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中国人的发明,已随着时代的变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豆腐文化”,而今,已是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豆腐已经被全球公认为"国际性保健食品",这可是有着直追四大发明而去的意味。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作有八首素食诗,其中一首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这是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到豆腐为“淮南术”的。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敬汉淮南王刘安。
豆腐中质量最好的数淮南八公山一带,“八公山上,风声鹤戾,草木皆兵”。这是古代著名的“淝水之战”后对秦荷坚败退时的描述,岂知这八公山竟然是豆腐的起源地,因此,叫做“八公山豆腐”。
淮南术是指淮南刘安,也就是豆腐的创始人。刘安在在八公山下炼丹不成,胸中烦闷,外出散心,忽见对面北山下来八位老人,虽须长齐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飞。刘安大惊,疑是神仙,便求长生不老妙方,老人说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
刘安在炼丹时,用八公山泉水磨制豆浆,将石膏豆浆液之中,不一会,奇迹出现了,只见纯白的豆浆逐渐凝成絮状,继而成了鲜嫩柔滑的豆腐。豆腐从此问世,称之为“八公山豆腐”。
刘安没有因为炼丹而长生不老,最终却因发明了豆腐而万世流芳。回头想想,这豆腐,真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而令人讶异的是,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他一生都不敢吃豆腐。
他认为:制作豆腐,需要多少豆子,多少水,还有多少杂料。合起来秤一下,知道是多少重量。但是,一斤黄豆可以做出三四斤的豆腐,本身就已经很不正常,而做豆腐时还要往锅里加入有害的盐卤、石膏,一般人只要吃少许这两样东西,便会一命呜呼了,而用这样东西做成的豆腐又怎么能吃呢?听听,朱老夫子说的科学道理还挺靠谱。
喜欢讲究“格物致知”的朱老先生“格其理而不得”,于是,他就拒绝吃豆腐,因而一生无福消受豆腐之美味。
淮南的八公山拥有珍珠泉、玉露泉等多处名泉,泉水澄清味甘,终年不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同时,周围农民拥有世代相传的制作豆腐的技艺,更使八公山的豆腐独具特色,久盛不衰。
八公山豆腐晶宝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无黄浆水味,清爽滑利,用手托着晃动而不散碎。
陶穀在《清异录》里这样评价豆腐:“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羊肉,那时候可是至高无上的美食,豆腐以羊而比,其珍贵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所以豆腐菜肴在我国居众素之上,而且久吃不厌。
如今这种老少皆宜的豆腐,制作出来的品种已达千余种,用八公山豆腐制作的“豆腐宴”已经成为淮南地区独具一格的上等宴席。
我也从豆腐里发现,人间最美味的东西绝对不是山珍海味,而是老百姓吃的最家常的东西,不张不扬,自己的,踏实的,如果把它做的色香味俱佳。
1.《八公山豆腐,一个美丽的意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八公山豆腐,一个美丽的意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