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减肥,所以吃东西的时候真的可以说是很贴心。一两个饺子是50克,计算这个热量也可以接受。
于是,我就直接点了一两,想着塞塞牙缝,解解馋总可以了吧?但当老板将包子端上桌后,我突然有种老板上错桌的感觉。我所点的一两包子,竟然有3个,并且怎么看也不像是只有50克的量。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习惯。
“两”是一个计量单位,早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后来,秦朝统一了度量衡,对它又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一两等于24铢,16两等于1斤。
于是,从那个时候起,“两”就习惯性地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计量单位了。
后来,到了计划经济的时候,我们开始拿着粮票来买东西。粮票在那个年代里,代表着我们的一种购买资格。而那个时候的粮票,也都用了“两”来标记。
而对于包子,饺子,面粉,面条,等等这种要按重量来购买的东西,“两”就成了一种很自然的习惯性购买方式。
但不得不说,这种购买方式对于老一辈来说,应该是习惯,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显然是不方便的。
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更加习惯以“数量”来购买。“一屉”,“一笼”,或者是“几个”,等等,这样的购买方式,显然对他们来说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加的方便。
二,突出食物的传统性。
传统的计量单位,用在传统的食物上。传统的食物,就应该以传统的计量单位来售卖。这对于店家来说,足以突出传统食物的特点。同时,这也是向食客证明食物味道正宗的一种方式。
包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相传从诸葛亮时期就已经被发明了。所以,使用“两”来售卖包子,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而像那些按照数量售卖的包子铺,其实大多都是为了图方便。虽然味道上也不能说不好吃,但感觉上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除此之外,饺子,生煎包,面,米线,等等这类传统食物,也都有很多是按照“两”来计算的。比如,在桂林当地吃米粉,从来都不是按照“份”来买的。在点餐的时候,大多都是要点“二两粉”,或者是“三两粉”。
三,“1两包子”的真实含义。
虽然我们买包子的时候是按照“两”来买的,但如果你真的以为,你买一两包子,买到的包子真的就只有一两,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包子铺卖包子,一两包子是三个,但这三个包子的重量却不止有一两。一般情况下,这三个包子中的每一个包子,重量都不是固定的,都是不同的。同时,三个包子的重量会在190克上下左右,也就是大约4两。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卖包子的店家都是傻子?宁肯赔本买卖也乐意?
——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所谓的“一两包子”,其实指的并不是指的三个完整包子的重量,而是单指包子的面皮,并且还是干面粉的重量。
也就是说,“一两包子”指的是:用于做这三个包子所使用的干面粉是一两。
至于包子里的肉馅价值,做成包子后的人工价值,等等这一切,都被合计到了“1两包子”的价值里。
所以,我们在买包子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计划好,我们到底能吃几个包子,然后再转化为“两”。这样不至于点得太多,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浪费。
四,“1两”所代表的其它食物数量。
“1两包子”是3个,那么“1两面条”,“1两饺子”,“1两水煎包”,“1两米粉”......又都代表多少数量呢?
其实并不能用“代表”这两个字来界定这个数量,只能说是我们习惯于用“1两”来代表这些食物的多少数量而已。
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于:
“1两饺子”,大约是7个;
“1两生煎包”,大约是4个;
“1两干面条”,大约是70克左右;
而对于米粉来说,却又有了新的算法。“1两米粉”的实际重量是150克左右,按照这样算的话,“2两米粉”的实际重量就应该是300克左右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2两米粉”的实际重量是250克!
因为在传统的米粉界,卖米粉的人认为:按照我们的常规饭量来算,150克的米粉基本上可以吃饱。所以,就将“1两米粉”的实际重量定为150克。如果吃不饱,就按照阶梯式的重量递增,100克,200克......
因此,米粉再卖的时候,也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1两米粉”的实际重量是150克,“2两米粉”的实际重量是250克,“3两米粉”的实际重量是350克......
“两”作为计量单位进行一些食物的售卖,这是“传统与习惯”和我们之间的一种亲密暗语。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在的意义,才能真正地体味其中所带来的美食乐趣,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美食密语”呢?别忘了评论区留言告诉老于哦!
1.《【100克食物重量参照图】一两包子有3个,明明不止50克,为啥偏要这么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0克食物重量参照图】一两包子有3个,明明不止50克,为啥偏要这么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00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