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一些帖子,有不少涉及地铁3号线,其中一条很有意思,将杭州地铁3号线唤作扶贫线。

此前,也屡屡听到公众对3号线的评论,诸如良心线、亏本线、民生线……称之为扶贫线的,小编还是首次看到。

关于3号线,权威部门是这样来表述的。3号线呈“Y”线运营,支线未来将拆分成14号线,3号线将连接未来科技城、小和山高教园区、城西居住区、主城中心武林广场和西湖文化广场商业中心、城北新城居住区、东部临平副城等。覆盖了杭州西部——主城中心——东北部发展主轴,加强了城市西部余杭组团和东部临平副城与主城区的联系,是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城市西向东北方向的轨道交通骨干线。3号线连接了规划高铁西站、汽车客运西站枢纽站、古荡公交中心站,接驳杭临城际线。是一条交通枢纽连接线。主要承担促进杭州社会与经济发展、支撑引导城市总体规划、缓解城西和主城严重交通拥堵、支持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促进杭州旅游产业发展、尽早发挥预留工程作用、早日实现杭州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等功能。杭州地铁3号线加强了余杭组团、临平副城与杭州主城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西部余杭组团、东部临平副城的发展。因此,杭州地铁3号线是实现杭州市总体规划,强化主城、副城及组团间快速联系、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拓展的TOD引导线。

3号线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沿线居民的出行难问题,促进了区域和板块间的融合及联动发展。但为什么要称之为扶贫线?小编认为主要是针对城东北而言的。

地铁3号线,西南走城西,那里可是杭州名副其实的富人区,地铁对于他们而言刚性需求远没有城东北突出,相比较而言,城东北可就是杭州“落后”的代名词,是富人区的对面所在——贫民窟。此前,小编也写过类似的分析文章,阐释城东北落后的原因。城东北一无匹配的产业配套,二无完善的交通系统,三无良好的生态环境,四无优质的常住人口,五无强悍的消费能力,六无高起的板块价值。

3号线一期东北部经过余杭的星桥街道、天都城、长睦、丁桥等地,这些地方基本属于房地产业的万年坑,存在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土地价值起不来,人均收入上不去,基本属于主城区的外溢人口,多以外地或外省人口为主,从事职业比较底端,人群素质相对偏低,社会治理相对不足,特别会天都城区域,因其特殊的运营管理模式和特殊的地理区域位置,这里俨然成为三不管地带,乱停车辆没人管、逆向行驶没人管、乱扔垃圾没人管、污水横流无人管、违建乱搭没人管、偷电偷水没人管、破坏公物没人管……活脱脱的一处无有秩序可言的城市孤岛。

地铁3号线的进入,无疑是搅动了这一潭死水,给死寂的城东北注入了一股活力和清流,带动了房地产业发展,促进了区域互动交流,加速了资源的均等化分配,缩小了板块价值差距,弥合了区域不均衡发展,杜绝了区域歧视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3号线的扶贫性质被进一步坐实。

小编其实很清楚,这样写很容易得罪城东北一大批人,但实事求是而言,现实就是这样,不是说我们集体保持缄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问题就不存在。

3号线被称之为杭州“扶贫线”,很大原因在于落后的城东北。谁不承认,谁就是在掩耳盗铃,就犯了讳疾忌医的低级错误。

没办法,谁让我们比别人穷呢!

- END -

编者:朱门公子

配图:摘自网络

杭人

1.《杭州地铁三号线 杭州地铁3号线,为什么是扶贫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杭州地铁三号线 杭州地铁3号线,为什么是扶贫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3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