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趣事

这不是我 “这不是我一个人写的信,这是所有抗美援朝老兵的心声!”

屠博一正在抄一封给总书记的信。

这张照片是记者何赛格拍摄的。视觉重庆

屠博一珍藏着1958年在北京政协礼堂向中央领导作演出报告后拍摄的照片。

一直珍藏的屠博一的杯子上写着“送给最可爱的人”。

来自重庆云阳的89岁残疾军人屠博一,用六页纸和几千封信,代表全体残疾军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他的工作和生活,表达了他“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他的使命,永远保持他的本色,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热情地写了回信,这深深地鼓舞了许多退伍军人。

给秘书长的信

10月21日,据报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致信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奋勇前进,浴血奋战,为保卫国家、保卫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志愿者和英雄模范的成就,是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

10月22日,《重庆日报》记者赶赴四川革命伤残军人休养所采访89岁的重庆云阳志愿军战士涂博一,他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康复院成立于1951年,集中供养2800多名伤残军人,其中约2200人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2019年,研究所被评为“全国退役士兵示范单位”。

“这不是我一个人写的信。这是所有抗美援朝老兵的心声!”谈到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屠博一仍然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鼓励之中。

“你为什么要写这封信?慢慢听我说!”七十年过去了,这位来自重庆云阳的英雄老兵,依然是地道的重庆方言,他的嗓音高亢洪亮,也有着重庆人特有的火爆味道。

原来,今年9月底的一天,屠博一在养老院和战友聊天,聊到即将到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每个人都希望给总书记写一封信,汇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表达不要忘记自己的首创精神,记住自己的使命,永远保持自己的本色,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因为屠博一长期坚持练字,所以他亲自代表所有残疾军人书写,然后综合所有同志的声音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

"我用楷书写了一封信,写了一个下午."屠博一说他写这封信的时候总是很激动。

“打架的兄弟,说我们。”

“只有从战场上的血与火中一步步走过来的老兵,才更懂得新时代的和平与幸福有多艰难。”屠博一说,这就是他们写这封信的初衷和根源。

只有不忘记旧社会的困难,才能理解新时代的幸福;只有牢记战争的残酷,我们才能珍惜和平的美好。老兵屠博一用一生诠释了英雄在战争与和平中的表现。

1931年,屠博一出生在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道场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

屠博一是家里的长子。从那以后,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出生。他们给家庭带来了幸福,同时也让贫困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时局更加动荡。抗战最盛的时候,日本飞机经常飞到云阳轰炸。

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读小学的屠博一不得不从双江转学到黄石乡暂读。

“即便如此,日本飞机还是经常来轰炸。为了躲避轰炸,老师带着我们小学生躲在树林里。”即使到了89岁,屠博一说起“日寇”这个词,仍然咬牙切齿。

正是在他们躲过日军轰炸的那些日子里,当时还不到10岁的屠博一看到了一个难忘的震撼。

“有一天,日本飞机轰炸了,我们躲在附近的树林里。我们老师居然举起一块黑板,找了一根树枝挂起来,然后拿起一根树枝当教鞭继续教我们!”回想起这些,屠博一的音量又提高了,表现出内心的激动。

在那一幕中,屠博一幼小的心灵刻上了两个深深的烙印:一是日军的残暴;第二,老师对日军的冷漠。

1949年屠博一18岁。

那年年底的一天,一个邻居突然大喊“解放军来了”。

“我当时想解开一个谜。解放军是‘大老虎’吗?”屠博一的“大老虎”是指旧社会的土匪。

他跑到云阳的大街上,看到了秋天整齐的制服,没有进攻的队伍,也看到了欢乐的歌舞场面。

“我想加入解放军!”被深深震撼的屠博一,当时暗暗下定决心。

参军那天,屠博一只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后来他二哥涂波华知道了,偷偷给他送行。

屠博一参军,让屠博华感到兴奋,当场决定和大哥一起参军。

“打架的兄弟,说我们!”屠博一为这个结果感到骄傲。

面对《重庆日报》记者的提问“如果再选,那一年你会参军吗?”,老兵的眼神没有流露出任何犹豫:“如果你再选择一百次,我还是会去朝鲜打美国人!千万不要稀释摇摆带!”

