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第一大岛巴芬岛,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它拥有不一样的色彩,那里的人们生活方式也是与众不同。一起来了解一下!
巴芬岛(Baffin Island)一译“巴芬兰”,是加拿大第一大岛,世界第五大岛屿。加拿大西北地区北极群岛的组成部分。
在巴芬湾以西、哈得孙海峡以北,东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格陵兰岛相对。长1600千米,最大宽度800千米。面积50.75万平方千米。西北 -东南走向。
地质构造为加拿大地盾的延续,地形以花岗岩、片麻岩构成的山地高原为主,海拔 1500~2000米,最高2060米。东高西低。
山脊纵贯岛的东部,上覆有冰川。中西部福克斯湾沿岸为低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冷凉,自然景观为极地苔原。
岛上绝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巴芬岛沿岸局部地区有爱斯基摩人的小聚落,以渔猎为生。岛南部的弗罗比舍贝是全岛行政中心、毛皮货站,建有机场。
坎伯兰半岛建有奥尤伊图克国家公园。北部有铁矿。岛上建有空军基地、气象站和雷达观测站。
现今巴芬岛上最大的城市是伊魁特,(Iqualuit),它也是加拿大努勒维特省的首都。加拿大北极群岛的组成部分。加拿大北极群岛的组成部分。东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格陵兰岛相对。
巴芬岛上的山脉均高于8000英尺(2440米)。山脊纵贯岛的东部,上覆有冰川。东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格陵兰岛相对。
巴芬岛上的山脉均高于8000英尺(2440米)。山脊纵贯岛的东部,上覆有冰川。中西部福克斯湾沿岸为低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冷凉,自然景观为极地苔原。生活在岛上的爱斯基摩人以小聚为生。
巴芬岛虽然人烟稀少,没有公路和铁路等交通,但已经是北极圈中最多人居住的地方,也常是北极探险队的基地所在。在地理上,巴芬岛的东方有巴芬湾、大卫斯海峡;可通到丹麦的格陵岛;南方则有福克斯湾、布西亚湾、可通往加拿大本土。
夏季,正值北极的极昼,欣赏难得一见的灿烂的午夜阳光,有种奇异的感觉,好像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都变了:太阳一直在头顶上划圈,没有“日落”,没有“黎明”,阳光从不会黯淡,也不会变得亮。
每次从海边走向冰川,走了半天,太阳似乎仍然那么遥远;而每次从冰川走向海边,走了半天,回头一看,它仍然还在眼前。
午夜的阳光下,穿越晶莹闪烁的冰川地带,身后是深蓝色的北冰洋,海鸟在浪尖歌唱,碎石的山坡上时不时能看见稚嫩的花朵绽放,北极最生机勃勃的一面都在这条路上为你展现。
如果你足够幸运,说不定还能遇到可爱的北极狐和其他小动物。
起风的时候,坐在雪橇上,架起风帆,借助风力,在光滑的冰面上疾驰,既省力,又刺激。继续南行,天气渐渐温暖,6月的冰川表面有一层薄薄的融水,与未化尽的冰渣搅在一起,犹如冰泥。
在冰泥中滑雪感觉很特别,因为这些冰泥隔绝了寒冰的空气,所以感觉脚非常暖和,舒服极了。
极光是最为壮观的自然现象之一,时常发生在极地和近极地区域。巴芬岛也是观测极光的绝佳地点,这里人烟稀少,没有公路,铁路及城镇。
远离人为光源,在漫长的极夜里,极光里这里最美的风景。在寒冷和黑暗中苦苦等待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当那梦幻般的光幕在眼前飞舞的时候,大自然的力量与神奇会让你将一切苦恼都抛诸脑后。
全岛人口3400多人,多数是爱斯基摩人,以渔猎为生,在沿岸地带形成若干小聚落。爱斯基摩人的食物主要是肉类和鱼,但一些植物也会出现在他们的食谱中。春夏之际,妇女和儿童忙着采摘浆果、可食的叶子和草根,还有海草。
妇女们来到山坡或海岸,有时一整天不归,最后采回满满一口袋的野果子。经验告诉她们哪些植物有毒不可食,哪些则可以吃。
在漫长的冬季里,人们每天吃生肉和干鱼,爱斯基摩人非常希望吃到新鲜的浆果。特别在阿拉斯加西南地区,可得到的植物种类更多一些。
他们在冬天就是靠着生肉勉强过活。有个说法是爱斯基摩人很少患心血管疾病和脑病,实际上这是错的。真实原因是他们的平均寿命太短了,到上世纪都还只停留在30~40岁的平均寿命(现在67岁左右,仍然比加拿大平均寿命低10余年)。
巴芬岛岛上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虽然人烟稀少,没有公路和铁路等交通,但已经是北极圈中最多人居住的地方,也常是北极探险队的基地所在。
南部的弗罗比舍贝是全岛主要居民点、行政中心和毛皮贸易站,建有机场。北部蕴藏铁矿,西北端的纳尼斯维克为世界上最靠北的矿场。
1.《巴芬岛 加拿大北极群岛巴芬岛地理特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巴芬岛 加拿大北极群岛巴芬岛地理特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2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