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舅舅+赵老师

ps:此文章不涉及任何品牌倾向,且仅对单款座椅进行分析

不久前我们发了一篇安全座椅测评的前传《安全座椅怎么选?弄懂这4个关键问题就行了!》,是关于安全座椅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我们在选择时思考的重点。

虽然我和赵老师还没孩子,但是研究了很久安全座椅后,发现将自己代入进去一个家长的身份,去考虑如何给自己孩子买安全座椅的话,这篇测评文会更有实际意义。

这个心态奠定了后,眼前豁然一亮。那些繁复难懂却又重要的参数,设计,细节,一下子就变的具体了。一切以每个小主们的安全,舒适等目的为最高领会精神。基本上走完下面这六步,就可以选到自己心仪的座椅了:

所以,我们对应不同组别结合市场上热卖的产品买了14款安全座椅,还请来了20位不同年龄身高体重的宝宝参与实测。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会结合产品实测把挑选座椅的每一个步骤该注意些什么总结给大家,同时给出我们的挑选原则。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会根据组别直接总结出我们推荐的品牌和型号,只想知道买哪一款的,直接拉到最后吧。

接下来,先把这14位大拿请出来吧。

0-4岁组别

3-12岁组别

9个月-12岁组别

几个月前,当我们带着一头雾水的小白心情接近它们的时候,我似乎都能看到一张张倨傲的脸。可现在,和平共处了这么久后,我们是好朋友了。。。。。。

Ok, 废话不多说了,我们赶紧进入正题吧。

第一步

确定安全座椅的组别

抛开组别选安全座椅都是耍流氓!

这是我们挑选安全座椅最先关注的问题,毕竟几千块钱买来的东西,到底能用多长时间,真的如宣传所言吗?肯定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重点。

在《安全座椅怎么选?弄懂这4个关键问题就行了!》中,我们根据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建议,整理了孩子不同年龄阶段选择安全座椅的基本原则。这次通过实测感受之后,我们得出了更清晰的结论:

尚未购买安全座椅的准妈妈或者6个月以下的宝宝,直接购买安全提篮。这是安全性最好和最方便的选择。虽然实测的安全座椅中有4款号称0岁起可用,但其实并不适合新生儿。

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考虑购买0-4岁这种组别的安全座椅。但是这个组别中,4款安全座椅实测都是仅能到3岁出头就会挤。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考虑购买3-12岁组别的安全座椅。这个组别有点意思,选了3款座椅,设计好的扩展性非常好,办公室较瘦的女孩坐都没问题,只是肩膀那里会卡的比较难受。设计差的没有宽度拓展的可能仅能到五六岁,所以千万别掉坑。

关于测评的重点,9个月-12岁组别的一站式安全座椅,我们测评的结论是:下限接近2岁,上限5岁半到6岁,最佳使用区间是2-5岁。这个组别的座椅有一种顾此失彼的感觉。我们实测的7款座椅,大多数只能坐到五六岁,因为要顾及小宝宝的包容性和安全性,所以对于调节和大孩子舒适性考虑欠缺。甚至有市场热门款recaro的大黄蜂会比其他座椅更窄一些,年龄范围会更小。从下限来说,也因为考虑到大孩子的兼容性而没法顾及小孩子需要的包裹性和舒适度,所以接近2岁才开始比较适合。所以如果是2岁以上才购买第一款安全座椅,是可以考虑9个月到12岁组别的安全座椅的,只不过对使用年限的预计不要过长。

注意:

这里说年龄是为了大家好理解所说的大概范围,具体到挑选的时候,一定记得体重才是更重要的限制条件,千万别忘了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超出了座椅的体重范围了。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属于同年龄段平均身高范围内,也要把身高纳入考虑组别的限制条件。

这里省略了几百张测试的实拍图片,不知道这种简单粗暴直接给结论的风格你们喜欢吗?

