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祭月节、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不同的家庭中秋节的过法不尽相同。今天,小编就带您去看看,海安这五个家庭是如何过中秋的。

“最美防疫先锋”的团圆饭

01

今年春节前夕,海安交警大队曲塘中队的民警王汉文和两个女儿一同出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护士的大女儿王丽驰援武汉,王汉文和二女儿王群在曲塘328国道姜堰界疫情查控点值班,就连除夕夜的团圆饭他们都没顾得上吃。四月初,大女儿结束隔离休养后,由于父女三人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全家人还是没有一起吃上一顿像样的团圆饭。中秋节当天,全家人终于坐到了一起,久违的团圆饭餐桌上充满了亲情和温情,同时还增添了一份浓浓的“战友情”。

刘宏燕的一天

02

10月1日,双节同庆,但刘宏燕依旧没有停留下她志愿服务的步伐。

从家里出发,经过半小时车程,她来到江老的家中。“江老,我来看你来了!”江老见到刘宏燕的到来,开心地拉着刘宏燕聊起了家常。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江承年,提起自己的那段峥嵘岁月,依然神采奕奕。




“江老,今天是国庆也是中秋,我不光给您带了月饼,还陪您一起看升旗仪式。”刘宏燕打开手机链接,播放起天安门前升旗的画面。随着国旗的升旗,江老的眼中泛起了点点泪光。刘宏燕拉起江老的手,深情地说道:“江老,有机会我一定带您去天安门看升旗。”




告别了江老,刘宏燕又来到位于西场街道洪旺村的烈士陵园内。自2016年起,刘宏燕每年中秋都会来到这里祭奠烈士。停好电瓶车,刘宏燕拿下车龙头上挂着的水果、月饼、二锅头,又取出抹布,双膝跪地,一遍又一遍擦拭起来。单薄的身影是那么的执着,直到一个个墓碑光洁如新。刘宏燕支起小桌子,斟满酒杯,清酒敬英魂。

老兵的中秋

03

10月1 日,双节来临之际,西场街道热港村20组抗美援朝功臣、建国前老党员章庆和返乡的子孙们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经历过战争的生死考验,章庆言行透着军人的独特气质。女儿章德梅介绍说:老爷子耳朵有些背,说话需要大声一些,身体还行,经常出门散步。




如今,老人很多事情已经记不起来了,但谈起抗美援朝战争,老人依然是激情澎湃,仿佛又回到当年的峥嵘岁月。阳光下,老人胸前的抗美援朝纪念章熠熠生辉。

平凡的时光

04

与家人团聚,吃一小块月饼,赏一轮照见千年的月亮,赓续那延续千年的情感记忆。在久违的仪式感中,我们或许会感受到月饼不一样的滋味,会明白传统的意义。




家住海安市区的刘华骅,每年过中秋节都会带上妻儿回到位于曲塘老街上的老家,父母早早准备好了中秋节祭祀的月饼、瓜果……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传统节日不仅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一碗红糖水、一柱清香、一块月饼、一桌团圆饭,寄托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对圆满的渴求、对天伦的向往,中秋蕴藏的家国天下天人合一、崇德向善的精神追求。




书香之家

05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盘中犹折半宫花,刻凤攒龙自内家。”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




这个中秋,在品尝月饼、乐享团圆的同时,胡集街道田庄花园的“全国书香之家”——朱兴乔家庭,以阅读为纽带,带着两位小孙女吟诵关于月饼的古诗句,和家人共同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




通过阅读,全家人体会到了古人的思归之情、离别之意,也更加珍惜与亲人团聚的机会,铭记亲情的可贵。

丨编 辑:顾积存

1.《今年中秋 今年中秋,他们是这样过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今年中秋 今年中秋,他们是这样过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7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