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记者彭通讯员

新鲜的空气,干净的环境,绿色的眼睛...

走进远安村,犹如置身于山水画中。

在省住建厅组织的许多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评估中,远安县名列前茅。

为什么这里的乡村可以如画?垃圾在哪?

一张小纸条,拿出干净的村庄

远安县阳平镇凤凰村每年产生约280吨生活垃圾。

月初,记者在村里走了一圈,但没有发现地上有白色垃圾。在村民的房子前和路边空地上种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各有风味。“几年前,村子里还堆满了垃圾。”党委书记谭昌泉说,改变村庄的面貌取决于整个村庄的力量。

1700多名村民,如何动员?

在村里,记者看到许多农民的前门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干净”两个字,签名是凤凰村委会和道德委员会的。“一张小纸条就可以了。”68岁的村民黄川贤说,谁卫生好,谁就会被贴上“很干净”、“不干净”的标签。谁不怕丢人?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打扫庭院,杂物堆放整齐。没有人想被贴上“不干净”的标签。

“要做到‘非常干净’并不容易,你必须保持几年的最佳状态。”谭昌泉告诉记者,在该村的641户居民中,只有少数人收到了“非常干净”的纸币。

在小纸条的约束下,凤凰村逐渐变得干净,成为全县第一个实现垃圾分类的村庄。“剩饭剩菜一起扔,玻璃塑料一起扔,电池和农药袋分开丢。”黄川贤在垃圾分类方面已经很熟练了。

村民开工了,硬件设施要跟上。近年来,村子里已经建立了200多个垃圾箱。村委会给每个家庭一个铁架,用农村随处可见的废编织袋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类垃圾桶。

由村委会指导,群众监督,节假日公示,年底评选出最干净的农民...经过几次搬迁,凤凰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最干净的村庄。

一次又一次的曝光,强行形成了一个长效机制

“每个月,每六个月,年底,都要对县里进行评估,一般是不定期的检查。”阳平镇副镇长赵表示,严控一刻也不能放松。

关于农村垃圾处理情况,远安艾薇办公室每月检查30%以上的村庄。环境卫生整改不落实或连续2个月排名最后,对县分管领导进行约谈。连续三个月,乡长将向县主要领导说明情况。垃圾管理不好,还被报纸、电视、微信曝光。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到年中,各乡镇及相关单位将形成专项工作班,进行互查、互评、打分,并做半年总结。同一环境卫生问题暴露两次以上的,取消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资格。

有罚有奖。县里安排了30万元的环境卫生奖励专项资金,根据考核结果,对乡镇分6万元、4万元、3万元三个档次进行奖励。全县评选出十个“最干净村”,每个村奖励1万元。

"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县里愿意花钱."远安县住建局官员说。去年县财政投入环卫约350万元,每个乡镇投入不低于60万元。各村采取“一案一议”的方式,村民按每人每月1元的标准缴纳环境卫生费。

此外,远安县结合“三万元”、“一秘帮扶”等活动,通过政府投入、部门帮扶、项目捆绑、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了1200多万元,既保证了资金,又不增加村级债务,形成了农村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

实现卫生全覆盖的智能平台

一大早,凤凰村保洁队队长欢长白开着垃圾车出来,看着路边村里的垃圾桶。

垃圾车配有摄像头、北斗导航等设备,自动扫描每个垃圾桶内的芯片。

与此同时,在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平台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几公里外的县城管局和环长白的行动轨迹。六镇一乡109个村的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在平台上一目了然。“乡镇的垃圾转运站、垃圾车、垃圾填埋场,都连接着农村生活垃圾的智能平台。”该局负责人表示,该平台于去年6月启动,远安率先实现了全省农村智能环卫全覆盖。“有了这套设备,保洁人员就不会虚张声势,老实人的努力也不会埋没。”欢长白说。

三年前,欢长白当上了村里的保洁组长,一直勤快,受到村民的好评。前几天,宜昌房建系统一位先进人物宣布,他是最美的乡村清洁工之一。“农村垃圾管理采用了许多当地的方法,但设施必须是高标准的。”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全县新建、改建垃圾收集整理房10354个,配备垃圾箱22368个,垃圾收集设施覆盖全村。

1.《共治垃圾,远安乡村美如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共治垃圾,远安乡村美如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4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