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中豪记 ronguo

为我们大耒阳有伍中豪这样的英雄豪杰而感到自豪,伍中豪,人如其名,人中豪杰。 伍中豪,衡阳市耒阳市耒阳社区伍家村人,1905年3月14日出生,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秋收起义重要领导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与领导人之一,毛泽东第一爱将。1922年秋,伍中豪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受李大钊的直接影响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春,伍中豪、陈芬等组建了中共耒阳党支部,并发展了大批党员。伍中豪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军事考官,结识了毛泽东。1926年7月参加北伐,随军进入衡阳市,被中共派回地方工作,任耒阳县团防局长。“马日事变”后,任国民政府警卫团第十连连长。1927年9月,伍中豪参加秋收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副团长兼三营营长。起义受挫后,伍中豪坚决支持毛泽东转兵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主张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伍中豪参加指挥大小战斗百余次,与林彪、黄公略一起被誉为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三骁将”。1928年2月,他率部运用围城打伏击的方法解放宁冈城。1929年3月,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同年5月,率部三次攻克龙岩,全歼敌陈国辉旅2000多人。6月,任红十二军军长,并担任首任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任红二十军军长、前敌委员。1930年9月,参加打吉安。1930年10月初,伍中豪与警卫排战士到赣西南各县去摧给红军独立团集中,途经安福县城,突遭敌安福靖卫团袭击,仓促应战,战士死伤过半。伍中豪组织突围,至安福城郊亮家山时,弹尽援绝,被靖卫团杀害。伍中豪——这位战功卓著的红军指挥员,牺牲时年仅25岁。生平事迹 1905年3月14日,伍中豪出生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4],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副团长兼三营营长,率部首攻白沙告捷。起义失败,部队在文家市会师,伍中豪坚决支持毛泽东转兵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主张。转兵途中,敌人前堵后追,形势非常严重。毛泽东采用了伍中豪“时东时西,时分时合”的战术,甩掉了敌人,使部队顺利到达三湾。在建立井岗山革命根据地中,伍中豪参加指挥大小战斗近百次。他英勇善战,打了许多胜仗。
伍中豪率武汉部参加秋收。1927年9月10日1927年11月,在茶陵击溃国民军吴尚的一个师的包围后,团长陈浩与副团长韩庄剑企图率部投敌,时为营长的伍中豪识破了陈浩阴谋,及时派人报告了毛泽东,挽救了革命军队。火烧宁冈城1928年2月,赣敌二十七师乘工农革命军攻打遂川、后方空虚之机,出动一个营抢占了宁冈城。宁冈是井冈山的北大门,敌人占领宁冈,对井冈山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打开井冈山的斗争局面,毛泽东决定攻取宁冈城。工农革命军的攻城兵力为一个团两个营,伍中豪任营长的第三营担负主攻任务[1]。2月18日凌晨,战斗打响。工农革命军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发起攻击。宁冈城并不大,但城墙非常坚固。当时革命军装备很差,不但没有炮,甚至连手榴弹都相当缺乏。伍中豪率三营向南城攻击。他命令九连从南门的西侧爬城抢攻;八连配置在九连右侧,任务是放火烧城。总攻开始后,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猛烈火力,抬着一节节竹梯、扛着一捆捆柴草向着城下猛冲,终于冲到了城墙根下。他们迅速把梯子竖起来靠上城墙,沿着梯子飞快地往上爬。敌人拼命地往下扔手榴弹和大块的砖石,用铁叉往下推梯子。在敌人的疯狂抵抗之下,许多同志中弹牺牲,有的被砖头石块打伤,梯子也被手榴弹炸断了许多。伍中豪大怒,将手往后一伸,警卫员知道他的习惯,赶快将酒壶递过去。伍中豪接过酒壶,一仰脖子把酒全倒了下去,然后猛虎般蹿上梯子,闪电似的冲上城墙。战士们跟在营长身后,越战越勇猛,爬城冲锋[1]。经过几小时的激烈搏斗,城门最终被火烧垮了。部队冲过浓烟烈火,像决堤洪水般涌进城去。敌人见大势已去,像被赶散了的鸭子似的,向着没有枪声的西门逃去。逃出城外的敌人正在失魂落魄地乱窜乱跑,当他们快要接近小高地和树林的时候,忽然从那里射出来一排排密集的枪弹。原来工农革命军早已在西门外设下埋伏!战斗持续了将近20分钟,绝大部分敌人被消灭[1]。这次战斗,毙敌300多,生俘100多,敌营长王国桢、靖卫团团长李树滋均被击毙,还活捉了县长张开阳。中国工农革命军取得了进军井冈山以来的一次空前大捷[1]。