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公元前770-256),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西周灭亡后,群臣拥前弃子伊久为王,称周平王及其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上半叶,诸侯争霸,称为春秋。公元前453年,汉、赵、魏三家合力灭郅都后,三家分晋,诸侯互相征服,称为战国。
这个时期在历史上是东周,但后来的史学界把这个时期分为春秋战国。
周平王东移后,管辖范围大大缩小,春秋时期成为一个拥有140多个诸侯国的小国。面对群臣之间的相互攻击和吞并,皇帝无法承担共有人的责任,经常向一些有权势的群臣求助。在这种情况下,强大的诸侯称王称霸,中原诸侯则打着“敬王抗夷”的口号侵略四夷,团结自卫。
周十七年(635年前),子带大乱,周无法求和。他在晋文公求救,文公接了他叔叔的腰带,他为博赢得了河内。周二十年(632年前),被迫在合阳实行土地联合。在周赧王,国家越来越弱,分为东周和西周。周赧王八年(307年前),秦国通过东周攻打韩国,周人双方都不敢得罪,进退两难。
东周的城池位于列强之间,不能协同作战,只能互攻互杀。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被秦国灭。同年,周赧王病死,东周覆灭。七年后,东周也被秦朝灭了。东周共传二十五王,历时515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制度转型的时期,以铁工具的广泛使用为标志。
鲁史官按年、季、月、日记载了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事件,并记录了春夏秋冬。简单总结一下,他们把这部编年史叫做《春秋》。孔子根据鲁史家编纂的《春秋》校勘、校勘,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载从庐隐(722年前)到鲁哀公(481年前)共242年。
因为其中记载的史实起止年代大致相当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所以历代史家都以《春秋》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述方便,春秋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移至东周,止于公元前476年(周王静四十四年)战国前夕,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连年征战。当时人们称之为战国。在《战国策·燕策一》中,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天下在战国七雄,燕国衰弱。”可见当时七个诸侯国都有战国的封号。到西汉早期,“战国”一词的含义并没有改变。
直到西汉末年刘翔编撰《战国策》,才开始把战国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元年),也就是《史记·六国志》开始的那一年,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王二十六年),是秦国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1.《东周末年有战国 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叫东周时期,还是春秋战国时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东周末年有战国 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叫东周时期,还是春秋战国时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50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