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庭观赏鱼户或者有些养鱼户直接或间接使用自来水来养鱼,可能的结果是导致绝大多数鱼儿纷纷死亡或者鱼儿显现异常。其实原因很简单,是自来水中主要含有"

氯"的成份

自来水不宜养鱼的原因和危害——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的成份

自来水不能直接用来养鱼

由于鱼身体的表皮层内长有一种杯状细胞,

不断地在分泌着粘液,使鱼体减少游在水中的摩擦,

同时,粘液又能保护鱼体不受寄生物、霉菌、细菌和其他微小生物的侵蚀,并使皮肤具有一种正常的渗透能力。

自来水中的

氯却是一种强氧化剂,

在水中生成很不稳定的强氧化剂---次氯酸。该氧化剂对鱼具有

很强的穿透杀伤力,

它使鱼体分泌的粘液失去了对鱼的保护作用,导致其

体内电解质代谢严重失调,

并在缺氧的状态下窒息死亡,所以,用没有经过处理的自来水直接养鱼是不恰当的。自来水是一种民用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在达到标准的情况下,若要用于工业生产、养殖场等一些特殊用途时,必需根据生产要求进行处理后再用。

自来水不宜养鱼的原因和危害——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的成份

自来水中含有对鱼有害的“氯”

自来水添加氯气,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以宜人类健康,但自来水通过氯气消毒后,部分氯气会残留在其中,这种

残留的氯气称为余氯。

余氯具有强烈的毒性,所以自来水的余氯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我国自来水水质标准余氯允许范围是0.2-1.5ppm,一般低于1.0 ppm以下。

如果直接使用自来水养鱼,只要余氯的浓度超过0.02ppm,即可能对鱼粘膜产生强烈的腐蚀,超过0.1ppm,对于有些敏感的鱼类造成致命的威胁,因此直接使用自来水(包括局部换水)具有相当的危险性。

自来水不宜养鱼的原因和危害——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的成份

"余氯"发生的原理

氯气在水中大部分已经形成其他的化学物质,这些氯化合物,姑且称它们为“余氯家族”,如果我们能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对余氯进行很好的处理,确保养鱼水源的健康。

把少量氯气(Cl2)溶入自来水,氯气将不容易再以原来的游离态存在,氯气的化学性质相当活泼,很容易于水(H2O)或存在于水中的其他还原性化学物质起反应。首先,它能直接于水作用,形成次氯酸(HCLO)。

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在水中会发生有限的解离反映,除非氯气的浓度高于1.0ppm,否则游离态的氯气都将以次氯酸(HCLO)或次氯酸根(CLO-)离子形态存在。

两者的相对浓度于pH有关。

当pH越高时,次氯酸(HCLO)越低,一氧化氯(CLO)越高。

例如:

pH6时,次氯酸(HCLO)占96%,一氧化氯(CLO)占4%。

pH9时,次氯酸(HCLO)占3%,一氧化氯(CLO)占97%。

次氯酸(HCLO)浓度越高,越具有杀伤力。

而鱼类的PH范围在pH7左右,这个环境下次氯酸(HCLO)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自来水不宜养鱼的原因和危害——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的成份

自来水中为什么要含有"氯"

自来水中的确含有氯,不过,那是作为消毒剂,并且是当今世界通用的自来水消毒剂的一种。按照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自来水出厂水中余氯含量应大于等于每升0.3毫克,但不能超过4毫克,末端水余氯含量则应大于等于0.05毫克。

用自来水喂养鱼类,可能发生意外。生活饮用水中都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消毒剂,用于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当前,

我国生活饮用水消毒剂主要有氯气、二氧化氯、臭氧等,

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消毒剂,原理基本相同,均是强氧化剂。生活饮用水生产的过程中用专业加氯设备进行精确投加。

由于

氯气在水中溶解度极小,极易挥发,

为了保证管道中的饮用水能持续不断地消毒,按照国家标准,

供水管网中的末端水余氯含量必须大于等于每升0.05毫克,

这一指标保证了饮用水在输送过程中不会滋生细菌。而出厂水则相对要高一些,必须要大于等于0.3毫克,

否则,自来水就是不合格产品。

因此,越是靠近水厂出水口地方的自来水,其水中余氯含量就相对较高。虽然氯气是有毒气体,但是,在自来水中的含量极少,仅有零点几毫克,而1克等于1000毫克,且

氯气容易挥发,静置一定时间或者煮沸就能直接去除。

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

事实上,由于余氯的作用,直接饮用刚从水管里放出来的自来水,口感有些特别。如果放置一定时间,水中的氯气将会全部挥发,这时再用来喂养鱼类、养花草等,就不会发生意外了。

自来水不宜养鱼的原因和危害——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的成份

水里有余氯可以放置一段时间"曝气"后再使用

由于受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会有一定的差异。

夏季气温高,

自来水中的余氯挥发快,用于养鱼,放置的时间就要短些。

冬季温度低,

自来水中的余氯不易挥发,放置的时间就相对较长。

但是,

由于夏季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繁殖速度快,因此,水中所添加的氯气就要高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夏季用自来水喂养鱼类容易发生意外、而冬季较少的原因之一。

如果要为家中鱼缸换水或加注养鱼设施及池塘,从水管里接出来的自来水应

放置一段时间,为的就是让氯气挥发掉。

自来水不宜养鱼的原因和危害——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的成份

除去余氯的方法

余氯是自来水新鲜度的指标,而且可以确保自来水用水安全,但如果直接用来养鱼,必须先除掉余氯。

自来水不宜养鱼的原因和危害——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的成份

(硫代硫酸钠)

1,可采用

活性炭

等物质过滤达到去除余氯的目的。

2,添加适量的

硫代硫酸钠

(大苏打,俗称海波)可以快速去除余氯。

3,由于

余氯是一种挥发性物质,

自己会慢慢挥发,所以可以进行晾晒隔天使用。若要用自来水养鱼,也可采用

自然挥发

的简便方法除氯,即将自来水

沉淀或放置

24小时,或在

阳光下暴晒

后再将鱼放入水中,冬天自来水尽量放置2至3天再用。

4,在水中不断

加入空气或氧气,同时加氧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曝气,曝气去除余氯)和

太阳暴晒

都会加快余氯挥发。

自来水不宜养鱼的原因和危害——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的成份

上述方法中

最推荐的是曝气去除余氯。

曝气不仅除余氯,还可以提升水中溶氧度,促进髙氧微生物降解去除重金属,在水中形成细小的气泡,向上浮动通过水层,不断以新的界面和大气接触,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以交换气态物质和去除水中挥发性物质,或使气体从水中逸出,去除水中的氯气和氯胺还有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或使氧气溶入水中,以提高溶解氧浓度,达到除铁、除锰或促进需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1.《自来水中的氯会危害健康吗 自来水不宜养鱼的原因和危害——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的成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自来水中的氯会危害健康吗 自来水不宜养鱼的原因和危害——自来水中主要含有“氯”的成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23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