第二步

判断座椅的安全性

“安全”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重中之重。那如何在挑选安全座椅时判断它是否“安全”呢?我先给大家看一张图~

最底下的是“3C”,代表的是中国的认证标准。在“国内”购买儿童安全座椅的时候,第一个就是找一下有没有3C选手的身影,如果一个连3C都没有的儿童安全座椅,那就别考虑了;

3C往上有两个标准,分别是欧盟现行的强制性产品认证,ECE R44/04和美国现行的强制性产品认证,FMVSS,如果安全座椅也通过了欧洲或者美国的安全座椅标准,我们可以更放心一些了;

再往上一个是欧盟颁布的最新儿童安全座椅的标准“i-Size”,在ECE R44/04的基础上增加了侧面撞击测试,并在固定方式、分组标准等方面做了调整及更新,其实就是提高了安全座椅的测试标准。

最上面的是“ADAC”认证,ADAC是一个比较公认,较有影响力和权威的欧洲测试机构,还可以在线查询具体款式评级。

我们用金字塔的排列方式只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记住这些标准或者认证,并不能说明ADAC认证的标准就一定比其它标准高。

总结一下,关于安全性我们就一句话:在中国正规渠道卖的安全座椅,首先要有3C认证,如果还有其他的双重认证或者多重认证的话,那说明这款安全座椅是经历过更多测试的,或许测试的标准会有重合的地方,但理论上来说,经历过这么多的测试,怎么讲都会保险一些。

提醒:如果海淘的话,会没有3C认证。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想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全部是国外的品牌?是不是对中国品牌有什么偏见。这里我也给大家说明一下:

欧美国家的安全座椅已经有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相关的法规评测,都是比较完善成熟的。国内的品牌我们当然也都考虑过,不管是前几天刚发的牙膏测评,还是罗罗自己测评的学习桌,只要是好的产品我们都会给出公正的结论的。

也顺便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插曲,开始筛选出几个国内比较知名的安全座椅品牌后,我们针对各种认证向官方旗舰店咨询,旗舰店没有给出对应的清晰证书,我们又在国内的实体店咨询了一下,销售员说的也有部分出入。这些经历让我们打消了买国产座椅回来测评的念头。但是国内的品牌只要是正规渠道,通过3C认证,也是基本可以放心的。

而咱们购买的14款安全座椅,都是在3C认证的标准上,有其他的认证,相对来说都是更安全一些的。

第三步

挑选座椅的安装口

在《安全座椅怎么选?弄懂这4个关键问题就行了!》的文章里面我们提到过关于安全座椅常见三种安装方式:Isofix接口,Latch接口和安全带。想了解细节的戳进去看吧,这里就不赘述了。

△图中显示为:Isofix接口和Latch接口,安全带太常见,就不给大家做图示了

这三种方式的安全性差别并不大,挑选时主要还是看接口的安装感受。

我和赵老师吭哧吭哧的把所有的安全座椅都拆装了不止一遍,直观感受还是很明显的。

从安装难易度来讲,我们感觉只要是按照说明书学会以后,都不算难。从首次安装的感受来看,Isofix和Latch接口比较简单,安全带则麻烦一些,出错率较高。所以我们挑选时还是觉得有Isofix接口的座椅要更方便一些。Latch接口是在Isofix的接口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固定点,所以这块不多阐述。

而Isofix接口又分固定硬接口和可伸缩的硬接口,软接口。我们实际安装过后觉得可伸缩的硬接口应该是感受最好的:因为是硬接口,所以安装比软接口容易,座椅被固定后也比较稳;可伸缩的设计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比固定硬接口更方便。

△左为固定硬接口、右为软接口

△可伸缩的硬接口

另外,在安装上还有部分反向座椅有支撑腿,安装会麻烦一些,但是琢磨琢磨也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的客服meimei也能独立完成。

△上图为某品牌座椅反向安装时支撑腿的图示

所以结论就是不用因为安装的难易程度而轻易diss一款座椅。但现实一点说,除了需要肱二头肌,也需要不少脑细胞。所以这块选择咱们还是根据自家劳动力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来决定吧。

提醒:

