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十八岁成人礼 何耀霞


又是一年青葱孟夏,草色葳蕤,帷柳盈翠,晴润的空气,沁心入脾。2017年5月18日,我校为高二年级学生隆重举行十八岁成人礼,高二年级全体同学集体携手迈入了成人行列。这一天,对他们来说是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更是一个难忘的生命驿站。十八岁,是清新芬芳似鲜花般的韶光,十八岁,是朝气蓬勃如旭日般的华年。古书云:"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 我们的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举行冠礼,提示行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承担各种社会义务。如今,渗透着感恩、激励和理想教育的"18岁成人礼",旨在教育学生明确成年的身份和责任意识,承担社会道义、履行成人义务。 今天,他们配戴成人帽,与懵懂幼稚道别;携手迈入成人门,与成熟稳健相约。在父母殷切的目光和老师真诚的鼓励中,同学们将扬帆远航,纵横天地间…… 在庄严的国旗前,学生们用嘹亮的声音叩响责任的门扉,向父母,向祖国,向世界,唱出了十八岁的宣言…… 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家长们热泪盈眶,是喜悦,是感动,更是欣慰。孩子们张开双臂,紧紧地与父母相拥,第一次给父母一个结实的肩膀来依靠……   看着学生宣誓,听着一句句感人的誓词,眼前一个个有力的拳头、一双双坚定的眼神,我感觉被震撼,我的十八岁从没享受过这种待遇,此时,我觉得我曾经的青春和梦想被唤醒,我的热血和激情在流动。 上台致词的学生家长是一个很普通很朴实的母亲,她激动的声音打动了我,或许打动我的不是她激动的声音,而是这声音里蕴含的情感,那个母亲不是声嘶力竭的想告诉孩子,要成人成才、要学会感恩、承担责任,做个有用的人,回报社会……而是语重心长的殷殷嘱托。她告诉同学们,他们的成长历程就是父母的衰老历程,但是所有的父母却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现场父母与同学们交换信件的环节更是将成人礼活动推向高潮,在场的父母和同学们在看到信件内容的时候,拥抱和眼泪更是让整个现场充满感动和温暖。   后来有四个学生上台朗诵诗歌,在学生的诗里,我的角色不停地被转换,一会儿我就是那个和母亲怄气拌嘴、摔门而去的女儿;一会儿我就是那个呕心沥血、任劳任怨的老师;一会儿我就是那个含辛茹苦、盼女成凤的母亲。三个角色在我生活中如影相随,此时在我的心中轮流上演,对母亲的愧疚、对学生的欣慰、对女儿的期望,使我忍不住几度泪水盈眶。学生十八岁成人仪式应该是对学生的洗礼,又何尝不是对我的洗礼? 认真读信的母女俩,请注意书信的纸张和精美的小楷啊!   杨校长也为学生的十八岁致辞,他希望同学们要和责任同行,对自己负责,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对家庭负责,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深沉的爱;对他人负责,让班级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更加温馨;对社会负责,以真材实学,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他提醒同学们抓住明年高考的大好机遇,努力奋斗,离梦想更进一步。 天地为鉴,父母为证,十八而志,青春万岁。本届成人礼促使同学们怀揣一颗渴望成功的心,勇敢地担起一份责任,将师长的教诲、祝福,一起装进行囊,勇敢面对未来。成人礼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同学们的人生新序幕才刚刚拉开。 亲情喷涌,热情相拥!   参加完这个成人礼,虽不是第一次,但心有戚戚焉,和一位家长妈妈私聊时,她感慨这样的仪式应该多一点。因为缺乏必要的仪式感,生命中一些特别的瞬间有时就被错过了,心不在焉地生活,自然就没有美好瞬间这种东西——不能享受当下,又哪来的美好回忆呢? 今天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生命中越来越缺乏仪式感,而没有仪式感,人生就不庄严,心就不安静。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喧嚣,杂乱,无序,甚至沉沦,这时候,请慢下脚步,给它加入一点仪式感,这如同是在咖啡里加了一点糖,回味无穷,美妙非常! 奥黛丽·赫本的经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里,霍莉会穿着黑色小礼服,戴着假珠宝,在蒂凡尼精美的橱窗前,慢慢地将早餐吃完,可颂面包与热咖啡,宛若变成盛宴。 这诗意的仪式感,让苍白的生活光华熠熠,映照着霍莉心中美好的向往。 有时我们要慢下脚步,稍事休息,花点心思在生活中增加一点小小的仪式感,两个人的晚餐会因为一张餐巾变得浪漫,普通的朋友聚会会因为扮靓出席变得摇曳生姿…… 好吧,适时给我们的生活刷一次机,把它的灰头土脸忙忙碌碌全都抹去,仪式感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活色生香!

1.《十八岁成人礼 写给十八岁成人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十八岁成人礼 写给十八岁成人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1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