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哥哥先走了。”21岁的汉中大学生朱在微信公众号上发送了这条信息后,便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让人担心的是,他还发了一个小视频,视频里他在左手割了三个很深的伤口。9月4日上午,汉台分局滨江路派出所民警在拍摄视频地点下游一公里处的汉江发现了朱的尸体。
正值壮年,但终于走上了人生的道路,直接原因就是这几年臭名昭著的校园贷款。事发后,朱的家人从学校、老师和同学处了解到,他生前曾向十多个校园贷款平台借了20多万元,按照这些校园贷款平台的计息方式,估计他需要偿还的钱已经成了天文数字。可以说,就是这种巨大的还贷压力和各种校园贷款平台的讨债行为,最终把他逼入了死胡同。
大学生朱的尸体于9月4日上午被发现。9月6日,记者从教育部举办的教育金秋系列第七次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许多部门已发文明令禁止校园贷款业务,不允许任何网贷机构向大学生发放贷款。这意味着在全国各地高校遍地开花,让无数大学生无法自拔的校园贷款,已经与大学校园隔绝,至少在国家政策层面是这样。那么我不禁要问:如果这样的校园贷款禁令能早点出台,大学生朱的生命能得救吗?他身后的家人会不会幸免于他现在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这注定是一个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校园贷款逼大学生的悲剧,应该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一方面,虽然有几个国家部门出面叫停了校园贷款业务,但这些之前通过校园贷款发了大财的校园贷款平台,是否会通过改头换面或者大的政策小冲突继续占领大学校园,这无疑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的关注和监督。
另一方面,我最想说的是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事后我们了解到,朱通过校园贷款平台借的20多万,基本上都是用来和同学聚餐和偿还之前的贷款的。也就是说那二十多万的借款被他吃了喝了,“借新钱还旧债”。一个靠父母提供学费生活费的大学生,为什么要去高消费、比较消费、非理性消费?这个问题值得各方反思。事实上,大多数陷入校园贷款陷阱无法自拔的大学生,消费高,消费不合理。
这告诉我们,家长、学校、老师一定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养成理性消费意识,避免攀比、虚荣等非理性消费行为。这个内容应该是大学课程之外的“必修课”,否则,他们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却因为校园贷款等意外而死亡、辍学、失去联系。有什么用?
1.《学生借校园贷自杀 学生借校园贷自杀,再次敲响警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学生借校园贷自杀 学生借校园贷自杀,再次敲响警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52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