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各大景点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中,一种全新的地图产品——“手绘地图”悄然兴起,这种将特定的地点手绘出来,价格亲民、携带方便,兼具实用和纪念性的旅游纪念品竟能让游客眼前一亮,大行其道。
“浪漫曲江”手绘地图
在收藏界,旧的手绘地图也是奇货可居,一张手绘于1936年的《老北京风俗地图》翻版印刷后,竟成了2004年书店里风靡热销的抢手货。它们之所以吃香,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凝结了太多的心血和智慧。
制作手绘地图除需具备专业制图知识外,还要有扎实的绘画基础,能准确将实际地物成比例缩小放在图纸上,要能勾勒出鸟瞰图整体效果等,相对于计算机制图这可是高技术的手工活。但你可能不知道,在陕西测绘局组建初期,制图队员可都是这方面的能工巧匠。
所不同的是专业制图队员使用专用的绘图工具,按制图技术原理、制图方法、制图技巧,结合地图的特点和地图比例尺,以其特有的数学基础地图语言、抽象概括等法则表现地球自然表面的时空现象,反映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人文现象的状态、联系和发展变化,这样的手绘地图具有可量测性、直观性和一览性。
传统地图绘制在变革中前行
“测绘”最初的解释就是“测量”与“绘图”。“测”注重外业测量;“绘”注重内业绘图,担当着“测”的辛苦,体现着“测”的功劳,传统地图绘制研究的亦是“绘”的技术和方法。传统地图绘制的历史很早,制图队组建之初,沿用的仍然是手工绘制地图,生产中研究和强调的还是地图绘制的技术、方法和绘图工具的改革与使用。随后的传统地图绘制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纯手工绘制地图阶段和手工刻绘地图阶段。
“祖国的河山光辉又美丽…我们画山描水找路做个制图员……小笔尖也要爬上喜马拉雅山。”这是制图队组建之初队歌中的唱词,讲的就是小笔尖纯手工绘图。纯手工绘图生产中,通常先将图纸固定裱贴在图版上进行坐标展绘,再将各种资料通过缩小照相、晒蓝图后拼贴到图版上,形成地图编绘的底图,使用小笔尖、玻璃棒、色彩颜料一笔、一画、一字地按要求编成彩色编稿原图,提交清绘使用;再对地图彩色原图等大照相、晒蓝图拼贴成地图清绘底图,这时仍需要使用玻璃棒绘直线、用曲线笔绘等高线、用鸭嘴笔和直尺绘直线、用小笔尖书写注记等,按清绘要求绘制成地图的彩色清绘原图,提交印刷使用。
有时为了提高地图的线划和注记质量,还需要对编稿原图进行放大后清绘,再照相缩小到成图比例尺提交印刷。这个过程现在读起来都觉得长而枯燥。图上差之毫厘,实地错之万里。地图绘制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工作,要求特别高。有句话叫心细如绣花,那时制图队员戏称自己在“绣花图”。
一幅简单的图都要画上个把月左右,复杂的通常要几个月才能绘制一张,其劳动之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第一代制图人就是这样从黔贵川陕、东南沿海百万分之等国家基本比例尺图的编绘,以及部分城市间百万航线专题图的制作开始了制图队地图制图的漫漫征途。
对制图人员来说,绘图是一方面,修磨绘图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人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即使如此,要手绘出一幅质量优等且漂亮的地图,没有得心应手的绘图工具是痴人说梦。
手工绘图使用的工具既要能绘出很细的线条,又要在多个方向能流畅的运笔,所以小笔尖、曲线笔、直线笔等笔锋既要修磨得非常锋利,又要其笔锋光滑。那时有经验的绘图员双手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留得比较长就是因为大拇指的长指甲在修磨工具时有用,小拇指的长指甲在绘图时能“踮”起手腕而不至于弄脏图版。作为一名优秀的绘图员,一手漂亮的宋体和仿宋字也很重要,绘写两全其美才能相得益彰。
初期手工绘图,地图上的文字注释和各种数字注记都是手写上去的,因此要求制图员必须练得一手好字。有了精磨工具的技术后,很一般的小笔尖也变得又细又滑,非常好用,写出的字相当漂亮。
随着机械植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绘图手工书写文字发展到透明注记剪贴,解决了地图上文字、数字书写不规范和成图周期过长的问题。即将地图上要求的不同字体、不同大小的文字和数字注记在专用植字机上制作出来,并在其背面附上胶,再转贴到相应的图版面上。随着绘图工艺的进步,由单一版清绘地图发展为分版清绘,提高了地图注记的质量,缩短了成图时间。
手工刻绘地图技术的发展应用,解决了地图线划不规范和成图周期进一步加快的问题。与手绘地图技术相比,其改变了地图绘制的材料和绘图工具,将用小笔尖、曲线笔和颜料在图纸上彩绘地图,转变为用刻刀在涂布有特殊材料的聚酯薄膜和透光桌上刻绘地图。