凝固汽油弹轰炸下幸存的老兵

抗美援朝可能只是中国人和平时期的历史事件;但对屠博一和他的战友们来说,这是他们创造的光荣历史。

所有看过屠博一脸的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害怕;但当我们知道他的事迹,大家的反应只是敬畏。

1950年,19岁的屠博一和战友们演唱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英勇、英姿飒爽、渡鸭绿江……”,进入异国他乡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血战。

“你问我害怕吗?重庆人,起来!”屠博一的《晏子》,有重庆话的特点,为重庆日报记者打开了震惊世界的战争画面。

在抗美援朝的第一、二、三、四次战役中,尽管战争残酷,屠博一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念。

“只要和美国士兵打过仗,就知道根本不用怕他们!”屠博一拳打在茶几上,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烈火熊熊的异国战场。

1951年,第四次抗美援朝战役开始,屠博一奉命潜伏在汉江北岸的山沟里。当时,他和两个战友、谢组成战斗群,潜伏在山村旁边的山坡草地上。

1951年2月14日下午3点左右,美国俯冲轰炸机来袭。由于志愿者缺乏防御空手段,美军轰炸机飞得很低,屠博一甚至能看到机窗和机身上的英文字母。

因为敌机低飞,屠博一看着敌机乱投炸弹。潜意识里,他用标准战术找掩体躺下。

“结果,我没听到爆炸声。我只听到一个沉闷的‘扑哧’声。我当时就惊呆了,知道自己要吃亏了!”屠博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经历了一年多的高强度战斗,已经经历过了。

他的判断很快得到证实。美军投下的不是普通的航空空炸弹,而是被称为“小原子弹”的凝固汽油弹。

“当时四面起火。我什么也说不出来。也许石头在燃烧。”屠博一的故事开始沉沦。

那时候的屠博一不仅仅是着火了,就连每一次呼吸空都仿佛被火焰“烤焦”了。在难以忍受的高温下,他靠着战场上培养出来的坚韧和毅力,靠着最初的记忆,避开左边的悬崖,直觉地冲向右边的火海。

幸运的是,在火海中,他看到一个小山洞,迅速冲了进去。然后他就地打滚,撕破了衣服...屠博一当时经历的事情,他无法准确描述,但每一个字都在颤抖。

屠博一把火扑灭,稍微清醒了一点,就觉得难以忍受的疼痛从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渗出来。虽然他当时全身都被火烧到了,但是毛孔已经所剩无几了。

晚上7点左右,夜幕降临,担架队上来,发现屠博一奄奄一息。

那一次,谢死在了三人作战小组,屠博一和因为严重烧伤被迅速转移到野战医院。

之后,屠博一转院中国治疗。至于治疗过程,屠博一向重庆日报记者挥挥手,淡淡地说:“八大手术会起死回生。”

说起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结果,屠博一很得意:“麦克阿瑟夸海口的时候,他们想回去过个好圣诞节,原来是在做梦!”

"我为我的同志们领奖。"

回国治疗的日子里,医护人员都不让屠博一照镜子,把病房里的镜子拿走了,连能反射人影的反光物都拿走了。

一年后,屠博一只批了一个空。当他跑出医院去找一个池塘时,他看到了自己的样子:他的眼睛没有眼睑,眼睛突出;脸已经完全没皮了;鼻子也基本上不存在...

“你看我现在的样子吓人吗?告诉你,如果是那个时候,你都不敢看我。”屠博一淡淡地问自己:“因为我不敢再看自己了。”

经过几年的植皮治疗,屠博一得到了现在的这张脸。“说实话,那些年,我都不敢出门,不敢见人,甚至不敢和人说话。”屠博一说,那段抑郁的日子,他把自己关起来看书。

屠博一不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读了多少遍了。能找到的书都有,比如《为党奉献一切》,他也翻了很多遍。

“那时候我才20出头,是不是一辈子活得像只老鼠?”渐渐地,书中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战友们的关心,以及在养老院里自上而下的关怀,让屠博一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

“我毁容了,残废了,但是我的心不能残废!”屠博一说。

屠博一开始主动负责疗养院的档案管理,一步步回归社会。

当时恰逢疗养院成立残疾军人表演队。屠博一先是自学电工和舞台美术,做了一些幕后工作。

当表演组组长第一次试图让屠博一上台时,他挥了挥手,摇了摇头。但领导说:“你是我们疗养院里四肢健全,耳目健全的少数人……”

如醍醐灌顶般的话语,让屠博一浑身颤抖。

“是的!我在想什么?我几乎是养老院里残疾程度最低的人了!”屠博一的自我分析,甚至被评为一级伤残军人,也是组织上的关心,因为他的伤势比起那些严重伤残甚至牺牲的同志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如果我为这个担心,为我的长相担心,我怎么配得上那些牺牲了的同志呢?”经过几个晚上的自我反省,屠博一摆脱了思想包袱。从那以后,他不仅担任舞蹈表演的主力,还担任合唱团的指挥,等等。

1958年,早已成名的屠博一随四川残兵表演队赴北京演出。同年6月1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屠博一随队向中央领导汇报。

