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君 學人Scholar




刘军宁是我的好友,他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现在是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军宁兄出版了《保守主义》《共和、民主、宪政》以及编辑出版了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声誉卓著的《公共论丛》7卷本。《保守主义》一书通俗而深刻地阐述了当今时代主要政治哲学思潮之一的“保守主义”。军宁兄强调保守主义到底保守什么,他的回答是:自由与传统。

同时,在保守主义那里,自由的孪生兄弟是“秩序”,自由高于秩序,但自由离不开秩序,离开秩序便没有自由。书中作者指出,存在于道德秩序中的规则是漫长的人类文化演化出来的经验与智慧积累,尊崇它是自由得以保存和扩展的必要条件。存在一个伟大的存在之链,从物质世界的结构、到有生命世界,到人类世界,存在一个漫长而精巧的秩序的旅程,保守主义看到了存在之链在人类世界的显示,并对文化传统保持敬畏。保守主义有它独特的信条和特征,它们是外在的超验性秩序、社会连续性、社会连续性、传统、审慎、多样性、不完美等。

在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伟大的保守主义先知和保守主义之父埃德蒙·伯克,如果你暂时不能阅读伯克的原著,可以从本书中对伯克略知一二。有一种说法,凡是喜欢阅读伯克著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聪明的。本书还对人、政治、财产权、秩序、权威、传统与改革等政治哲学核心主题进行详尽讨论,最后本书分析了“保守主义在中国”这个略显尴尬的话题。走进刘军宁,走进埃德蒙·伯克,你会变得聪明起来。

3伦纳德·里德:《铅笔的故事》




这是一篇介绍市场机制如何运作的短小精悍文章。作者通过介绍一支简单的铅笔的前世今生,说明一个超出你想象力的复杂过程:成千上万人——他们在不需要任何中央控制者指挥命令的情况下把铅笔生产出来。这靠的就是神奇的市场机制。我们看看米尔顿.弗里德给这篇文章写的导语吧:

伦纳德·里德引人入胜的《铅笔的故事》,已经成为一篇经典之作,它也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经典。据我所知,再也没有其他的文献像这篇文章这样简明扼要,令人信服地、有力地阐明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没有强制情况下合作的可能性——的含义,也阐明了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强调分立的知识和价格体系在传播某些信息方面的重要性的含义,而这些信息将使个人毋须他人告诉他们做这做那而自行决定做可欲的事情。我们曾经在我的电视专题节目《自由选择》中引用过伦纳德的故事,也曾经引用他的同名著作来阐明“市场的力量”。我们概述了这个故事后接着说:“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生产铅笔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是因为自己想要一支铅笔而去干自己的活儿的,他们中有些人从来没有见过铅笔,也从来不管铅笔是干什么用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仅仅看作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一种办法,而我们生产这些商品和服务,则是为了获得我们要用的铅笔。每次我们到商店购买一支铅笔,我们都是用我们的一丁点劳务,来换取投入到铅笔生产过程中的成千上万人中的每个人提供的极小量的一些劳务。”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没有一个人坐在一个中央办公机构对这成千上万的人发布命令。也没有军警来执行这些无人发布的命令。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这是如何发生的?亚当·斯密在两百年前就给了我们答案。

《铅笔传奇》是典型的伦纳德·里德式的作品:富有想象力,朴素而意味深长,洋溢着对自由的热爱,这一切贯穿在伦纳德所写的一切著作或所做的一切活动中。跟他的其他著作一样,他并没有试图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或如何管理自己。他只是试图增进人们对他们自己及其生活于其中的制度的理解。这就是他的基本信条,是他在长期服务于公众——不是政府公务员性质的公共服务——的岁月中一以贯之坚持的信条。不管遭遇何种压力,他都坚持自己的信念,而绝不在原则问题上妥协。正是这一点,使他在早年能够引人瞩目地坚守人的自由需要私有产权、自由竞争和严格限制政府这样的基本理念,而后则使这种理念广为传播。

4、5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商务印书馆,1982;《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2004.