刻绘技术的应用,基本解决了手工绘图不能解决的地图上点、线和符号规范化问题,而且也基本实现了地图制图编绘与清绘手绘地图一体化。由于刻绘保证了地图的点、线划和符号质量,又属于“阴”版,避免了照相,实现了直接翻版、修涂、晒版、印刷,使传统地图制图技术第一次实现质的飞跃,也第一次改变和重组了以往手绘地图制作和印刷的工艺方案,大大提高了地图的质量,节约了成本,进一步缩短了成图时间。
精湛技艺成就绚烂画卷
1974年陕西测绘局制图队恢复重建之初,绘图工具和制图技术仍没有多大改变,依然采用小笔尖、曲线笔在专用纸质裱版上绘图,再通过照相、分版印刷的方式完成地图制作过程。
需要提及的是手工地图绘制是将小笔尖、曲线笔进行修磨,运用自如地绘出0.1~1.0毫米的曲线,这本身就是一门技术很强很细致的工作,再加之制图人自身扎实的绘图基本功,编绘出了一幅幅质量优质的地图作品。
一个好的制图作业员同时也是一个好的画图工具手工匠人,打磨工具可是制图人的独门绝技,为了更精致地绘好地图,他们创造性地发明了很多不起眼、但很实用的绘图工具。例如为了绘出圆形和方形的点状符号,制图员们将不同规格的医用注射针头在油石上精磨平整,绘制行政界线、沙地等圆形点状符号等;把大号规格的针头加热后夹成方形,经打磨绘制长方形独立房等方形符号等。
作业绘图
再看当年绘制的那些地图作品,现在仍为之骄傲。第一代制图人所编绘的地貌等高线图,墨迹均匀、质地光滑、层次分明,注记剪贴规范整齐,图面整饰美观标准,比之计算机制图作品毫不逊色。2012年制图院新来大学生看到当年的地图作品时,感慨道他们难以相信这是手工绘制的地图,但事实确实如此。
记忆中那些遥远熟悉的小笔尖、玻璃棒、曲线笔、直线笔等绘图工具,如今仍能激发出制图人心中的那份感情,每每想起,就能浮现出制图队第一代制图人无私奉献、一丝不苟的工作风貌,欣慰的是制图人将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严谨作风接力棒传了下来。第一代制图人就是利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凭借自身扎实的制图技术,承担着国家测绘制图的主要任务,创造性地绘制了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图中的1:1万、1:5万、1:50万、1:10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1:100万公开版地图等。
其中1:10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地貌要素目前仍被作为国家1:100万地形图数据库的基础,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的原图版一直使用到20世纪90年代,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地图集》目前仍然在使用,编制的各种比例尺的陕西省地图构建了陕西地方地图的基础,很多图种如今仍是唯一。同时,我们还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全国第一份航道图、第一份牧场草场图等……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地图刻绘技术渐入人们的视野,为了在全要素刻图这种新工艺中保证速度和质量双赢,当年的制图队重视科技创新。如研发制作了不同比例尺地形图刻图膜片,其中地图全要素刻图法“S7型刻图膜片”,是一种专用合成树脂和颜色填料制成的涂料,经机械涂布于涤纶片基上而制成的刻图膜片。使用该膜片能提高成图质量、降低制图成本、加快刻图速度,达到同类型刻图膜片的国内先进水平,正因为如此,该膜片由原国家测绘总局统一向全国制图行业提供。还有制图队研发的用铅笔加碳粉直接在打毛薄膜上进行晕渲图制作的工艺方法,以其具有耗材量少、省时、省作业前的原图裱版,并可直接挂网制版等优点,而在全国制图行业得到推广。
这一时期全国制图大任务基本都由制图队承担,主要完成了1:5万、1:25万地形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地图集》《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图集》《中国活断层图集》《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地图集》《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市地图集》等一大批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设计、编制和印刷项目,这些地图编制项目在当时均是行业的顶级水平,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一等、二等奖,国家测绘总局优秀地图作品一、二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部级以上奖项近百种。
现代机制制图再造辉煌业绩
