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绿虎神韵系
“喝醉了可以拿着灯看剑,做梦也可以吹喇叭。”辛弃疾的《破阵》不经意间透露出古代战争中的一种军乐——吹响号角。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击鼓、吹号、鸣金等。都被用作军事乐器来指挥军队前进和后退。
温州博物馆历史馆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西汉虎扣青铜是一种古老的军事乐器。
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什么样的故事?
前世传奇
2000年以前,青铜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保存完好
此青铜高42.3厘米,高5.8厘米,底口椭圆形,长17.5厘米。整体看起来像圆柱体,有大有小,中等空。顶部平如圆盘,中间有一个老虎按钮,可以用来挂东西。腹部自上而下内收,下半部平直。椭圆形的嘴是齐平的,可以稳定站立。
虎扣栩栩如生,头宽而平,耳朵向后竖,嘴短而平,牙齿扭曲,眼睛圆。抬头挺胸,长尾巴卷曲下垂。老虎身体向后倒去,仿佛要扑向前方,气势凶猛而可怕。
温州博物馆研究员吴先军说,青铜质地良好。除部分地方有少量铜锈外,整个经过2000多年仍保存完好,表面有黑色铜锈。综合判断,是铸造完好的青铜,属于全国各地发现的同类器物中的精品。1995年国家文物局专家来馆分级时,被列为一级文物。
这是一种古老的军事乐器
主要用于战时指挥
据统计,目前已出土简牍150多件,广泛分布于湘西、鄂西、川东,其次为江浙一带。而这150多件,多见于战国两汉时期。
根据吴先军的说法,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蒯起源于黄河流域,其传播路线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其演变经历了陶科→苏科→牛科→胡牛科的过程。青铜嵌在仿自陶器中。根据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图像可以看出,铜鼓的使用方式有两种:用木槌敲击和用手敲击。
古巴人崇虎,史书记载甚多。目前发现的青铜虎扣主要出土于战国两汉时期的巴基斯坦边境,说明它在传入巴基斯坦地区后,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特点,保留了其形制和音乐功能,同时对纽扣进行了改革创新。
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晋国和长江流域的吴国被用于战争,并与钟、铜钹或铜鼓一起用于动员军队或鼓舞士气。但根据其所附的“孝与蒯,子孙永守击鼓”等铭文可知,蒯也用于咒骂联盟、祭祀等重大礼仪活动。
这个人生故事
文博第一任馆长方杰侃捐赠了青铜和其他文物
那么,这个青铜是怎么来到温州博物馆的呢?要从温州博物馆第一任馆长、石印雕刻师方杰侃说起。
方杰侃是永嘉人。1958年,成为温州博物馆首任馆长。曾任西陵印刷学会副会长、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日兰亭书协名誉顾问。他的刻字功力深厚,故宫博物院院长马恒赞称赞为“无字无来历”;古代文献学家郭沫若说“已臻完美”。方杰侃为张大千盖了不少章,在当时有“画方印”的美誉。其馀作品有《方杰侃篆刻》、《杰侃刻水晶玉玺》、《杰侃银村》、《西殷闻别义》、《古余音会》、《西殷闻宗》等。
吴先军介绍说,这件青铜器是1936年在黄岩县路桥镇出土的。最初是方杰侃收藏的。1951年,温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方杰侃任委员。他捐赠了他所拥有的数百件文物,包括这件青铜器。温州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方杰侃任馆长。因此,方杰侃对文物事业的热爱和奉献,是这枚青铜进入西藏温州博物馆不可或缺的。
来源:温州晚报
1.《编钟的来历 古代军乐器西汉虎钮青铜錞于 “一级文物”背后有着怎样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编钟的来历 古代军乐器西汉虎钮青铜錞于 “一级文物”背后有着怎样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353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