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是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进行大规模殖民的先行者。他们到美洲是为了寻找黄金,而传说中在今天美国西南的沙漠一带,有七座遍地黄金的小城,名叫西博拉。1519年,已经占领古巴的西班牙人派出了原住民的大煞星科尔蒂斯去墨西哥探险。1521年,科尔蒂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了位于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然后,向北通往传说中的黄金之城的道路就被打通了。

在征服了整个中美洲之后,新西班牙殖民地建立,科尔蒂斯被任命为总督。几年后,他开始了寻找黄金之旅。1534年,科尔蒂斯率队北上,却被齐瓦瓦沙漠阻隔,并没有太大的进展。于是他们转而向西,来到了海边,也就是今天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的东侧。看着眼前的海水,科尔蒂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在1510年,西班牙有个叫蒙塔尔沃的人写了一本书,说美洲大陆的西侧离岸有一个很大的岛,这个岛富饶美丽,也距离天堂很近。虽然这本书是写的传说,但科尔蒂斯仍然决定,既然穿不过沙漠,找不到黄金,那不如乘船出海去看一看,说不定会运气爆表,找到这个传说中的岛屿呢。

科尔蒂斯乘船出发,很快就横穿了狭窄的加利福尼亚湾,在另一侧登陆。现在我们都知道,那里就是墨西哥境内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但当时的科尔蒂斯不知道,他觉得他是找到了传说中的岛屿。登陆后,他率队北上探索,来到了今天美国境内的加州南部。他发现,这个岛和传说中的那个富饶的岛相去甚远:这里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根本不像一个富足的地方,倒是像另一本小说里记载的印度河上的一个岛。科尔蒂斯说的小说是一本当年在西班牙很流行的探险小说。那本书里说,亚洲印度河上有一个气候炎热而干燥的岛屿,和理想之国离得不远。这个岛的名字叫California,是西班牙语中Caliente(热)和Fornalla(火炉)的结合变体。这个描述和科尔蒂斯所在的南加州十分相似,于是科尔蒂斯就借用小说里的虚构地名,把他新发现的这个『岛』命名为加利福尼亚。

科尔蒂斯发现『加利福尼亚岛』的大致路线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西班牙继续大规模扩张殖民地,出版了美洲大陆的新地图,而『加利福尼亚岛』则是赫然出现在各种版本的地图上。这些地图传到欧洲和亚洲,让『加利福尼亚岛』广泛地为人所知。没有找到黄金的科尔蒂斯并不甘心,几年后他卷土重来,派遣他的部下弗朗西斯科再度北上去寻找黄金之城。弗朗西斯科没有走科尔蒂斯的老路,他决定沿着『加利福尼亚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峡』北上,因为这样或许能绕过沙漠地区。没想到,走着走着,他发现,这个『海峡』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大河的河口。弗朗西斯科意识到,加利福尼亚有可能不是一个岛,眼前这个『海峡』其实只是个十分狭长的海湾。

弗朗西斯科也没有找到黄金,但他给科尔蒂斯带回了关于『加利福尼亚不是个岛』的信息。为了确认这个信息,也为了进一步寻找黄金,1540年,西班牙派出探险家埃尔南多·德·阿拉孔再探加利福尼亚,以及弗朗西斯科提到的那条大河。阿拉孔顺利找到河口,并沿着河流继续逆流北上去考察探索,但限于所带的物资,他未能向西继续深入。而就在他身后,另一位探险家迪亚士也抵达了河口。迪亚士携带了充足的物资,他知道阿拉孔就在前方,并试图和阿拉孔取得联系,但是没联系上。


阿拉孔撤退之后,迪亚士更加详细地探索了这条河流,并将它命名为『火灰河』,这也是科罗拉多河在西方人字典里的第一个名字。

科罗拉多河流域地图,CRWCD(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分配协会)官网

在探索科罗拉多河之后,迪亚士按计划向西行进,探索了今天的亚利桑那、内华达和加利福尼亚的广大地区,最远抵达了厄尔森特罗(今天美国加州和墨西哥的边界)一带。他们不仅考察科罗拉多河、寻找黄金的迹象,也顺便考察了当地原住民的人文风貌。他们甚至也发现了沙漠中的许多泉水和温泉,为后来西班牙人开拓亚利桑那、新墨西哥打下了基础。虽然迪亚士本人在返程途中意外身亡(据说是逗狗的时候摔倒,被一柄长矛戳死了),但他的考察笔记被探险队带回了墨西哥城。与此同时,离开科罗拉多河之后改道探索了加利福尼亚海岸的阿拉孔也回到了墨西哥城。这两队人马的考察见闻让西班牙人确认:加利福尼亚不是一个岛,而是一个半岛。

这之后一段时间,西班牙出版的地图上,加利福尼亚就被标注为了半岛,虽然它的北部边界通常仍然被标注着『未探明区域』。照理说,到此为止,『加利福尼亚是个岛』这个谣言已经拨乱反正了。可是事情还没完呢,因为在四十年后,来了个搅局的人。1592年,有个名叫胡安·德富卡的探险家来到了北美洲的西海岸。这个人的名字,学地质的同学们应该比较眼熟,太平洋东部那个俯冲小版块就是以他来命名的。德富卡当时正在执行另一项和传说及谣言有关的地理大发现任务:寻找西北航道(NW Passages)。