“周总理和我握手时,亲切地问我受了多少次伤。他说我还会唱歌跳舞指挥,真好!问我现在怎么样?告诉我要好好照顾自己。我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屠博一回忆道。

几十年来,屠博一和他的同志们志愿到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工作,为官兵、师生、干部做了近万次爱国主义教育讲座,行程几十万公里,听众近300万人。

老兵永远不会忘记人民,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老兵。

屠博一被评为“成都好人”、“四川最美老人”、“四川省优秀退役士兵”、“全国退役士兵模范”,成为残疾军人的一面旗帜。

只要提到这些荣誉,这位89岁的老兵就会说:“作为抗美援朝的老兵,我很幸运!所有的荣誉都是我为我的同志们赢得的。”

“我是为我的战友领奖的!”屠博一斩钉截铁地说。

1.《这不是我 “这不是我一个人写的信,这是所有抗美援朝老兵的心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这不是我 “这不是我一个人写的信,这是所有抗美援朝老兵的心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372933.html

上一篇

大巴撞限高架致1死6伤 警方发布通报 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下一篇

痛经就医诞下一子 让人哭笑不得真相让人惊呆了

全职业天才 “九冠王”后 重庆围棋如何培养“天才棋手”

在豆瓣评分最高的韩剧《请回答1988》中,有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天才棋手崔泽”。在围棋的现实世界中,如何培养“天才选手”?近日,围棋“棋圣”聂卫平来到重庆,前往校园向青少年推广围棋,也让大家关注起围棋在重庆的青少年训练。为了了解围棋在重庆的青训情况,记者昨天前往重庆棋院调研。作...

天才棋士 “九冠王”后 重庆围棋如何培养“天才棋手”

在豆瓣评分最高的韩剧《请回答1988》中,有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天才棋手崔泽”。在围棋的现实世界中,如何培养“天才选手”?近日,围棋“棋圣”聂卫平来到重庆,前往校园向青少年推广围棋,也让大家关注起围棋在重庆的青少年训练。为了了解围棋在重庆的青训情况,记者昨天前往重庆棋院调研。作...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韧性城市”是种能力 重庆应把“水”作为重要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建民。照片由主办方提供华龙。新华网重庆新客户10月25日10时58分——今天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建民在2020年第三届风景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就“后疫情时代弹性医院的设计思路”发表主旨演讲。在接受华龙采访时。新...

重庆园博会 区县分会场与园博园主展场遥相呼应“一园多点”让花博会魅力无处不在

合川区花卉艺术创意展现场。第三届城市花卉博览会,云阳县、合川区、荣昌区、开州区、巫山县、高新区等。,通过“一园多点”和属地展示,以城市花卉博览会分会场的形式与园博园主展厅呼应。这种创新的展览形式使城市花展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广泛的辐射力。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城市花卉博览会...

珠海舰 快讯|它来了它来了!珠海舰抵达重庆主城

珠海的船正在进港停靠。华龙。新重庆客户记者王玮照片华龙。com-新重庆客户端10月23日16: 00,来了就来了!近日,南海舰队退役驱逐舰珠海号刚刚抵达重庆主城区水域东港船舶工业有限公司附近的码头。据东港船相关人员介绍,珠海船将在这里停靠至少三个月,进行改造和维护。据了解,经过...

元勋怎么读 多位两弹一星元勋 曾在重庆这里读的书

元勋怎么读 多位两弹一星元勋 曾在重庆这里读的书

▲国立中央大学白溪分校旧址现状▲学过历史的市民拍的旧址图▲国立中央大学白溪最后一栋教学楼前视图▲中央大学白溪校区老照片▲文物保护点▲中央大学白溪分校培养的人才▲中央大学白溪校区在两江新区康美街,有一栋旧建筑,门口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中央大学白溪分校旧址,彰显这里的辉煌。这里...

滴滴创始人 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重庆是交通变革创新最佳试验田

滴滴创始人 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重庆是交通变革创新最佳试验田

在2020年在线智能博览会大数据智能峰会上,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维认为,新经济、新业态和智能产业可以促进用户更好的出行和城市交通更可持续的发展。他认为,这几年来,整个流量有以下几个趋势:一是快速完成上线和平台;二是加快实现市场化、电气化;三是快速适应和分享;第四...

全国双拥模范城 重庆13个区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重庆日报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命名和双拥模范单位及个人表彰大会2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会议向被命名和表彰的全国示范城市、示范单位和个人代表颁奖。其中,重庆市命名13个区,表彰1个单位和2名先进个人。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的城市有:江津区、万州区、沙坪坝区、江北区、渝北区、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