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领土的最东部(2)
三江造青米
昨晚雨后的天安门广场太美了。我等不及要在这里插入了。希望大家喜欢。
“剑三江”这个词对于熟悉她的人来说可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陌生的。这次去祖国最东部的旅行让我对她有了更好的了解,我想做一些介绍。
一个
建三江是什么?
建三江是地图上村一级找不到的城市。是省市县行政区划找不到的市政府组织(个人理解)。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原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它也是其管辖的15个农场之一。“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原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十五团)
▲建设三江管理局办公楼
建三江,说她是城市,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说她是农村的,她的居民是“非农业户口”;说她是企业,她几乎有所有政府职能;说她是政府,她的体制像军队,下属单位一度被称为“团、营、连”。
建三江管理局及其管辖的农场,除税收外,拥有一切政府职能和相应的机构,甚至公、检、法事务的职能都有。
这就是祖国的农垦制度。
▲七星农场野外办公楼
2
建三江在哪里?
建三江,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以东约200公里处,是祖国大东北的东北部,在祖国地图上处于“鸡冠”的最前列。从这里向北、东、南约100至200公里是中俄边境县市:通江、富源、饶河、虎林。建三江地区是祖国第一次迎来太阳黎明的土地。
建三江管理局所辖区域是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周围有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故名建三江。
在这次去祖国最东部的旅行中,建三江成了我的“根据地”,我和亲戚住在一起。从这里,我去了各个地方观光。交通很方便,当天就可以来回。
▲建三江区位于“鸡冠”的最前沿
三
建三江看什么?
建三江管理局毗邻通江、富锦、富源、饶河。占地面积12400平方公里,辖15个国有农场,人口23万,拥有耕地1100万亩,年产粮食120多亿斤,占黑龙江省的1/3,全国的1/12。
▲实行“精准作业”的“万亩地数”
建三江素有“中国绿色稻米之都”的美誉,彰显了规模化、绿色化、有机化、科技先进、率先垂范的内涵。
有了以上惊人的数据和恢弘的名字,我觉得游览三江最大的吸引力就是“现代农业”。这些恐惧在别的地方是看不到或者说完全看不到的。
▲“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是建设三江现代农业、展示各种现代农业机械工具、农业作业指挥控制系统的示范基地。
▲“建设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和农作物种植示范园区。它可以模拟全国各地的气候环境,全国各地都有代表性的谷物、水果和蔬菜生长。
▲甚至还有香蕉、橘子、木瓜等等。
▲农业科技园室外种植区,有微手术等人工除草作业。
三江的“城市建设”规模虽小,但整齐、精致、浑厚。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宏伟壮观,甚至公交候车亭都充满了“艺术味道”。令人惊讶的是,美容保健设施随处可见。
▲市中心
▲公共汽车候车亭
▲城市中的雕塑
▲建三江人民医院
▲建三江一中
建三江中心幼儿园
▲美容健身俱乐部
▲离正在崛起的高层建筑不远,还能看到40年前甚至更早的剩余员工宿舍,等待下一次“拆迁”。
▲这里的风味餐厅在可旋转的桌子上配有两个甚至三个大铁锅。锅下是炭火,炖着各种新鲜物品和野味,用“老”搪瓷锅喝。墙上贴满了旧报纸,挂满了领导人的肖像。充满了过去的气息。
▲建三江贡献青春的知青们,回来参观建三江新面貌,寻找青春。
四
建三江的变迁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建三江的发展,收集了一些老照片,贡献给大家。也要感谢老照片的原著。
六十年前,那是一片荒芜的“草甸”和“水泡”。现在可能叫“原始湿地”。王镇将军率领10万从战场返回抗美援朝的官兵,就地脱下军装开垦土地,保卫边境,拉开了北大荒的发展序幕。“打狍子,捞鱼野鸡飞进饭锅”。其实当年垦荒官兵对生活环境的乐观描述更为实际,可能是挥之不去的“小伤天害理”。这里有一千多万亩肥沃的土地,是他们一寸一寸地用人力开垦出来的。
五十年前,大批来自边疆的年轻人、大学生、知识分子来到这里,把城市的气息、文明、文化带到了原本很远的公司。他们改变了北大荒,影响了一个特殊群体——北大荒人的形成。
四十年前,建三江发展得像一个模型,开始展现小城市的风格,生活和耕作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以这张老照片结束,表达对建三江发展做出贡献的“老三江人”的敬意和怀念。
五
转发:在热土打造三江
(2)三江造青米
关注此号,自动收到后续文章
1.《建三江地图 祖国版图最东端 绿色米都建三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建三江地图 祖国版图最东端 绿色米都建三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7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