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一批“博士后”

土豆地里,一大群村民跟着一个男人,边走边讨论。无论他走到哪里,村民们都跟着他。

他是谁?

“他是上面派来的医生!别看我们小学文化,天天跟着他,不都是‘博士后’!”

毛如志博士是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副乡长。2015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助,朱有勇院士带了一个由100多名教授和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郝智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两年前,这里的对口毛汝刚到村里的时候,身后没有那么多人,但更多的村民持怀疑态度。

郝智巴是拉祜族聚居区,是“直接跨民族”。最初,大多数农民住在茅草屋和叉屋中。2012年,被确定为极端贫困民族生态移民跨越式发展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组织实施了道路硬化、住房建设等项目。然而,尽管搬进了新房子,在科技团队搬进来之前,大多数村民仍然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房子是新建的,路是新建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老的。”朱有勇院士明确表态。由于长期隔离,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这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质量贫困。越是这样,通过科技扶贫就越重要。”朱有勇和他的团队成员深入地里,很快开出了“摆脱贫困的药方”——在冬天种植土豆。

开始不顺利。虽然种植条件很好,但即使是普通的土豆,更不用说冬种土豆,当地人也从来没有种过。那会有用的。村民们都嘀咕着。

郝智巴的10多名村干部咬牙切齿,每人借了12000元买股份,靠专业合作社向村民租了100亩地种冬土豆。“还有机会试一试。毕竟这些人都是大专家!”说起开头,郝智巴村民小组组长刘坦言,他表面上很自信,但实际上心里没底。

去年11月,冬种马铃薯种子落入蒿枝坝田。今年春天,密集的土豆排着队“破土”。一但算账,村民们眼睛一亮: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在我们那里,冬季农业可以做到每亩9000元以上,不是这样的!”刘萨皮高兴地说。

几天后,高产的消息传遍了附近的村庄。如今,除了冬种土豆,蒿类还先后建成了早冬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畜牧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我们还需要提供多样化的短期培训课程,使每个基地成为农业技术的活教材。”毛如志说。

“眼见为实,群众会看到实际结果的。”朱有勇感慨地说:“扶贫首先要扶智。村民不想做。关键是帮他们实施,教他们怎么做!”

1.《【砥砺奋进的五年】村里有一批"博士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砥砺奋进的五年】村里有一批"博士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75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