在我们测评的14款安全座椅中,Britax的 超级百变王 和RECARO的超级大黄蜂,还有Graco的基石,这三款安全座椅有一点需要大家特别注意:

三款都是9个月-12岁组别的座椅,但同时都没有Isofix或Latch接口。

当孩子三岁以前,需要用五点式固定人体的时候,安全带只是用来固定安全座椅应该问题不大。

当孩子三岁后改换安全带人体固定时,因为这几款安全座椅没有Isofix或Latch接口,那就意味着车上的安全带需要同时固定安全座椅和孩子,安全座椅跟汽车本身就不再有固定连接,在稳固性上会降低。

固定方式见下图▽

背后似乎感受到了刚被点名的几位那充满怨念的小眼神:"刚还说是好朋友,这么快就不喜欢我了吗?"

emmmm。。。。讲真话的好朋友,才是好兄弟嘛......

第四步

前置和五点选哪个

科普文里我们讨论了前置和五点分别在安全性上的利弊,得出的结论是两种设计各有自己的特点,但都能保证基本的安全性。所以我们挑选更需要根据孩子的接受度来看。

测评的结果是五点普遍接受度比前置高。这是因为前置护体会压住下肢不能动弹,从安全性上来考量是好事,但是孩子的接受度就会差很多。很多孩子基本上是一放上护体就非常抗拒。

五点是会将孩子上半身锁定在座椅上,所以这个绑带的舒适性就很重要。会不会勒脖子,绑带材质宽度舒不舒服,这些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细节体验。最贵的那款RECARO的Zero.1,从椅背延伸出来做了这样的设计。

△上图为RECARO的Zero.1头枕延伸出一体的绑带设计

可偏偏这种设计,使得脖子处的空间变挤,来测试的孩子,在2岁左右的孩子,很容易就被这个绑带给勒伤。我哥家孩子是第一个上去就被勒红了,两眼噙着泪,于是我很愧疚的给他买了一瓶奶片。然后其他小朋友试坐的时候都尽量隔着衣服观察角度。但好在这款座椅大点个子高点的孩子出现勒脖子情形会小一些,因为随着头枕高度的调整,那个绑带角度也提升了。

RECARO的另一个型号超级大黄蜂就用了另外的绑带设计,没有出现上述问题。

△上图为RECARO的超级大黄蜂分开的绑带设计

第五步

感受座椅的操作性和舒适度

座椅使用的操作性和孩子在上面的舒适度是紧密连接的,怎么来判断好不好?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功能好不好调节,孩子愿不愿意坐,坐着舒不舒服。

而从细节上来揪的话,基本上就是如下几点:

1.头枕处的角度,宽度

这个会跟孩子乘坐时看窗外是否挡眼睛,还有睡觉时脑袋有没有角度支撑相关。总体来说,大多数处理还算好,具体细节还是要结合不同孩子来判断。

2.靠背的弧度以及调节是否方便

太直太凹都不好。比如RECARO的Zero.1,靠背的弧度凹进去有点太深了,在试坐的时候,大部分孩子有些紧张,不敢往后靠。而有几款9个月-12岁的安全座椅又太直,对于较小的宝宝来说,靠背直又不能调节,这样舒适性也不好。家长在选购安全座椅的时候,建议带着孩子先去试坐。

还有MAXI-COSI的Pria 85这款,调节座椅角度的开关在背面。正向安装的时候,因为整个座椅紧贴汽车上的座椅靠背,没有空间伸手进去调节,要想调节角度就得拆掉安全座椅。

反向安装时,整个底部紧贴汽车座椅靠背,卡着动不了,要想调节也得松开安全座椅再进行调节。

因为孩子在车上是随时随地会睡着的,无法轻松调节靠背角度的话,这种设计就很鸡肋了。

3.面料的透气性

我们先横向对比了安全座椅的面料,大多数是聚酯纤维,涤纶,棉料,透气性依次会好一些。

而跟一位美国朋友聊的时候能得到一些有用信息,她用的一款CLEK Foonf,透气性相对她以前使用的安全座椅来说好一些。因为大多数安全座椅里边是外层面料背部有着一层薄薄的海绵,而CLEK Foonf的面料是使用的类似棉麻毛巾面料。所以对此有要求的家长朋友可以参考这种面料选择。从面料成分来说也的确是棉麻的透气性会更好一些。

