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浙江英语高考成绩引发了巨大争议。

在既没有民意调查,也没有法律依据,更不公开详细理由和操作细则的情况下,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对“阅读等两部分加权赋分”,修改了26万考生的高考成绩,并且在家长、媒体的广泛质疑下才承认了修改高考成绩的做法。

11月24日上午成绩公布,而据考生家长反映,直至11月26日信访第一天,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仍然不肯公布评分细则,而其官方网站在11月27日才简短回应:

“为保证不同次考试之间的试题难度大体相当,浙江省招委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在制订评分细则时,决定面向所有考生,对难度较大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语言运用)的部分试题进行难度系数调整,实施加权赋分。其他试题未作调整。”

所谓“根据难度系数进行加权赋分”,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可能是这样的意思:

得分率低的题调低分值,得分率高的题调高分值。

也就是难题的分值调低,容易题的分值调高,平均分拉上去,而优秀考生的分数优势就下降了,差距变小了。

一些网友的发言也表明,考试院在解释时也是这样表述的。

虽然官方没有宣布调整分数的具体理由,但考试院的回应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舆论的普遍猜测,即为了保持平均分、关键位置分布和往年基本一致。而如果平均分、关键位置分布等指标和往年差距太大,可能需要有人承担责任,舆论推测考试院的做法是为了维护部门利益。

无论动机如何,浙江考试院的做法影响到的已经不止于这次的26万浙江考生,无论出于什么理由,不事先公开就擅自修改高考成绩,摧毁了整个中国高考制度的公信力。人们难免要问,以前各地的历次高考,有没有出于类似原因的成绩微调,只是影响不够大,大家都被蒙在鼓中呢?显然历次高考都可能有同样的修改分数动机。

事后修改成绩的做法,破坏了自科举制度以来中国未曾动摇的考试精神和契约精神,这样神圣而严肃的生命线居然被如此轻易突破,对中国老百姓的触动恐怕要比“基因编辑婴儿”更甚。

不合理也不合法,无论是“基因编辑婴儿”还是“修改高考成绩”,都不是几个科学家,几个出题、阅卷老师能够做成的,不同的是,“基因编辑婴儿”已经有更上级的部门介入调查,但浙江考试院仍在自己调查自己,也就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截止本文写作,教育部仍然没有对此给出声明,其反应速度远远不如卫健委。

这说明一些部门不仅犯错,连对舆情和后果的认识都很不到位。高考被认为是最公平的制度之一,这也是部分高考改革被许多人诟病的原因。但这件事表明了对高考进行先斩后奏甚至斩而不奏式的黑箱操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轻易的,是真实发生的。这样的事情,说句“动摇国本”恐怕都不为过。

对于高考改革,之前已经发生过好几波舆情,比如今年8月,北京新高考方案发布,其中提到“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60%”,引起一边倒的反对之声,舆论认为是开了历史的倒车,但教育部门还是轻描淡写的搪塞了过去。

当时我也写了文章为教育部门辩护,我当时说,开倒车有可能,但因为具体如何实施的细则尚不明确,可以给教育部门时间完善,只要“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这样的改革也可能会是进步的。

我当时举例说:

2011年,“奶茶妹妹”章泽天凭借健美操特长保送清华,就读人文科学实验班。如今,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全面取消保送生。相比保送,小幅度降分录取在公平、公正上是一种进步。给特长发展一定的空间,而这点空间又不是决定性的。

对于高考如何改革,可以有各种观点。我的观点就是要多次选拔,优中选优,可以综合笔试和面试,但应该多考几次,甚至入学后也应该继续淘汰选拔。

浙江试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

但这次的事情,性质就完全不同,这可不是改革方向的是非讨论,而是一些人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真的敢践踏高考的信誉,毁坏了地基,做了这种封建统治者都不敢做的事情,也不是“开倒车”所能形容的。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故,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想像北京高考改革那波舆情一样糊弄过去是不可能的。

即便我这样对高考改革最乐观的估计者也相信,如果这次的事情处理不好,那么所谓的高考改革已经无处谈起,失去了立足之地。

1.《章泽天高考成绩多少分 浙江事后修改高考成绩的做法突破了底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章泽天高考成绩多少分 浙江事后修改高考成绩的做法突破了底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6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