累计完成投资34.1 5亿元,新增学位3.373万个。

  加快推进产科、儿科、精神科、中医科等薄弱医学学科建设,实施医疗卫生补短板工作以来,共计新增床位724张;至2018年底,全市已建成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所1377所,其中新建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所246个。

  养老领域补短板方面,201 7年以来,全市养老补短板项目总投资1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97亿元;全市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18577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4.85张;投入资金3.4608亿元,建设了3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推动智慧养老进社区,为24390名特定对象购买了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

  城乡民生基础设施领域方面,201 7年至2018年,全市累计新改扩建成市政道路202公里,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22.1 7公里、绿道336.12公里,新增城乡公共停车泊位6147个,新建改造城乡公厕490座等。

清海工作取得突破

  宁德市从2018年6月开始至2020年6月底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清理各类废旧渔排7.1万口,清退禁养区渔排1 4.9万口、藻类2.4万亩,升级改造养殖区和限养区内渔排27万口、藻类23万亩。

原标题:宁德:抱好“金娃娃”发力高质量发展

1.《宁德汽车 宁德:打造东南沿海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宁德汽车 宁德:打造东南沿海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0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