当时,海上的两大霸主西班牙和葡萄牙正讨论着瓜分世界,把守着海运要冲;盘踞在中东的奥斯曼土耳其阻隔了陆路交通。作为后起之秀的英国无法和他们抗衡,和东方做生意十分困难。于是,一位为英国效力的意大利航海家卡波特组织了一次航行,去寻找理论中的西北航道,以绕开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的美洲大陆。所谓西北航道,是当时荷兰人和英国人念念不忘的一个美好愿望:从纽芬兰以北潜在的未封冻海域出发,途径一个可能存在的切穿北美大陆北部的海峡,前往亚洲,避免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打劫。


虽然卡波特的船队在格陵兰附近遇到了大量的浮冰,无功而返,但西北航道这个概念在欧洲各国的殖民者之间传开了。这其中也包括了西班牙的殖民者,他们不愿意让英法荷等后来者找到更加方便的新航线,于是他们也参与到了对西北航道的探索之中,想要捷足先登,稳固自己在殖民者之间的优势地位。胡安·德富卡就是西班牙派去寻找西北航道的探险家之一。

在这之前,德富卡去过菲律宾、中国、西印度群岛等很多地方,是个声誉不错的船长。1592年,他奉命去寻找西北航道。和别的大部分探险家(包括著名的哈德逊)从格陵兰、冰岛等地开始探寻不一样,德富卡另辟蹊径,从北美的西海岸开始探索,想要从反方向找到这条路。终于,在北纬48°附近,德富卡发现了美洲大陆上的一个大豁口。这片水域的位置和传说中的亚尼安海峡的位置差不多。亚尼安海峡其实是一个被早期的世界地图收录的『理论上』的海峡,因为在最初绘制世界地图的时候,人们对美洲大陆北部的了解十分有限,于是画图的人只能凭借想象来完成地图。而其中有一份世界地图在亚洲和北美之间添加了一条海峡,连接着太平洋和北冰洋。这个海峡还被收录在了1560年代出版的著名的麦卡托世界地图上。现在我们知道,这样的海峡确实存在,不过名字叫白令海峡,是俄国人最先发现的。后来明朝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传入日本以后,亚洲北美之间的海峡还被标注为亚尼安海峡。

胡安·德富卡的发现及推测

不过在1592年,经验丰富、声誉良好的德富卡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找到了地图上的亚尼安海峡。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兴奋过度,总之德富卡对这个水道没有进行十分详细的探索,便在笔记里记下了这个『重大发现』。可是,随着各国对北美大陆殖民活动的深入,特别是法国的猎人和传教士们从圣劳伦斯河经过五大湖再到密西西比河下游,深入北美的腹地,把北美大陆来了个对穿,人们意识到,所谓的西北航道即亚尼安海峡是不存在的,至少在北纬48°左右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于是,德富卡的记录就有问题了。不过,毕竟德富卡是一个声誉很不错的探险家,当时的人们就推测,德富卡发现的虽然不是西北航道,但很可能是另外一条从未发现的重要海峡。那么这条海峡最有可能通向哪儿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个狭长的加利福尼亚湾。于是,『加利福尼亚是个岛』的说法就死灰复燃了。毕竟人们更加相信曾经游遍世界、经验丰富的德富卡,而至于那些早期探险家们的发现——谁知道他们有没有搞错呢。

这是耶鲁大学收藏的1687年的地图,上面有加利福尼亚岛以及传说中的亚尼安海峡西北航道

于是在17世纪,『加利福尼亚岛』再度出现在了各种世界地图上。甚至在18世纪前期西班牙人为了对抗从另一边绕过来的俄国人、开始大规模建设加利福尼亚的时候,当旧金山、圣迭戈、圣塔安娜、弗雷斯诺、圣塔芭芭拉等据点纷纷兴起的时候,世界地图上加利福尼亚仍然是被画成一个岛的。

17世纪后期的地图,作者是Nicolas Sanson

18世纪德菲尔的地图上,加利福尼亚仍然是个岛

加利福尼亚地理最终的回归正轨是传教士尤西比奥·基诺的功劳。基诺来自神圣罗马帝国,到北美传教。在这过程中他去过很多地方,对『加利福尼亚是个岛』的说法十分怀疑。于是在18世纪早期,他自助探索了今天的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下加利福尼亚等地,越发地怀疑地图上的记载。为了验证他的感觉,他采取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实践。当时,他在今天亚利桑那境内的沙漠里有一个传教站,于是他通过陆路,从传教站走到了加利福尼亚半岛上,中间没有跨越任何海峡。这项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当地气候恶劣,地形崎岖,并且在那时候还没有道路,因此这项看似显而易见的工作,一直没有人做过。

基诺通过自己的脚步验证了加利福尼亚不是一个岛。他把自己的报告寄回了欧洲,但很可惜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地图作者们的重视,世界地图上仍然把加利福尼亚画成一个岛。不过,他的同行们却很认可基诺的发现,并且在后来好几位传教士的努力宣传下,『加利福尼亚不是个岛』的正确观念终于逐渐地被人认可。而且,随着更多的地理发现,人们终于明白了,德富卡发现的那条海峡其实是温哥华岛和美洲大陆之间的一条海峡,为了纪念德富卡,那条海峡就被命名为胡安·德富卡海峡。到了18世纪后期,世界地图上的持续存在了上百年的加利福尼亚岛终于不复存在。

这是著名的佩恩世界地图,出版于1798年,加利福尼亚岛已经不存在了

1.《加利福尼亚湾 历史上长期流传的错误地理记载——加利福尼亚是个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加利福尼亚湾 历史上长期流传的错误地理记载——加利福尼亚是个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62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