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牌坊,位于乐民镇政府西北二里乐民村辖区乐民千户所城内,俗称“上牌坊”。是乐民千户所城内邵、吴、丁、杨、张等姓众人捐资,立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青石雕刻结构,成直线排列布局,面南而立,四柱三门重檐牌楼式建筑,通高约8.4米,明间面阔6.5米,四柱墩石均为衔珠石狮,呈“虎坐势”耸立,高约2米,长约2.5米,石柱均阳刻乌龙抱柱,石檐浮雕花草云纹、鸟兽,工艺精细。牌坊顶层石匾阳刻“圣旨”二字,中层石匾阳刻“天地正气”四字,四柱均阳刻大清进士杨开榜所书楹联。

中间石柱联:

灵气与天长非大圣大贤名难不朽

皓魄共日月虽匹夫匹妇死有殊恩

两侧夹柱联:

尘世良缘未分享

相伴城隍共金身

紫坊于“四清运动”时,“破四旧,立四新”被销毁。2011年10月,乐民镇人民政府联合乐民村支两委拨款,人民群众投工投劳,重修乐民千户所城后,于2012年5月15日,重立上牌坊。坊为四柱冲天式,青石结构,阳刻乌龙抱柱,南北两面均刻有不同语气的楹联。

南面中柱联:

南征兴帮建所城风雨春秋铸辉煌

西途情牵治天下万象更新吐芳华

横额为:乐民古镇

两侧夹柱联:

四阁晨钟惊雾霭几处村落行人早

八庙暮鼓催晚灯阑珊霓虹现真情

北面中柱联:

展文明长卷看银杏银果银光满面

临历史画廊体古镇古城古韵飘香

横额为:天地正气

两侧夹柱联:

彩云寥山下物阜昌盛通衢道

盛世展精神群雄奋发逐南疆

此坊是为了纪念邵氏娘娘而立。

相传,清咸丰十年,乐民千户所内,邵老爷的千金,正值青春妙龄豆蔻年华之际,一日,邵小姐与嫂嫂去云台山找猪草,突然天降大雨,姑嫂二人困于庙中避雨。这时,庙中城隍菩萨显圣,面带笑容,望着二女。

邵小姐招头望见,手扯嫂嫂,道:“大姐,你看城隍菩萨望着我们笑眯眯的,你来嫁他。”已为人妇的嫂嫂见小姑这样乱开玩笑,也不示弱,回答道:“妹妹,我已经嫁你哥哥啦,你没有嫁人,你来嫁他。”俩姑嫂在庙里讲起玩笑来,邵小姐见嫂嫂反笑她,又道:“大姐,你我莫争,干脆把手里的提箩往城隍的手腕上丢,哪个的丢了挂他手上,哪个来嫁他。”“好,就这么办。”嫂嫂同意邵小姐的办法,俩人开始丢提箩。“哪个先丢?”嫂嫂问。“你先丢。”妹妹回答。“好,我丢就我丢。”嫂嫂说着拿起提箩就往城隍菩萨手上掷。一次没中,二次也没中……一连好几次,嫂嫂丢的提箩都没有挂中城隍手上,嫂嫂泄气了,向姑子道:“妹妹,还是你来丢。”“好,我丢就丢。”邵小姐拿起提箩轻轻一抛,便挂在城隍手上。嫂嫂见了,笑道:“妹妹,你挂上了,你嫁城隍啦!”俩人笑了起来。一阵之后,雨过天晴,邵小姐与嫂嫂收拾回家。庙里的事本是姑嫂闲聊,谁会放在心上。回到家里,当夜邵小姐呕吐不止,邵老爷请医调治,急救无效,天未亮,小姐七窍流血,一命归西。邵老爷一家痛哭之际,旁人听见阴人从云台山城隍庙吹起唢呐来到邵府,邵小姐刚咽气,阴人又吹起唢呐离开,往城隍庙里去了。

之后,邵姓在城隍庙,城隍菩萨的右侧立起邵小姐金身,待奉香火,人称:邵氏娘娘。时人以为奇,族人请示地方官绅,申报清廷,立坊旌表。满清皇帝阅奏批文,准旨立坊。因此,所城内的各姓人就自愿捐资立了此坊。之所以命名“贞洁牌坊”,并赐字“天地正气”及“圣旨”二字,原因是邵小姐未嫁人,是纯洁女子,皇上恩准旌表。

来源:盘县地名故事

编辑:卜贞艳

审稿:任广泽

1.《【盘州故事】贞洁牌坊的由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盘州故事】贞洁牌坊的由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