其次,我们对比了各款的透气孔设计,基本上各品牌都考虑到了这个因素。有的在面料上有透气孔设计,有的则是椅身有透气孔设计。相对来说,Chicco的Oasys和RECARO的超级莫扎特表现会好一些。面料的透气孔面积较大。

左为RECARO的超级莫扎特两侧设计透气孔,右为Chicco的Oasys的透气孔设计

而孩子在车内坐着的时候,车内环境和外部气温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感官体验。对透气性有较高要求的家长除了面料选择之外,建议多利用空调调节气温。

4.坐垫软硬度是否合适

坐时间长了硌屁股的话,小主们自然就烦躁不愿意坐了。14款产品中,从坐垫的使用材料上来讲,一般都还行, Joie的Transcend会有些硌屁股,而RECARO的Zero1和MAXI-COSIAxssiFix Plus则弹性舒适度会表现比较出色一些。

5.反向乘坐时的舒适性

之前在科普文里,我和赵老师两个理工男比较关注在4岁以前尽量反向乘坐对安全性上的保护,但是对孩子舒适性适应度的着墨较少,如果给大家造成了焦虑很抱歉。在这块我还是阐述一下,从科普角度上来讲,反向更利于保护孩子,但是孩子对反向的接受度可能不一样。家长可以在安全和舒适上取一个平衡值。

我们测评的产品中特意买了一个CONCORD REVERSO PLUS,适用年龄是0-4岁,但是只能反向。但是实际测评中使用感受上不太好,而且万一孩子不愿意或者不适合反向了,连转成正向的可能性都没了,这款座椅可能就浪费了。但这款也是安全评分很好的产品,16年ADAC碰撞测试冠军,通过了最新i-Size标准。整个座椅看的出来德国人对于安全的严谨态度,铠甲霍霍的包裹。

△上图为安装好后CONCORD REVERSO PLUS的示意图,只支持反向安装

我们也特意找了小朋友在车上进行了反向乘坐的测试。从舒适性上来讲0-4岁组别的样品中,2岁以上孩子乘坐就都有些无处搁脚的憋屈感。当脚顶着座椅靠背使得腿部弯曲的时候,孩子的舒适度是较差的了。

第六步

其他设计以及材料的考虑

有些材质面料上的细节是页面介绍完全无法体会,看到实物后感受却特别明显的。

比如最贵的那款RECARO的Zero.1很高科技很高档,还有maxi-cosi axissfix plus细节处理精致,以及CONCORD Transformer XT带着工业美感。这三款,就是一看就会发现用料材质都很好的。

而相反的,比如Joie的Transcend,品质感就会差很多。但这款价钱摆在这里,1000出头,所以我们也不能太苛刻。

还有些品牌细节上的设计挺有意思,RECARO的超级莫扎特,在头靠上有扬声系统,估计孩子坐着看个动画片听个音乐啥的会挺爽。这不是安全座椅的标配,但是可能有的家长或者孩子就是特别喜欢呢。

但是测评时发现有质量问题的一款-Cybex的Palla m-fix,资料介绍头枕处用的是稀释撞击力用的EPS泡沫,但是有个问题是一捏就碎。经过多人验证,这块头枕里的EPS泡沫已经被我们捏烂。就这个问题赵老师咨询了官方,说为什么材料一捏就碎,而官方也给出了答复,说座椅是有认证并且安全的。很明显,这种笼统的答复是无法接受的。我们相信这款座椅通过了相应的测试,安全性应该没有问题,但是看到泡沫材料那么容易碎,我们在购买时就会比较谨慎。