这是道金斯的经典著作。道金斯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看过以后永远也忘记不了——因为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本书虽然是一本畅销书,但却仍然为演化生物学作出性贡献。本书是一本阐释了演化机制,特别是,道金斯把演化机制中的选择单位明确还原到基因层次,而不是人类个体、种族或民族国家。自然选择在基因层面操作,这是道金斯的基本论点。本书是对群体选择的反驳,也是对个体选择的辩护。一个关键性的论点——道金斯阐述一个“复制者”与“载体”区分的分析框架,我们身体里面的基因是“复制者”,而按照基因蓝图“建造的”的我们的身体本身则是“载体”。载体会一代一代更替,而基因则长存下去,所谓“不朽的基因”。

这本书需要谨慎阅读。在道金斯为他的书出版30周年的简介中说道,“我第一本书的一个外国出版商坦言:阅读这本书以后,他失眠了3天,被书中所传达的冷酷无情的信息而深深困扰。一个偏远乡村的教师写信责备我,因为一个学生读完书以后含泪找到他,说这本书使她的生命变得空虚而无意义”。然而,道金斯接着为自己进行了辩护。他说,我们的生命被其他更密切、更温暖的人类理想与感觉所控制。指责科学剥夺了生命赖以值得生存的温暖,实在是多么荒谬的错误,这与我本人及其他科学家的感觉截然相反。

4德索托:《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与企业家才能》,吉林出版集团,2010.




本书的翻译者是朱海就教授,因此翻译质量是可靠的。本书作者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新秀,多个奥地利学派前辈为本书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参考。德索托为“社会主义”下了一个他自己的独特概念:即对人的自由行动进行系统性的、侵略性的阻挠,换句话说,是制度性的强制,因此本书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学也就是一套有关制度性强制的经济理论。只有企业家才能才可能产生理性的经济计算,而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家才能被取缔,取而代之以计划机关的系统性强制,而系统性强制不可能从事理性的经济计算。本书以严谨的基础理论研究得出了看似惊人的结论。

我们可以从本书找到一些惊人的结论和洞见,例如无处不在的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具有根本的创造性特征,这可以说是对不确定性世界的一种人类进化适应;对社会工程思维的否定;对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的尖锐批判;劳动时间为何不能作为经济计算的尺度;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否定等等。

5、6柯兹纳:《竞争与企业家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市场过程的含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市场过程的含义》一书秉承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传统,又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本书的副标题“论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发展”界定了全书论述的范围,而主标题《市场过程的含义》则道明其论述的主线为市场过程及其相关理论。柯兹纳强调,本论文集既是对经济理论的现代历史、也是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当代复兴的一个贡献。作者在论文集中梳理了奥地利学派的学术史研究成果,剖析了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观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观主义方法论。

一些学者认为,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主义方法论从根本上来说,与主流经济学主张存在市场均衡倾向的观点无法调和。对此,柯兹纳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逻辑一贯地加深奥地利学派的认识,不一定要否定主流经济学的主旨,而只需强调主流经济学的这些结论只有通过引入奥地利学派传统的主观主义思想才能得到自恰的捍卫。也就是说,柯兹纳试图在奥地利学派的非均衡论和主流经济学均衡论之间铺设一条桥梁,因此,他虽然坚持非均衡论,反对主流经济学中的均衡论,但认同主流经济学的市场“可均衡性”观点,不认同可实际上达致均衡。正是这种对“可均衡性”的认同,铺设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之间的桥梁。这种“可均衡性”意义重大,不等同于达致均衡本身。可用来正确理解这种“可均衡性”以及“均衡化”过程的理论,就是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

1.《人类进化论 一份让你更好理解人类演化、社会运行逻辑的书单(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人类进化论 一份让你更好理解人类演化、社会运行逻辑的书单(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7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