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重视基础研究,产业才能强大,长期重视基础教育,才有产业振兴的人才土壤。大学是最好的创新平台。他们应该宽容学习,做看似没有意义的研究。要让青年学者敢于向上砸天,走在世界前列,努力扎根,让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成为创新的动力。”这句话说明了大学教育和创新的关系,可谓一炮而红。
特别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如何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工程”应运而生,担负着培养和提供大量科技人才的重任。
2017年11月,信息技术新工程产学研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充分整合大学、研究所和工业企业的力量,创新性地采用工作委员会的形式,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输送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工程教育人才。
华为作为“新工程联盟”副主席成员,一直把人才生态作为支撑公司战略的核心基石,通过各种措施加快ICT人才的培养;现在,在“新工程联盟”的帮助下,华为也在积极与联盟其他成员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高校ICT人才的教育、成长和就业,打造良性的ICT人才生态。
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新工程正在利用这一趋势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研究了中国科技史之后,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问题”:虽然古代中国对人类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但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科学工业革命?21世纪,科学界的领军人物钱学森曾提出著名的“钱学森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
直到今天,这样一个难题仍然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显然,无论是李约瑟难题,还是钱学森的问题,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也不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比之下,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信息通信技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年发布的《数字经济白皮书》统计,2017-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同比增速分别为20.3%、20.9%和15.6%,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高科技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上升,人才正成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人力资源时代逐渐进入智力密集型人力资源时代,企业越来越强调人力资源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此前,新工程联盟、中国软件产业协会和华为发布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显示,到2020年,ICT行业整体人才需求缺口预计将达到1246万人,需求缺口增速接近20.8%,超过15%的平均增速。
据了解,目前70%的ICT人才需求缺口集中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打破人才瓶颈,加快校企合作无疑是关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工程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的第一届理事会由27所大学、5个研究所和12家企业的代表组成。
新工程联盟的建立将探索建立以产业为导向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营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环境,打造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范式,形成信息产业创新人才评价体系。这无疑是对传统产学研一体化的全面升级。
其实这也是华为作为联盟成员一直想做的事情。从华为凭借自身实力打造ICT人才生态,到联合新工程联盟力量打造人才生态,新工程联盟正在发挥引领中国信息技术专业跨越式发展的作用。
利用新工程联盟加快人才培养
多年来,华为基于“平台+生态+AI”的战略,形成了一套ICT行业人才培养标准,推出了“ICT技术架构认证、平台与服务认证、行业ICT认证”三类认证,是行业内唯一覆盖所有ICT技术领域的认证体系,能够为ICT人才培养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通过与大学、政府、组织和合作伙伴在技术开发的探索和实践中的合作,华为形成了一个开放、共享、共赢的信通技术人才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和新工程联盟的融合,也将共同孕育未来ICT行业的中坚力量。
早在2018年,在新工程联盟的指导下,华为牵头成立了云计算与大数据工作委员会、软件开发云工作委员会、物联网工作委员会三个工作委员会。其中,云计算与大数据工作委员会先后启动了云计算与大数据大学教师培训计划,探索面向学生的云计算与大数据创新培训课程,并与北京理工大学、泰克教育联合建立“新工程创新人才培训基地”,指导为华为大学生举办ICT竞赛。
软件开发云工作委员会重点推进华为在各高校的软件开发云产学研合作及协同教育项目,通过提供软件开发云资源支持高校开展软件新工程建设,开展软件开发云师资培训项目;物联网工作委员会会同高校开设华为物联网创新实践课程,支持全国高校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开展物联网教师培训项目。
2019年,华为开始加速各种新技术、新课程在高校的落地。其中“1+1”系列讲座由华为生态大学创新数字学院和新工程联盟云计算与大数据工作委员会为合作大学量身定制,即通过“一个大学专家+一个华为专家”的授课模式,将行业领先技术带入国内双一流大学,与师生分享创新技术和应用实践,解答他们对未来行业、技术发展和职业方向拓展的疑惑。
此外,华为还发布了“鲲鹏学院人才计划”,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计划、教师培训、学生竞赛和认证、构建开源社区等一系列措施,支持中国高校开展计算行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华为与高校的校企合作,共同打造计算行业新生态。
同时,为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征集2019年产学研合作合作教育项目”的号召,落实华为“鲲鹏大学人才计划”和“创造智力计划”,促进鲲鹏计算产业发展,华为拟建立教育部合作教育项目三大类:新工程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支持高校专家建设计算产业课程资源。
顺应工程新浪潮,华为努力打造ICT人才生态
自2016年提出“新工程”以来,历经“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2018年1月获批首批612个新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589个项目通过验收,96个项目验收结果优秀;现在,第二批新的工程研究和实践项目已经推荐,新的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此背景下,华为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为新工程建设提供支持。其中,华为生态大学承担着建设ICT人才生态的重要责任。为了促进信通技术人才生态的健康良性发展,支持产学研结合,华为和华为授权培训合作伙伴继续邀请全国相关专业的华为信通技术院校参加华为生态大学一年一度的“华为信通技术竞赛”。
据了解,“华为ICT大赛”是华为为全球大学生创办的一年一度的例行ICT大赛,旨在为华为ICT学院和愿意成为ICT学院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国际化的竞赛和交流平台,增加学生的ICT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应用技能和创新意识。
虽然第一届华为ICT大赛举办于2015年,历史较短,但作为一年一度的大赛,其规模和影响力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平台。通过竞争,将政府机构、高等教育机构、高校、培训机构和工业企业联系在一起,共同促进高校信通技术人才的教育、成长和就业,创造良性的信通技术人才生态。而且一年一度的华为ICT大赛,会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热点,在赛事设置和内容上做相应调整。
华为生态大学“华为2020中国大学生ICT竞赛”分为实践竞赛和创新竞赛。其中实践竞赛包括云和网络两个赛马场,旨在培养和考察大学生的ICT理论知识储备、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大赛侧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创新,旨在考察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合作开发能力。
与往年不同的是,“华为中国大学ICT竞赛2020”将在创新竞赛项目下增加创意子轨道,重点关注5G、公有云、AI等技术平台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加快培养数字转型领军人才;同时,今年的比赛还提供了在线参与和在线观看,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比赛的覆盖面,并通过在线直播、在线展示和选择,提高了比赛的参与度,增加了比赛热度。
无论是举办华为2020中国大学生ICT大赛,还是加入新工程联盟,都只是华为及其生态合作伙伴构建ICT人才生态的一个载体。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学校参与其中,共同提高大学生对数字技术的认识,为未来积累ICT人才,促进数字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华为ict 顺应新工科建设浪潮 华为全面发力ICT人才培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华为ict 顺应新工科建设浪潮 华为全面发力ICT人才培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740990.html