△上图为我们把Cybex的Palla m-fix头枕剪开内部的样子,泡沫材质的东西已经完全碎了,肉眼可以观察到内部是有一块空的。

这就是我们选择安全座椅的六个步骤,不知道讲清楚了吗?下面就给出我们对这14款座椅的综合评定吧。

各组别安全座椅——我们的推荐

跟14款安全座椅厮杀了这几个月,虽然没有那么完美的产品,但是好在也不负大家所托,我们是能选出几款比较值得推荐的产品。

也许从专业角度来说不是那么高精尖,但是一开始我们说了是从家长的角度,综合各种参数来考虑孩子实际使用感受,最后我们在不同组别里可以推荐的是以下几款。

0-4岁组别

数据太多,大家可以点开放大查看哦

推荐品牌型号:MAXI-COSI AxissFix

这个组别里综合评分最高的和我们主观感受上比较满意的就是MAXI-COSI AxissFix。首先,安全性上有着4重认证的保障,安全性上是比较放心的。在安全测试比较严苛的adac测试中获得了“good”评价,且位列同组别排名第一。

这款座椅可以360度旋转,满足向后坐的需求,安全性上更有保障。又可以在90度固定,抱孩子上下车的时候特别方便。在车上喂孩子吃个东西喝个奶啥的更是顺手。

安装比较简单,安装上有多重保护,除了isofix接口之外,上方有上拉带固定,保证座椅更稳固。

这款座椅是五点式,无论是绑带还是跟座椅接口处的卡扣隔垫,都比较柔软,厚度又适中,给孩子的感受很好。

舒适性不用说了,都说孩子的感受是最直接真实的。在招募测试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孩子会主动并且多次的选择坐这款座椅。这款安全座椅看着像一个小沙发,包裹性很好,布料的舒适度,靠背弧度恰到好处。操作调节角度什么的按扣设计也很方便,孩子睡着了可轻轻一摁就将座椅放平120度或者反向145度,非常人性化。

但是也不完美,比如空间偏小,坐到3岁多基本上就会挤了。反向的时候孩子1岁10个月的孩子坐着就会有些挡腿。

另外这款有很柔软舒适的新生儿里衬,但是从孩子成长的速度来看,起初一两个月外出机会极少,等两个月出头的时候,一般孩子的身高体重已经超过其规定的范围。所以这个里衬是很鸡肋的。

3-12岁组别

数据太多,大家可以点开放大查看哦

推荐品牌型号:CONCORD Transformer XT

六六自用的CONCORD Transformer XT这款,是罗罗两三年前买的。它的安全性上表现很不错,有ECE,ISIZE,3C认证,国内销售的话旗舰店也是有3C认证,注塑骨架,整个座椅用料很扎实,是所有安全座椅里最沉的。

安装上有ISofix接口,比较简单不易出错。

值得一提的是扩展性,这款扩展大最大的时候,无论是高度还是宽度,办公室较瘦的女孩坐着都没问题。从一款座椅出厂后6年的安全期限来看,在3-12岁各种年龄范围,都是可以满足需求的。

这款座椅液压装置,调节操作很方便,是几款同组别里感受最顺畅的一个。都是轻轻一摁或者一提就可以调节角度,高度,宽度。

但是也有缺点,不易清洗,不过这个几乎是所有安全座椅的共性。

另外Chicco的这款座椅表现也还不错, CONCORD的调节是一键调节两侧和高度,如果孩子体型偏胖或者偏瘦等极端情况可能会出现包裹不合适的问题。但是Chicco的则可以只变化高度或者宽度,对于极端身材情况照顾的比较周到。

△Chicco的Oasys型号

这款还有个杯架,孩子放水啥的比较方便。

但是操作方面没有CONCORD Transformer XT这款来的简单,这款相对来说也更便宜一点。

9个月-12岁组别

数据太多,大家可以点开放大查看哦

推荐品牌型号:没有特别推荐,相对而言Maxi-Cosi的pria85和RECARO的超级莫扎特还不错

首先还是要强调一点,这种年龄跨度大的安全座椅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多方测评后发现这个组别的座椅比较适合2岁以上的第一次购买安全座椅的家庭这种情况,并且到了五六岁后估计就用不了了。