创建夏幽根据地1928年6月,伍中豪率红四军第三营到永新夏幽,分兵做群众工作,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夏幽工农兵政府和中共特别支部。夏幽成了根据地一面旗帜,为毛泽东写《永新调查》提供了资料。毛泽东多次在根据地干部会上,表扬伍中豪能打仗,会做群众工作,是文武全才。1928年12月,蒋介石调集6个旅团“围剿”井冈山根据地。1929年1月4日,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在宁冈白露召开会议,决定红五军与红四军的第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红四军二十八团、三十一团突围向外发展,以牵制敌人。突围的红军向何处去发展,成了会议争论的焦点。有的主张向赣北去,有的主张向赣东发展,也有的主张到湘南去。三十一团团长伍中豪参加了这次会议,深刻地分析了井冈山周围地区的形势,力主向赣南发展,他指出,赣南地域广阔,高山多,有回旋余地;敌人力量薄弱,不难对付;物产丰富,易筹给养;有中共组织和地方革命武装,群众觉悟高,活动多助,向赣南突围才是上策。1930年春,毛泽东在赣州楼梯岭会议上曾说:“红军在赣南有今日之发展,伍中豪应记第一功,他是力主到赣南来的。”3月20日,红四军改编,伍中豪任第三纵队司令。扩大根据地为了扩大革命根据地,红四军命令伍中豪攻打闽西龙岩,发动农民起义。龙岩,是闽西重镇,驻有国民军一旅。1930年5月18日,伍中豪率领红军第三纵队,再次进入闽西,1930年5月23日至6月9日,先后三次攻克龙岩,全歼陈国辉旅2000多人,发动龙岩地区七县农民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奠定了开辟闽西根据地的基础。6月中旬,第三纵队扩编为红一军团第十二军,伍中豪任军长,并担任新成立的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6月下旬,伍中豪不幸患了肺炎,被迫住进中央红色医院,毛泽东得知爱将伍中豪住院以后,十分着急,本来肺炎是要传染的,但毛泽东不顾这些,在伍中豪住院的那段时间里,毛泽东几乎天天都去看望他,一去就坐在伍中豪睡的小铁床旁边,有时摸他的额角,看他的体温,有时给他盖被子,有时给他端开水喝,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和伍中豪的关系多么密切!1930年8月,在错误路线的指导下,毛泽东不得不和朱德率领红一军团,进攻长沙。部队出发前,毛泽东到医院去与伍中豪道别,伍中豪对毛泽东说:“中央取长沙,攻武汉,饮马长江的指示气候不对,以长途跋涉之孤军攻打大城市不妥,望多保重!”由于长沙地区集结着敌人的31个团,工事坚固,装备差的红军虽然英勇作战,但久攻不克,红军面临着被敌反歼的危险局面。8月,红军第二十军军长胡少军牺牲,伍中豪改任二十军军长、前敌委员。8月底,为了补充兵员早日攻克长沙,毛泽东两次给没有随他进军长沙的伍中豪写信,要他尽快做群众工作,补充兵员,并亲自率领,尽快到达长沙,伍中豪接到毛泽东的信,不顾自己的病未痊愈,立即从闽西长汀赶到江西吉安,组织5000赤卫队员和红军,准备增援攻长红军,但此时红军攻长沙已告失败,并已回井冈山。毛泽东见到伍中豪后,痛心疾首的说:“豪子,中央要求取长沙,攻武汉,这个决定不对呀!”伍中豪说:“是呀,我们只有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地区发展才是上上策。9月,伍中豪参加打吉安。将星陨落1930年,10月,根据红一军团的命令,伍中豪带领一个排的警卫,从吉水出发,取横江渡调集赣西南各县独立团,准备向福建漳州进军,途径安福县城时,突然遭到安福靖卫团的袭击,伍中豪仓促应战,战士死亡过半,突围至城郊亮家山时,弹尽援绝,伍中豪被靖卫团团长罗汉苟那个狗畜生给杀害了。得知伍中豪牺牲的消息,红十二军6000多官兵失声痛哭,毛泽东咬住一条毛巾,在房里几天不肯出来,性子暴躁的红三军团长彭德怀,咬牙切齿派出5000多红军,将安福县靖卫团团团围住,一举聚歼,并活捉了杀害伍中豪的凶手罗汉苟。彭德怀亲自监斩,红12军政委谭震林操刀,在一万多红军的声讨声中,凶手人头落地。红20军军长曾炳春双手捧着伤害伍中豪的凶手的污血,洒在了伍中豪的墓中。一代战将伍中豪走完了他25年的光辉岁月。但是《中国军事人物辞典》里却永远留下了他的英名。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林彪,黄公略,伍中豪被称为毛泽东手下的三骄将。伍中豪是一直追随在毛泽东身边的,他自1926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军事教官起,参加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以及攻打长汀和三打龙岩战役等,是早期红军部队最重要的将领。建国后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井冈山时期担任过红12军政委的谭震林,曾多次讲过:伍中豪如果不牺牲,他绝对是我们军队中和林彪平起平坐的元帅。林彪叛国出逃从飞机摔死后,肖克上将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假若伍中豪不被反动派杀害,毛主席是不会如此器重林彪的。

1.《伍中豪 伍中豪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伍中豪 伍中豪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47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