1985年,陕西省第六测绘大队并入新成立的西安地图出版社,主要任务增加了编制出版公开地图。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制图软件的发展以及在地图制图领域的应用,传统地图制图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传统地图绘制技术的理解,传统地图制图技术的理念也随之发生了颠覆性的彻底变革,地图制作手段由传统手工绘制快速地转向计算机数字绘制,地图的形式由以往纸质地图为主转向数字环境下的数字地图、电子地图、网络地图、多媒体和多维动态地图,传统地图绘制全面转向现代地图绘制。
西安地图出版社成立后在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地图集》过程中,由中科院地理所计算机制作完成了图集部分专题编稿图,这是制图院最早接触用于生产的计算机绘制的专题编稿图,当时这样的编稿图还不能用于印刷,仍需要进行编辑和清绘,才能提供印刷,即便如此,它在绘图技术上的颠覆性让制图人震撼不已。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普及应用到了制图,审时度势,出版社认识到地图制图事业要发展,就得紧跟形势,不断调整发展方向,为此成立了GIS研究所,开始研究、探讨地形图数字化生产、计算机地图编辑与制作等制图技术的应用。这一时期利用计算机制图完成了《陕西省九五规划和2010远景目标》等地图项目的编制,其中《陕西省资源地图集》是出版社利用 Freehand、 Photoshop等机制制图软件编辑制作完成的首个大图集。
进入21世纪,出版社又适时成立了电脑制作中心,从而使地图编制完全转入现代机制制图时代。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新一代制图人厚德立品,既往传承,掌握新技术,适应新形势,继续创造着辉煌的业绩。
这一时期制图完成的地图编制、出版或印刷项目灿若繁星,可以说达到了历史鼎盛。除完成国家基础测绘任务外,出版社紧抓地图作为行业终端产品和市场需求的机遇,多年来编制、出版、印刷和发行了两千多种公开地图出版物,进入市场,为社会各阶层的读者服务。
其中编制印刷的《1:100万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图》《1:100万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集》作为行业标准在使用;编制的中国地图系列、世界地图系列、中国交通图系列、中国旅游图系列、陕西省地图系列、西安市地图系列、少儿地图系列等公开发行图种,每种发行量均以千万册计算;编制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内蒙古分册等每一册的出版亮点不断,都被作为后续各省文物图集分册编制的样本;另外还编制、出版了《重庆市地图集》《甘肃省地图集》等几百种全国各地省、市、县和城市地图,获得各类奖项上百个。
同时出版社将计算机制图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山川破碎,地貌改变,上级要求以最快速度编制灾区现状地形图,以便指挥救灾和灾区重建,接到命令60个小时后,一张张散发着油墨香的《宁强震区地形图》就送到了省政府领导手中。相对小笔尖手工绘图,这可是现实版的“天方夜谭”。
值得一提的是,编制出版的《陕西省地图集》填补了陕西省没有大型综合地图集的空白,图集编撰完成后,由省政府办公厅组织专家组进行了评审,认为该图集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设计精美、形式新颖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客观反映了陕西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是陕西省综合省情的重要图志,也是一部集科学性、现势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地图作品,达到了这一时期国内先进水平。
《陕西省地图集》
人民群众要求地理信息产品能更给力,地图作为服务社会及测绘保障的主要产品形式,成图周期要通时达变、应时而生,实现数据库驱动的地图快速生产技术便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地图编辑数据平台建设势在必行。
六十一花甲,六十年薪尽火传。重温老一代制图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胸中之浩气澎湃激荡。制图精神经历岁月的磨砺,历久弥新,制图人在技术上开拓创新,所绘制的灿烂画卷仍在徐徐展开。
1.《河中 时间河流中的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河中 时间河流中的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8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