在这个组别的安全座椅上也没有很满意的品牌,只能是7款里挑选相对来说好一些。

一个是可以满足反向需求的Maxi-Cosi的pira85。安全性上还可以,有国标3c和美标fmvss双重认证。它的优点是安装操作,舒适度都还不错,头枕处的弧度,五点绑带的柔软等都做得挺好,这个也是Maxi-Cosi一贯的设计风格,对舒适度要求比较高的家长可以考虑这一款。

△Maxi-Cosi的pria85

缺点是之前提到过的座椅靠背角度操作的时候不便利,要调节角度就得拆了安全座椅调节后再装,这个操作上的不便意味着机动性不够,不能满足孩子睡着了就放平,醒了玩就调起来的需求。所以如果对这些方面有要求的朋友记得要了解清楚。

一个是RECARO的超级莫扎特,这款优点是安全性挺好,多重认证都通过了。安装上较简单,有fix卡扣帮助更方便。乳胶坐垫,透气性设计,头枕处有音乐环绕系统,这些都可以提高孩子乘坐的舒适度。

△RECARO的超级莫扎特

但是,这款是前置安全座椅,可能会有孩子会抗拒乘坐时候下肢被压紧的感觉。另外角度调节同样不方便,对这点有要求的家长也需要考虑一下。

安全座椅,并不是越贵的就越好,也不能功能越齐全,年龄跨度越大就越好,结合孩子的身高体重来选组别,再来选功能,再根据各自生活习惯选择设计更人性化,操作更便利的。按这个思路下来,选一款好的安全座椅,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了。历时几个月,这个作业总算交上了。不知道大家满不满意,不管怎样,功夫是不会白花的,至少,以后我们给自己孩子挑安全座椅的时候,就会省事多了~

END

罗罗有话说:

六舅舅他们做的安全座椅的测评,没有说增高垫,因为标准不同,我觉得增高垫和安全座椅没什么可比性。带六六去欧洲和美国玩时会租车,使用过几个增高垫,也见多个小朋友用过,谈谈切身感受吧。总体来讲,增高垫的使用感受肯定没有六六那款3-12岁的安全座椅好,但胜在便宜,便携。但对于六六来讲,我觉得使用感受不太好,她将近一米二,试过几个增高垫,即便是坐上增高垫,车载安全带依旧会卡着她的脖子附近不舒服,没办法我就给她绑在腋下。增高垫对于120cm以上体格比较大的孩子,可能也是不错的选择。但120以下的孩子,一来乘坐的时候感受不好,二来安全性上不够好。因为没有侧面包裹,也没有头部保护,这些方面的防撞击就自然没有了。总体来说,短期出行的话,有增高垫比没有好,但是肯定赶不上安全座椅。

这篇文章七千多字,六舅舅和赵老师在写的过程中,在内容讲述以及可读性上做了几十遍调整,最后还是很长。我审稿的时候总说看着有些费劲让继续改,但是看了一下他们的电脑,就理解到他们的艰辛了。安全座椅太专业,要说清楚还几句话,可能真的实现不了。

△上图仅为大量资料里极少一部分

所以,写了几十遍后,本打算今天早上九点发的测评,还是又改到了这么晚。也许文章写的还不尽如人意,但是的确踏踏实实的研究过,并且最后给的结论还算清晰明了的,嫌麻烦的不用看过程直接参考结果好了。

安全座椅这是一个很专业的行业,越接近,会发现知识的海洋有多辽阔,对于安全座椅,他们是怀着敬畏之心去了解,更是带着一个家长的责任心在研究。历时两个多月做出来的这份测评,总算是给大家交作业了,希望这次他们的表现能让大家满意一些。

1.《安全座椅面料 14款安全座椅测评:大部分热门产品结果出人意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安全座椅面料 14款安全座椅测评:大部分热门产品结果出人意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